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脾清毒飲

DIAO PI QING DU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2%
脾經 17%
胃經 14%
心經 10%
肝經 10%
小腸經 3%
膀胱經 3%
腎經 3%
膽經 3%
肺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調脾清毒飲」中加入「天花粉」主要有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天花粉性寒,味甘苦,入肺、脾、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之效。此方以清熱解毒為主,天花粉可以有效清除體內積熱,緩解毒素對人體的侵害,達到清熱解毒之目的。
  2. 健脾利濕: 天花粉兼具健脾利濕之功,可以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水濕代謝。此方在清熱解毒之餘,也需兼顧脾胃功能,以利於藥物吸收和毒素排出,天花粉的加入可有效地達到此目的。

「調脾清毒飲」中包含連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 連翹性寒,味苦,歸肺、心、膽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方劑中加入連翹,可有效清熱解毒,針對因熱毒所致的脾胃失調、積滯內停等症狀起到治療作用。
  2. 疏散風邪: 連翹兼具疏散風邪之效,可幫助清除體內風邪,與其他藥材配合,可有效緩解因風熱所致的發熱、咳嗽等症狀,達到清熱解毒、疏風散寒的綜合功效。

因此,「調脾清毒飲」中加入連翹,旨在清熱解毒、疏散風邪,達到調理脾胃、清除積滯的功效。

「調脾清毒飲」方劑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清熱解毒: 荊芥性辛溫,具有疏散風熱、解表透疹之功,可清熱解毒,對於外感風熱、疹毒壅滯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2. 芳香化濕,理氣止痛: 荊芥氣味芳香,可芳香化濕,理氣止痛,對於脾胃濕熱所致的脘腹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亦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因此,荊芥的加入,不僅能清熱解毒,還能疏散風熱、化濕理氣,與方劑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調脾健胃的功效。

調脾清毒飲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方中其他藥材可能較為偏寒或偏燥,加入甘草可起到中和藥性、避免過於寒涼或燥熱的作用,使藥物更趨於平和。
  2. 保護脾胃: 甘草可健脾益氣、和胃止嘔,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加入甘草可以保護脾胃,促進藥物吸收,提高療效。

調脾清毒飲中包含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利咽: 桔梗性平味辛,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的功效。它能疏散肺氣,利咽喉,有助於緩解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與方劑中清熱解毒、調和脾胃的功效相輔相成。
  2. 促進排痰: 桔梗還具有促進痰液排出,利於化痰止咳的作用。在一些由脾胃濕熱引起的咳嗽、痰多等情況下,桔梗能有效地幫助清除痰液,改善呼吸道症狀。

「調脾清毒飲」方劑中包含茯苓,主要原因在於其具有以下功效:

  1. 健脾利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能健脾利濕,化痰止咳。方劑中加入茯苓,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促進體內濕氣排出,為清熱解毒提供良好基礎。
  2. 利水滲濕: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功效,能將體內毒素、濕氣排出,有助於清除毒素,緩解毒素對人體的損害,達到清毒功效。

總之,茯苓在「調脾清毒飲」中扮演著健脾利濕、利水滲濕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提升方劑的整體療效。

調脾清毒飲中包含白朮,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1. 健脾益氣: 白朮味甘性溫,能補脾益氣,燥濕健脾。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健脾益氣有助於提高機體免疫力,有利於抵抗疾病。
  2. 利水滲濕: 白朮具有利水滲濕之功,能將體內過多的濕氣排出體外,對於脾虛濕盛導致的腹瀉、水腫等症狀有很好的治療作用。脾主運化水濕,白朮健脾利濕,有助於維持水液代謝平衡,促進機體健康。

因此,白朮在調脾清毒飲中,可起到健脾益氣、利水滲濕的作用,進而提升藥方整體療效。

「調脾清毒飲」中包含薄荷,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薄荷性寒,味辛,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用於治療因熱毒引起的各種疾病,如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對於脾胃濕熱所致的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等症狀,薄荷可起到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能更有效地調理脾胃,清熱解毒。
  2. 疏風散熱: 薄荷具有疏風散熱之效,可用於治療感冒、發燒、頭痛等症狀。對於因濕熱所致的皮膚病,如濕疹、痱子等,薄荷可起到疏風散熱、止癢消腫的作用。在「調脾清毒飲」中,薄荷配合其他藥物,可起到清熱解毒、疏風散熱、涼血止癢的綜合作用。

「調脾清毒飲」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邪,解表止痛: 防風性辛溫,具有疏散風邪、解表止痛的功效。當脾胃受風邪侵襲,出現脘腹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時,防風可以幫助驅散風邪,緩解疼痛,改善脾胃功能。
  2. 調節氣機,增強免疫: 防風具有調節氣機、增強免疫的作用。脾胃功能正常與否直接影響人體的免疫力,而防風可以幫助調節脾胃氣機,增強脾胃功能,進而提升整體免疫力,抵抗病邪侵襲。

總體來說,防風在「調脾清毒飲」中發揮著疏風解表、調節氣機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提高人體免疫力,達到清熱解毒、調和脾胃的功效。

調脾清毒飲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脾胃為後天之本,主運化水谷,若脾胃虛弱,則易導致濕濁內停,影響氣機運行。陳皮能理氣健脾,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濕濁內停,從根本上調理脾胃功能。
  2. 疏肝解鬱:陳皮具有行氣解鬱的功效,可以緩解肝氣鬱結,促進氣血流通。肝氣鬱結會影響脾胃運化,加重濕濁內停。陳皮疏肝解鬱,可以輔助脾胃功能,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調脾清毒飲」

組成

  • 天花粉:性甘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

  • 連翹:性微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等多種功效。

  •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 甘草:性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薄荷:性辛涼,入肺、肝經。具有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等功效。

  •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主治功效

  • 兩目瞼浮腫如球:雙眼的眼皮腫脹得像球一樣。

  • 微有濕熱:稍微有一點濕熱。

  • 重則流淚,赤腫:嚴重的話會流淚,而且眼睛紅腫。

總結

中藥方劑「調脾清毒飲」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活血化瘀、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等功效。主治兩目瞼浮腫如球、微有濕熱、重則流淚、赤腫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天花粉、連翹、荊芥穗、甘草、黍粘子、桔梗、白茯苓、白朮、蘇薄荷、防風、廣陳皮各等分。
上銼。
白水2鐘,煎至8分,去滓,食前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調脾清毒飲, 出處:《審視瑤函》卷四。 組成:天花粉、連翹、荊芥穗、甘草、黍粘子、桔梗、白茯苓、白朮、蘇薄荷、防風、廣陳皮各等分。 主治:兩目瞼浮腫如球,微有濕熱,重則流淚,赤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