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肌湯

JIE J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誠書》卷十二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8%
脾經 21%
肝經 17%
胃經 15%
心經 7%
膀胱經 3%
大腸經 3%
腎經 2%
肺經
脾經
肝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解肌湯中包含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解表止痛: 防風性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寒、止痛的功效。解肌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而防風可以幫助驅散外邪,緩解頭痛、鼻塞、咳嗽等症狀,達到解表止痛之效。
  2. 調和藥性,增強功效: 解肌湯中其他藥物,如桂枝、麻黃等,性偏溫燥,容易傷津耗氣。防風性溫和,可以調和藥性,避免過於燥烈,同時又能增強藥效,達到溫和解表的功效。

解肌湯中加入山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食化積: 山楂味酸甘,性微溫,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行氣散瘀的功效。解肌湯常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兼有食積胃滯的患者,山楂有助於消解食積,促進胃腸蠕動,減輕胃腸負擔,利於藥物吸收,提升療效。
  2. 活血化瘀: 山楂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有助於緩解風寒引起的氣血瘀滯,進一步增強解肌湯的祛風散寒、解表止痛效果。

解肌湯中加入紫蘇葉,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疏散風寒: 紫蘇葉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解表散寒、行氣寬中的功效。對於風寒感冒引起的發熱、惡寒、頭痛、鼻塞等症狀,紫蘇葉能有效驅散風寒,使寒邪外出。
  2. 宣肺止咳: 紫蘇葉還具有宣肺止咳的作用,可以疏散肺氣,緩解風寒引起的咳嗽、喘息等症狀。

因此,紫蘇葉在解肌湯中起到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達到治療風寒感冒的目的。

解肌湯中包含天花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天花粉味甘性寒,入肺、脾、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止渴的功效。解肌湯主治外感風熱,症見發熱、頭痛、咽痛、口渴等,天花粉能清熱解毒,緩解發熱、咽痛等症狀,與方中其他藥物共同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
  2. 利濕退黃: 天花粉亦具有利濕退黃的功效。解肌湯中還包含其他利濕退黃藥物,如黃芩、黃連等,天花粉的加入有助於增強利濕退黃的效果,使藥效更為全面。

解肌湯中加入薄荷,主要基於其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的功效。

薄荷味辛、性涼,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止痛等作用。

當患者出現風熱感冒、頭痛發熱、咽喉腫痛等症狀時,解肌湯中的薄荷可以疏解表邪清熱解毒緩解頭昏腦脹等不適。

此外,薄荷還有清涼止癢的作用,對於風熱引起的皮膚瘙癢,也有一定的療效。

解肌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燥濕: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解肌湯多用於風寒感冒,患者往往伴隨有脾胃氣滯、痰濕內阻之症,陳皮可助藥力疏散風邪,並理氣化痰,使藥效更佳。
  2. 調和藥性:解肌湯中常含有麻黃、桂枝等辛溫之品,容易導致燥熱之弊。而陳皮性微溫,可緩解辛溫藥物的燥性,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對身體造成過度刺激。

解肌湯中包含枳殼,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枳殼味苦、辛,性寒,入肝、脾經。其具備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解肌湯常用於治療外感風寒,伴有胸悶、脘腹脹滿等症狀。枳殼能疏肝解鬱,使氣機疏通,從而緩解胸悶,並改善脘腹脹滿的症狀。
  2. 消食導滯,助藥力達病所:枳殼亦有消食導滯的功效,可幫助消化,促進藥物吸收,使藥力更好地到達病所,發揮解表散寒的功效。

解肌湯中包含茯苓,主要原因有二:

  1. 利水滲濕:解肌湯旨在治療外感風寒濕邪,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之效。它能利水滲濕,排除體內寒濕,有助於解表散寒,同時也能改善因寒濕阻滯而導致的胸悶氣短、食少納呆等症狀。
  2. 健脾益氣:解肌湯中通常會加入一些辛溫解表藥物,如桂枝、麻黃等,這些藥物容易耗氣傷陰。茯苓能健脾益氣,補益脾胃,避免藥物過於耗傷正氣,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

解肌湯中包含甘草,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調和藥性:

解肌湯方中多用辛涼解表藥物,如柴胡、葛根等,容易傷脾胃。甘草性甘平,能調和藥性,避免辛涼藥物過於寒涼,保護脾胃,使藥力平和。

二、增強療效:

甘草味甘,能緩解藥物苦寒之味,提高患者服藥順應性。甘草又能益氣補脾,與其他解表藥物協同作用,增強藥效,促進患者體力恢復。

總之,解肌湯中加入甘草,既能調和藥性,又能增強療效,可使藥物作用更加全面,療效更佳。

主治功效


解肌湯

組成:防風、山楂、紫蘇葉、天花粉、薄荷、陳皮、枳殼、茯苓、甘草。

功效:發燒並且驚悸不安。

用量:將所有藥材洗淨切片,放入藥壺中,加入1000毫升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30分鐘,即可飲用。每日1劑,連服3-5天。

**功能主治:**外感風寒,發熱惡寒,頭身痠痛,鼻塞流涕,咳嗽痰多,胸悶氣短,舌苔薄白。

防風:性溫,味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山楂:性微溫,味酸、甘。歸脾、胃、肝經。具有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活血化瘀、降氣、清熱利尿、安神等功效。

紫蘇葉: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傳統代功效。

天花粉:性甘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

薄荷:性辛涼,入肺、肝經。具有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等功效。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它能理氣寬中,行滯消脹。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解肌湯」主要用於治療發燒並且驚悸不安。該方劑由防風、山楂、紫蘇葉、天花粉、薄荷、陳皮、枳殼、茯苓、甘草組成,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止咳化痰、利水消腫等功效。該方劑在臨牀上廣泛應用於治療感冒、流感、肺炎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廣皮1錢,防風1錢,葛根1錢,木通1錢,羌活1錢2分,荊芥1錢5分,前胡1錢,桔梗1錢,蘇葉1錢5分。
加蔥白3根,生薑3片,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解肌湯具有解表散寒、和營止汗的作用,因此不宜在感冒發熱初期服用,以免加重病情。此外,解肌湯性味辛溫,有發汗作用,因此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陽。

相關疾病


口頰潰爛脖子頸項酸痛頸間生瘡顏面神經麻痺口瘡嘴破口角炎氣喘肺結核原發性高血壓痲風 [漢生氏病]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感冒不易流汗全身性水腫心情煩燥心胸煩熱怕吹到風怕冷

相同名稱方劑


解肌湯, 出處:《得效》卷一。 組成:葛根1兩,黃芩半兩,芍藥半兩,甘草(炙)1分。 主治:傷寒、溫病、天行,頭痛壯熱。

解肌湯, 出處:《誠書》卷十五。 組成:羌活、天花粉、荊芥、丹皮、甘草、紅花、黃連、防風、金銀花、貝母。 主治:瘡毒壅盛。

解肌湯, 出處:《千金》卷九。 組成:葛根4兩,麻黃1兩,黃芩2兩,芍藥2兩,甘草2兩,大棗12枚。 主治:發汗。主治:傷寒、溫病。

解肌湯, 出處:《誠書》卷十二。 組成:防風5分,山楂5分,紫蘇5分,天花粉5分,薄荷5分,陳皮5分,枳殼5分,茯苓3分,甘草2分。 主治:發熱有驚。

解肌湯, 出處:《普濟方》卷一四七引《保生回車論》。 組成:麻黃1兩(去根節),蒼朮4兩(去粗皮),羌活半兩,甘草半兩(炙),荊芥穗半兩。 主治:傷寒。

解肌湯, 出處:《得效》卷十五。 組成:柴胡、麻黃、木通、茯苓、犀角、蒲黃、黃芩、赤芍藥、葛粉、生地黃、甘草各等分。 主治:退熱。主治:婦人勞傷,感冒體熱,鼻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