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肌湯

JIE J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誠書》卷十二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8%
脾經 21%
肝經 17%
胃經 15%
心經 7%
膀胱經 3%
大腸經 3%
腎經 2%
肺經
脾經
肝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解肌湯

組成:防風、山楂、紫蘇葉、天花粉、薄荷、陳皮、枳殼、茯苓、甘草。

功效:發燒並且驚悸不安。

用量:將所有藥材洗淨切片,放入藥壺中,加入1000毫升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30分鐘,即可飲用。每日1劑,連服3-5天。

**功能主治:**外感風寒,發熱惡寒,頭身痠痛,鼻塞流涕,咳嗽痰多,胸悶氣短,舌苔薄白。

防風:性溫,味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山楂:性微溫,味酸、甘。歸脾、胃、肝經。具有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活血化瘀、降氣、清熱利尿、安神等功效。

紫蘇葉: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傳統代功效。

天花粉:性甘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

薄荷:性辛涼,入肺、肝經。具有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等功效。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它能理氣寬中,行滯消脹。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解肌湯」主要用於治療發燒並且驚悸不安。該方劑由防風、山楂、紫蘇葉、天花粉、薄荷、陳皮、枳殼、茯苓、甘草組成,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止咳化痰、利水消腫等功效。該方劑在臨牀上廣泛應用於治療感冒、流感、肺炎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廣皮1錢,防風1錢,葛根1錢,木通1錢,羌活1錢2分,荊芥1錢5分,前胡1錢,桔梗1錢,蘇葉1錢5分。
加蔥白3根,生薑3片,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解肌湯由防風、山楂、紫蘇葉、天花粉、薄荷、陳皮、枳殼、茯苓、甘草等中藥組成。其中,防風具有解表散寒、止汗的作用;山楂具有消食化積、行氣止痛的作用;紫蘇葉具有解表散寒、行氣止痛的作用;天花粉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作用;薄荷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的作用;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作用;枳殼具有理氣化痰、行氣止痛的作用;茯苓具有健脾利水、寧心安神的作用;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解肌湯具有解表散寒、和營止汗的作用,因此不宜在感冒發熱初期服用,以免加重病情。此外,解肌湯性味辛溫,有發汗作用,因此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陽。

相關疾病


口頰潰爛脖子頸項酸痛頸間生瘡顏面神經麻痺口瘡嘴破口角炎氣喘肺結核原發性高血壓痲風 [漢生氏病]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感冒不易流汗全身性水腫心情煩燥心胸煩熱怕吹到風怕冷

相同名稱方劑


解肌湯, 出處:《得效》卷一。 組成:葛根1兩,黃芩半兩,芍藥半兩,甘草(炙)1分。 主治:傷寒、溫病、天行,頭痛壯熱。

解肌湯, 出處:《誠書》卷十五。 組成:羌活、天花粉、荊芥、丹皮、甘草、紅花、黃連、防風、金銀花、貝母。 主治:瘡毒壅盛。

解肌湯, 出處:《千金》卷九。 組成:葛根4兩,麻黃1兩,黃芩2兩,芍藥2兩,甘草2兩,大棗12枚。 主治:發汗。主治:傷寒、溫病。

解肌湯, 出處:《誠書》卷十二。 組成:防風5分,山楂5分,紫蘇5分,天花粉5分,薄荷5分,陳皮5分,枳殼5分,茯苓3分,甘草2分。 主治:發熱有驚。

解肌湯, 出處:《普濟方》卷一四七引《保生回車論》。 組成:麻黃1兩(去根節),蒼朮4兩(去粗皮),羌活半兩,甘草半兩(炙),荊芥穗半兩。 主治:傷寒。

解肌湯, 出處:《得效》卷十五。 組成:柴胡、麻黃、木通、茯苓、犀角、蒲黃、黃芩、赤芍藥、葛粉、生地黃、甘草各等分。 主治:退熱。主治:婦人勞傷,感冒體熱,鼻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