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七氣湯中加入木香,主要是為了行氣止痛。
木香性溫,味苦辛,歸脾、胃、肝經。其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對於胃脘疼痛、腹痛脹滿、食積不化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七氣湯本身偏於溫燥,而木香的加入,一方面可以緩解藥性燥烈,另一方面可以加強行氣止痛的功效,從而更有效地治療脾胃氣滯、氣血不通所導致的疼痛等症狀。
加味七氣湯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理氣,降逆止嘔: 厚朴性溫,味辛苦,入脾、胃、肺經,具有行氣解鬱、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作用。七氣湯主要用於治療脾胃氣虛、寒濕內阻、脘腹脹滿、嘔吐泄瀉等症,厚朴的加入有助於疏肝理氣,降逆止嘔,緩解脾胃氣機阻滯,促進消化功能。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厚朴與其他藥物搭配使用,可發揮協同作用,增強藥效。例如,厚朴與蒼朮、厚生地等藥物搭配,可加強燥濕健脾、化痰止嘔的作用;與陳皮、半夏等藥物搭配,可增強降逆止嘔、和胃止瀉的作用。
加味七氣湯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和胃降逆: 半夏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降逆氣,止嘔吐,和胃止痛。七氣湯本身具有溫陽化氣、行氣止痛之功效,但若患者胃氣上逆,則會影響藥效發揮。半夏加入後,可以幫助降逆氣,使藥物更有效地到達病竈。
- 燥濕化痰: 半夏亦能燥濕化痰,對於痰多咳嗽、胸悶氣喘等症狀具有輔助療效。七氣湯中常用於治療寒凝氣滯、胸腹疼痛等,若患者同時伴有痰濕阻滯,半夏的加入可以起到祛痰化濕的作用,進一步緩解患者的症狀。
加味七氣湯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七氣湯本身以疏肝理氣、化痰止咳為主要功效,加入青皮能增強其理氣止痛之效,對於肝氣鬱結、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狀有輔助作用。
- 消食化積,健脾開胃: 青皮亦有消食化積、健脾開胃的作用,有助於改善食積不消、脘腹脹滿等症狀,與七氣湯中的其他藥材,如陳皮、半夏等,共同發揮健脾消食的功效,達到整體調理脾胃的效果。
加味七氣湯中加入蒼朮,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燥濕健脾: 蒼朮味辛、苦,性溫,具有燥濕健脾、祛風散寒的功效。七氣湯本就以祛風散寒為主,而蒼朮的加入,可以增強祛風散寒的效果,同時也能改善脾胃虛弱、濕氣停滯等問題,使藥效更全面。
- 助化痰止咳: 蒼朮能燥濕化痰,對於風寒咳嗽、痰濕壅肺等症狀,能起到助化痰止咳的效果。加味七氣湯中加入蒼朮,可更有效地改善咳嗽、痰多等症狀,提高療效。
加味七氣湯中加入枳殼,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行氣寬胸:枳殼味苦辛,性微寒,具有行氣寬胸、理氣消積的功效。七氣湯本身主治氣滯胸悶、喘息咳嗽等症,枳殼的加入可增強行氣解鬱的效果,使胸中鬱氣得以疏通,氣機得以調達。
- 降逆止嘔:枳殼能降逆止嘔,對於氣逆上衝所致的噁心嘔吐,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七氣湯中加入枳殼,可增強其降逆止嘔的功效,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症狀。
加味七氣湯中添加陳皮,主要是利用其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陳皮性溫,味辛,入脾、肺經,能理氣解鬱,燥濕化痰,健脾和胃。七氣湯主治氣虛、痰濁、水飲、咳嗽等症,而陳皮的加入可增強理氣化痰之力,使藥效更顯著。
此外,陳皮還能促進藥物吸收,提高藥效。因此,加味七氣湯中加入陳皮,可改善氣機阻滯,促進痰液排出,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加味七氣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之效。七氣湯本身以祛風散寒、化痰止咳為主,而茯苓的加入則可輔助利水滲濕,幫助藥效更好地發揮,同時還能健脾寧心,避免藥物對脾胃的損傷。
其二,茯苓可以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七氣湯中其他藥物多屬辛溫燥烈之品,茯苓的加入可以緩解藥性,避免過於燥烈,使藥效更加平和,更利於患者接受。
加味七氣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 調和藥性: 甘草性平和,味甘,能調和諸藥,緩解其他藥物可能產生的毒性或副作用。七氣湯中包含多味藥材,性味偏寒涼,加入甘草可中和寒涼之性,使藥性更加平和,減少對人體的刺激。
-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解毒生津等功效,與七氣湯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可以增強藥效。例如,甘草能與麻黃、杏仁等藥物共同作用,增強宣肺止咳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加味七氣湯」,主要成分是:木香,厚朴,半夏,青皮,蒼朮,枳殼,陳皮,茯苓,甘草, 主治功效是:
- 氣鬱:情緒抑鬱,心情不暢。
- 胃口結聚痰涎:胃部受到痰涎的阻滯,導致胃氣不和。
- 嘔吐:將胃中的內容物經口吐出。
- 胸膈痞悶:胸部和膈肌部位感到堵塞、悶脹、不舒暢。
- 不思飲食:沒有食慾,不想吃東西。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甘草: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半夏: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蒼朮: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陳皮: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茯苓: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厚朴:中藥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木香: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青皮:青皮性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枳殼: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總結:「加味七氣湯」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理氣、止嘔、化痰、健脾、溫中、止瀉等功效,可用於治療氣鬱、胃口結聚痰涎、嘔吐、胸膈痞悶、不思飲食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蓬朮1錢半, 青皮1錢半, 香附(俱米醋炒)1錢半, 延胡索1錢, 薑黃1錢, 草豆蔻仁8分, 三稜(炮)7分, 桂心5分, 益智仁7分, 陳皮8分, 藿香7分, 炙甘草4分。
死血胃脘痛加桃仁、紅花各1錢。
水2鐘,煎8分,食前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燥濕化痰、行氣止嘔的功效,適合氣鬱、胃口結聚痰涎、嘔吐、胸膈痞悶、不思飲食等症狀。但本方有燥熱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七氣湯, 出處:《風勞臌膈四大證治》。 組成:木香、厚朴、半夏、青皮、蒼朮、枳殼、陳皮、茯苓、甘草。 主治:氣鬱,胃口結聚痰涎,嘔吐,胸膈痞悶,不思飲食。
加味七氣湯, 出處:《濟生》卷二。 組成:半夏(湯泡7次)3兩,桂心(不見火)1兩,玄胡索(炒去皮)1兩,人參半兩,甘草(炙)半兩,乳香3錢。 主治: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氣爲病,發則心腹刺痛不可忍,時發時止,發則欲死;或外感風寒濕氣作痛。
加味七氣湯, 出處:《準繩·類方》卷四引《醫學統旨》。 組成:蓬朮1錢半,青皮1錢半,香附(俱米醋炒)1錢半,延胡索1錢,薑黃1錢,草豆蔻仁8分,三棱(炮)7分,桂心5分,益智仁7分,陳皮8分,藿香7分,炙甘草4分。 主治:七情鬱結心腹痛,或因氣而攻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