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對金丸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健脾: 蒼朮性溫燥,具有燥濕健脾的功效,可祛除脾胃濕邪,增強脾胃運化功能。對金丸中常配伍茯苓、白術等健脾利濕藥物,共同作用於脾胃,使脾胃運化正常,改善食慾不振、脘腹脹滿等症狀。
2. 祛風止癢: 蒼朮還具有一定的祛風止癢作用,可治療風濕痺痛、皮膚瘙癢等症。對金丸中常配伍防風、白芷等祛風止癢藥物,共同作用於肌膚,消除風濕痺痛、皮膚瘙癢等症狀。
對金丸中包含厚朴,主要原因有二:
一、厚朴具備行氣消積之效,能疏肝理氣,消食導滯。對金丸主治癥結在於脾胃氣滯,食積不化,厚朴可助其消食化積,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氣血運行。
二、厚朴辛散溫通,可溫化寒凝,解除寒邪對胃腸的阻滯。對金丸中亦常配伍寒涼藥物,厚朴可起到調和寒熱,平衡藥性,避免寒涼之氣損傷脾胃的作用。
綜上所述,厚朴在對金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既能消食化積,又能溫化寒凝,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達到治病的目的。
對金丸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偏激的作用。對金丸中其他藥材可能存在較強的藥性,加入甘草可以中和其偏性,使藥效更為平和,避免對人體造成過大的刺激。
- 增強藥效:甘草與其他藥材配伍,可以發揮協同作用,增強藥效。例如,甘草能增強黃芪的補氣作用,也能增強大黃的瀉下作用。在對金丸中,甘草與其他藥材相互作用,可發揮更佳的治療效果。
對金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利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對金丸旨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而濕熱內蘊往往會加重病情,茯苓能健脾利濕,促進體內濕氣排出,有助於藥物更好地發揮功效。
- 增強藥效:茯苓能利水滲濕,有助於藥物更好地滲透到病竈部位,提高藥效。同時,茯苓還能增強其他藥物的功效,例如配合黃連等清熱解毒藥物,能更好地清除體內熱毒。
總而言之,對金丸中加入茯苓,可有效地健脾利濕,增強藥效,促進病情的康復。
對金丸方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對金丸以補益脾腎為主,而脾虛則氣機不暢,濕氣易聚,陳皮能理氣健脾,使補益之效更佳,同時也能化痰止咳,改善氣機鬱滯所致的胸悶氣短等症狀。
- 引藥入脾:陳皮氣味芳香,能引藥入脾,使藥力更易到達脾胃,提高藥效。對金丸中其他藥物,如山藥、茯苓等,補脾健脾,但若脾胃虛弱,藥效不易發揮,陳皮則能引導這些藥物進入脾胃,促進其吸收利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對金丸」方劑中包含「半夏」,主要原因有二:
- 降逆止嘔:半夏性辛溫,入脾、肺經,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對金丸主要用於治療痰熱壅肺、咳嗽氣喘、痰多黃稠等症狀,而半夏能降逆氣,化痰止咳,並能配合其他藥物,如瓜蔞、杏仁等,共同達到止咳平喘之效。
- 燥濕化痰:半夏亦具燥濕化痰的作用。對金丸中,半夏可與其他藥物,如陳皮、茯苓等,共同化解痰濕,並促進肺氣宣降,進一步改善咳喘、痰多等症狀。
總之,半夏在對金丸方劑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降逆止嘔和燥濕化痰的作用,能有效地緩解咳嗽氣喘、痰多黃稠等症狀。
對金丸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理氣,消積化痰:枳殼味苦酸,性寒,入肝、脾經。其具有行氣解鬱、消食導滯、化痰止咳的功效。對金丸主治胸中鬱積,痰熱壅盛,故以枳殼疏肝理氣,消積化痰,使氣機通暢,痰熱消散。
- 助藥力,增效作用:對金丸中包含其他藥物如黃芩、半夏等,枳殼能促進這些藥物的吸收和代謝,使藥效更佳。同時,枳殼的酸味能引藥下行,使藥力直達病所。
對金丸方中加入大棗,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緩和藥性: 對金丸主要成分為雄黃、硃砂等具有較強毒性的藥材,大棗性甘溫,具有緩和藥性、保護脾胃的作用,可減少藥物對人體的刺激和損傷。
二、 調和藥性: 方中以雄黃、硃砂為主,性偏寒涼,而大棗性甘溫,可與之相配,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使藥效更加溫和協調,減少副作用。
對金丸方劑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緩解藥物毒性: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之效。對金丸中含有較多寒涼藥物,如黃連、黃柏等,易傷脾胃,生薑可起到緩解藥物毒性,保護脾胃的作用。
- 增強藥效: 生薑能促進藥物吸收,增強藥效。對金丸主要治療濕熱蘊結,生薑可助藥物溫陽化濕,達到更好的療效。
總之,生薑在對金丸中起到緩解藥物毒性,保護脾胃,以及增強藥效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主治功效
對金丸,由蒼朮、厚朴、甘草、茯苓、陳皮、半夏、枳殼、大棗、生薑組成。
蒼朮性溫、味辛、苦、溫裡溫中,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溫中止痛、化痰除痞、明目清肝、健脾益氣、溫中、抗炎、散風除濕、燥濕除痰等功效。
厚朴性溫、味辛、苦、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溫中止痛、化痰除痞、明目清肝、健脾益氣、溫中、抗炎、散風除濕、燥濕除痰等功效。
甘草性甘、平、補益氣血、緩急止痛、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等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淡,有益氣、補中、健脾、益胃、利水、滲濕等功效。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理氣、健脾、燥濕、化痰、行氣、止痛等多種功效。
半夏性溫、味辛,歸脾、肺、胃經。具有燥濕化痰、溫化寒痰、止咳平喘、降逆止嘔、燥濕健脾、化濕化痰、消積導滯、降逆止嘔等功效。
枳殼性寒,味苦、辛,歸肺、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消食化積、寬中下氣、破氣除痞、消氣止痛等功效。
大棗性溫,味甘,歸脾、胃經。具有補氣養血、健脾益胃、益氣補血、安神益智、止咳潤肺等功效。
生薑性溫、味辛,歸肺、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化痰止咳、溫肺散寒、燥濕健脾、活血化瘀、抗炎解毒、止嘔降逆、行氣止痛等功效。
對金丸具有消積導滯、燥濕化痰、健脾和胃、溫中止痛、益氣養血的功效,用於脘腹脹滿、食後腹脹、嘔吐、泄瀉、水腫、風濕痹痛等症。
傳統服藥法
蒼朮1斤(茅山者,米泔水浸),厚朴12兩,粉草6兩,白茯苓3兩,陳皮12兩,半夏3兩(薑汁浸),枳殼2兩(麩炒),小紅棗120枚(去核),生薑4兩(切片)。
上共和一處,用罐一個,內用水十五碗,慢火煮乾,取出搗成餅,曬乾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70丸,白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對金丸, 出處:《萬氏家抄方》卷二。 組成:牙消1兩,礞石1兩(共入罐內,煅一日取起,如金色者佳),大黃8兩,枯芩8兩,鮮南星1斤。 主治:痰火。
對金丸, 出處:《墨寶齋集驗方》卷上。 組成:蒼朮1斤(茅山者,米泔水浸),厚朴12兩,粉草6兩,白茯苓3兩,陳皮12兩,半夏3兩(薑汁浸),枳殼2兩(麸炒),小紅棗120枚(去核),生薑4兩(切片)。 主治:一切肚腹飽脹積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