加味如聖湯

JIA WEI RU SHE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6

熱/寒比例

偏寒 (0.63)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5%
肺經 25%
心經 11%
肝經 11%
脾經 8%
膽經 7%
大腸經 7%
腎經 3%
胃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脾經
膽經
大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如聖湯」方劑中加入桔梗,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宣肺利咽:桔梗味辛性平,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化痰止咳之功效。方劑中若存在肺氣鬱閉、痰濕阻滯,則桔梗可助於宣通肺氣,利咽化痰,改善呼吸道症狀。
  2. 升舉藥力:桔梗性升散,能提升藥力,使其他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方劑中若存在其他藥物難以到達病竈,則桔梗可起到引藥上行、引藥入肺的作用,提高整體療效。

總之,桔梗在「加味如聖湯」中扮演著宣肺利咽、升舉藥力的角色,有助於提高方劑的療效。

「加味如聖湯」方劑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可緩解方中其他藥材的毒性或副作用,使藥效更協調、穏和。

二、增強藥效:甘草能補脾益氣、緩解疲勞,與方中其他藥材搭配,可增強補益作用,使整體療效更顯著。

因此,甘草在「加味如聖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調和藥性,更能增強藥效,使藥方更具療效。

加味如聖湯中包含黃芩,主要源於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方中以黃芩配伍其他藥材,旨在針對濕熱蘊結所致的症狀,如口苦咽乾、小便短赤、腹痛泄瀉等。

黃芩性寒,味苦,入肺、膽、胃經,可清熱瀉火,燥濕止瀉,對於濕熱所致的發熱、腹痛、口苦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其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可更有效地達到清熱解毒、燥濕止瀉、利水消腫的目的。

「加味如聖湯」方劑中包含黃連,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瀉火:黃連性寒,味苦,入心、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之效。方中可能因患者出現心火亢盛、煩躁不安、口舌生瘡等症狀,而加入黃連以清熱瀉火,緩解症狀。
  2. 抑菌止痛:黃連亦具有抑菌止痛的功效,可抑制腸道內病菌生長,減輕腸胃炎症。若患者伴隨腹痛、腹瀉等症狀,加入黃連有助於止痛消炎,改善腸胃功能。

加味如聖湯方中加入薄荷,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暑,疏風散熱:薄荷性涼,味辛,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暑、疏風散熱的功效。加味如聖湯方中常用於治療暑熱所致的發熱、口渴、頭痛、咽喉腫痛等症狀,薄荷可以起到清熱解暑,消炎止痛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2. 芳香闢穢,醒脾開胃:薄荷氣味芳香,可以起到芳香闢穢、醒脾開胃的作用。加味如聖湯方中常用於治療脾胃不和、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薄荷可以促進消化液分泌,增進食慾,幫助消化。

「加味如聖湯」方劑中包含天花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天花粉性寒,味甘,入肺、胃、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之效。此方多用於治療熱毒壅盛、熱盛津傷、水腫等症。天花粉可清解熱毒,並利水消腫,有助於緩解病症。
  2. 配伍增效: 天花粉與方中其他藥材如黃連、黃柏等清熱解毒藥物配伍,可增強清熱解毒之效。同時,與茯苓、澤瀉等利水藥物配合,可加強利水消腫的效果,使藥效更加顯著。

「加味如聖湯」方劑中加入玄參,主要考慮其清熱解毒、滋陰降火之效用。

玄參味甘苦,性寒,入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降氣、解毒散結之功效。其能清肺熱、降腎火,且兼具滋陰潤燥之效,故能有效改善因熱毒蘊結而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聲音嘶啞等症狀。同時,玄參能涼血散瘀,對於熱毒引起的紅腫疼痛也有很好的療效。

因此,在「加味如聖湯」方劑中加入玄參,可增強其清熱解毒、滋陰降火之效,更能有效地治療相關病症。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加味如聖湯」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 咽喉一切病證。

治療原理分析:

加味如聖湯以桔梗、甘草為基礎,針對咽喉病證的不同類型進行加減。方中各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宣肺利咽、滋陰降火等多重功效,從而治療多種咽喉疾病。

  • 基本方 (桔梗、甘草): 桔梗宣肺利咽、化痰,為治療咽喉腫痛的要藥;甘草調和藥性、潤燥止咳,輔助桔梗發揮作用。此二味藥組成基礎方,針對一般咽喉不適,具有基本的緩解作用。

  • 加味方: 針對更為複雜的咽喉病證,加味如聖湯在基礎方上加入了黃芩、黃連、薄荷、天花粉、玄參。

    • 黃芩、黃連: 清熱解毒、瀉火燥溼,針對熱毒壅盛型的咽喉腫痛、潰瘍等症狀。
    • 薄荷: 疏風散熱、清涼明目,可以緩解風熱所致的咽喉疼痛、發癢等不適感。
    • 天花粉: 清熱生津、消腫散結,可緩解咽喉乾燥、疼痛,並有助於消散腫塊。
    • 玄參: 滋陰降火、養心安神,對於陰虛火旺型的咽喉病證,如咽乾、聲啞等症狀,具有滋陰潤燥的作用。
  • 隨證加減: 根據具體病情,方劑還可以進一步調整。

    • 風熱壅盛,欲結毒潰膿: 加射干、連翹加強清熱解毒之力,牛蒡子疏散風熱、利咽消腫,羌活、防風疏風散邪。
    • 大便秘: 加大黃以通腑瀉熱,使熱毒從下而出。
    • 口燥咽乾: 加生地黃、知母滋陰清熱,生津潤燥。
    • 陰虛火動,聲啞: 加黃柏、蜜炙知母滋陰降火,麥冬養陰潤肺,五味子斂肺止咳。

總結:

加味如聖湯通過靈活的藥物組合,針對咽喉病證的不同病因病機進行辨證施治。其治療原理涵蓋了清熱解毒、疏風散熱、滋陰降火等多個方面,使其能夠有效治療咽喉一切病證,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

傳統服藥法


桔梗3錢, 甘草1錢半, 黃芩1錢, 黃連1錢, 薄荷1錢, 天花粉1錢, 元參1錢。
如風熱壅盛,欲結毒潰膿,加射乾、連翹各1錢,牛蒡子8分,羌活、防風各7分;大便秘,加大黃2錢;口燥咽乾,加生地黃、知母各1錢;陰虛火動聲啞,加黃柏、蜜炙知母、麥冬各1錢,五味子20
水煎,頻頻咽之。滓再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如聖湯, 出處:《濟陽綱目》卷一○六。 組成:桔梗3錢,甘草1錢半,黃芩1錢,黃連1錢,薄荷1錢,天花粉1錢,元參1錢。 主治:咽喉一切病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