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香蘇飲中包含藿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驅風解表,化濕止嘔: 藿香性辛溫,具有芳香化濕、解表止嘔的功效。方劑中以香蘇散為主,以解表散寒,但寒邪易傷脾胃,導致濕濁內生,故加入藿香以化解濕濁,止嘔逆,使解表散寒更加順暢。
2. 疏肝理氣,和胃止痛: 藿香亦有疏肝理氣之效,可緩解因寒邪凝滯所致的胸悶、腹痛等症狀。香蘇飲中加入陳皮、枳殼等理氣藥,搭配藿香,有助於氣機疏通,解除寒邪對胃部的侵襲,進一步緩解胃痛。
香蘇飲中包含紫蘇葉,主要基於其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的功效。
紫蘇葉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其揮發油中含有紫蘇醛、紫蘇醇等成分,具有較強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可有效 驅散風寒、止咳化痰,適用於外感風寒所致的咳嗽、氣喘、胸悶等症狀。此外,紫蘇葉還能 行氣解鬱、疏肝理氣,有助於改善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胸悶、心悸、頭暈等不適。
香蘇飲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降逆止嘔:厚朴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降逆止嘔的功效。香蘇飲主要用於治療脾胃氣滯、升降失調所致的嘔吐、呃逆、腹脹等症。厚朴可通過行氣降逆,消除胃氣上逆,從而達到止嘔的效果。
- 化痰止咳:厚朴亦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對於痰多咳嗽的患者,厚朴能促進痰液排出,緩解咳嗽症狀。香蘇飲中常配合其他化痰止咳藥物,如蘇葉、陳皮等,共同起到化痰止咳的作用。
香蘇飲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香蘇飲中加入陳皮,可以幫助理氣消脹,促進脾胃運化,改善因脾胃氣滯所致的胸悶、腹脹等症狀。
- 行氣化痰:陳皮含有揮發油,具有行氣化痰的作用。香蘇飲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痰多咳嗽,加入陳皮可以幫助化解痰液,利於痰液排出,進一步緩解咳嗽症狀。
香蘇飲中加入枳殼,主要是為了其 行氣消脹 的功效。
枳殼味苦、酸,性寒,入脾、胃經,具有理氣寬中、消食導滯、降逆止嘔的功效。
香蘇飲主要用於治療 胸悶脘脹、氣逆嘔吐 等症,而枳殼的理氣消脹作用,有助於緩解胸悶氣滯,消除胃脘脹滿,並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降逆止嘔的效果,從而使患者症狀得以緩解。
香蘇飲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滲濕止瀉之效。香蘇飲主要用於治療脾胃氣滯、水濕內停所致的胸悶、脘腹脹滿、嘔吐、腹瀉等症狀,茯苓有助於健脾化濕,促進水液代謝,解除濕邪對脾胃的影響。
- 配伍增效: 香蘇飲以香蘇、紫蘇等芳香化濕藥為主,茯苓的加入可與之相配,既能促進氣機升降,又能利水滲濕,使藥效更加協調,治療效果更佳。
香蘇飲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理氣止痛: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解鬱、止痛止瀉的功效。方中以香蘇散寒解表,但寒邪阻滯易導致氣機不暢,引發脘腹疼痛,木香加入可疏肝理氣,緩解疼痛,增強療效。
- 健脾和胃:木香亦能健脾和胃,促進脾胃運化,有助於吸收藥物,提高藥效。同時,木香可改善因寒邪侵襲導致的脾胃不和,進一步增強香蘇飲的整體療效。
香蘇飲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調和藥性: 香蘇飲以辛溫解表為主,甘草味甘性平,可緩和藥性,避免辛溫藥物過於燥烈,防止傷陰。
- 增強療效: 甘草能解毒、緩急止痛,並能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甘草的加入,使香蘇飲的藥性更加平和,更適合廣泛人羣服用,並能提高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香蘇飲
香蘇飲是一款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嬰兒在出生時感染了風寒之邪,寒邪進入體內侵犯胃臟,嬰兒會彎腰啼哭,而且不停地吐口水。
組成
- 甘草: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陳皮:溫,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 茯苓: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厚朴:溫,辛散苦燥,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 藿香:辛溫,歸脾、胃、大腸經,具有芳香化濕、止嘔、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健脾胃等功效。
- 木香:溫、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 枳殼:辛涼,歸肺、胃、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 紫蘇葉:溫辛,歸肺、脾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傳統代功效。
功效
香蘇飲具有溫陽散寒、理氣健脾、止嘔止瀉的功效。
用法
口服,一次10-15毫升,一日3次。
禁忌
- 孕婦慎用。
- 脾胃虛寒者慎用。
總結
香蘇飲是一款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嬰兒在出生時感染了風寒之邪,寒邪進入體內侵犯胃臟,嬰兒會彎腰啼哭,而且不停地吐口水。香蘇飲具有溫陽散寒、理氣健脾、止嘔止瀉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制香附1錢5分,蘇葉1錢5分,防風1錢5分,杏仁泥3錢,甘草5分,陳皮5分。
芳香疏氣,微發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小兒因受寒而引起的吐奶、腹脹、哭鬧等症狀,若症狀較重,應及時就醫。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香蘇飲, 出處:《女科指掌》卷三。 組成:香附、蘇葉、陳皮、甘草、砂仁。 主治:妊娠傷寒。
香蘇飲, 出處:《金鑑》卷五十。 組成:藿香、蘇葉、厚朴(薑炒)、陳皮、枳殼(麸炒)、茯苓、木香(煨)、炙甘草。 主治:溫散。主治:嬰兒生育時觸冒寒邪,入裏犯胃,曲腰而啼,吐沫不止者。
香蘇飲, 出處:《醫方簡義》卷四。 組成:制香附1錢5分,蘇葉1錢5分,防風1錢5分,杏仁泥3錢,甘草5分,陳皮5分。 主治:芳香疏氣,微發汗。主治:腫病初起。兩目下如卧蠶狀,身重微喘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