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二陳和中湯

JIA WEI ER CHEN HE ZHO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會約》卷十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0%
胃經 23%
肺經 21%
心經 7%
腎經 7%
大腸經 3%
肝經 3%
膽經 3%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大腸經
肝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二陳和中湯中包含陳皮,主要原因如下:

  1.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二陳湯本身主治濕阻脾胃,痰多咳嗽,而陳皮的加入,有助於理氣化痰,使脾胃運化功能增強,進一步消解濕痰。
  2. 協調藥性:二陳湯中半夏、茯苓偏於燥濕,而陳皮則能起到協調藥性的作用,避免燥性過強,損傷津液,更有效地改善脾胃濕阻,促進痰液的排出。

此外,陳皮還具有止咳平喘的作用,與二陳湯中其他藥材配合,能更全面地治療痰濕咳嗽等症狀。

加味二陳和中湯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化痰:半夏味辛、性溫,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二陳湯本以燥濕化痰為主,加入半夏可增強其化痰之力,針對痰濕阻滯、胸悶氣喘等症狀更加有效。
  2. 降逆止嘔:半夏還可降逆止嘔,對於痰濕上逆、嘔吐不止的患者,可以起到緩解症狀的作用。二陳湯中加入半夏,不僅能化痰止咳,還能改善嘔吐等伴隨症狀,提高療效。

加味二陳和中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原因如下:

  1. 健脾利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二陳湯本身用於治療痰濕阻肺,而茯苓的加入能加強健脾利濕之力,幫助脾胃運化水濕,從根本上解決痰濕內生的問題。
  2. 和中降逆:茯苓能和中氣,使脾胃運化正常,減少痰濕上逆,進一步促進二陳湯的止咳化痰作用。同時,茯苓還能寧心安神,緩解因痰濕阻肺所致的胸悶、心悸等症狀。

加味二陳和中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補脾益氣等功效。二陳湯以燥濕化痰為主,加入甘草可調和藥性,避免燥性過強,傷及脾胃。
  2. 增強療效: 甘草與陳皮、半夏等藥材配伍,可增強其化痰止咳、健脾和胃的效果。甘草的補脾益氣作用,可改善脾胃運化功能,進一步促進痰液排出。

因此,甘草在加味二陳和中湯中起着重要的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藥材之一。

加味二陳和中湯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健脾:二陳湯原方以理氣化痰為主,蒼朮性溫燥,善於燥濕健脾,可加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助於痰濕的消散,進一步提高療效。
  2. 升清降濁:蒼朮具有升散之性,可升清脾胃之氣,並降濁濕邪,有助於恢復脾胃的正常運作,改善因濕濁阻滯所致的胸悶、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

因此,蒼朮的加入,既能加強二陳湯的燥濕化痰功效,又能促進脾胃升清降濁,使藥效更全面,療效更顯著。

加味二陳和中湯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降逆止嘔: 厚朴味辛、苦,性溫,入肺、脾、胃經。其降逆止嘔之效,能緩解因痰阻氣滯所致的噁心嘔吐,與二陳湯中半夏、陳皮等藥物協同作用,增強其止嘔功效。
  2. 行氣化痰: 厚朴具有行氣化痰的功效,能疏通肺氣,消解痰液,配合二陳湯中陳皮、茯苓等藥物,共同達到化痰止咳的效果。

加味二陳和中湯中加入砂仁,主要是因為其具備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1. 理氣和中,助消化:砂仁味辛性溫,具有行氣、消食、止嘔的功效。二陳湯本身以理氣化痰、健脾和胃為主,加入砂仁可以增強其理氣消食之功,更有效地緩解胸悶、脘腹脹滿等症狀,促進食慾,增進消化。

2. 暖脾胃,止嘔逆:砂仁還有溫脾胃、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飲食不調引起的嘔吐、呃逆,砂仁可以起到溫中散寒、止嘔的作用,與二陳湯中的陳皮、半夏相輔相成,更能有效地改善嘔吐、呃逆等症狀。

加味二陳和中湯中加入竹茹,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降逆止嘔: 竹茹性寒,味甘,具有清熱降逆、止嘔的作用。二陳湯本就擅長化痰止咳,加入竹茹更能加強其止嘔功效,適用於痰熱鬱結、氣逆上衝所致的嘔吐、反胃等症狀。
  2. 清熱化痰: 竹茹還能清熱化痰,與二陳湯中其他清熱化痰藥物如半夏、陳皮等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清除痰濁,改善呼吸道症狀。

因此,加味二陳和中湯中加入竹茹,可以更全面地治療痰熱鬱結、氣逆上衝所致的咳嗽、嘔吐、胸悶等症狀,提高療效。

加味二陳和中湯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胃散寒: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嘔的效果。二陳湯本身偏涼,用於治療痰濕阻肺、脾胃虛寒所致的咳嗽、痰多等症,而生薑的加入,可以溫和脾胃,避免藥性過寒,使藥效更加溫和。
  2. 調和藥性: 生薑可以調和藥性,使其他藥材更好地發揮作用。二陳湯中的陳皮、半夏等藥材,都有一定的燥性,加入生薑可以起到一定的潤燥作用,使藥性更加平和,減少副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加味二陳和中湯」由陳皮、半夏、茯苓、甘草、蒼朮、厚朴、砂仁、竹茹、生薑等九味藥材組成,具有理氣化痰、和胃降逆、止嘔止瀉的功效,主治一切嘔吐。

  • 陳皮:理氣化痰,燥濕健脾,消食化積。

  • 半夏:燥濕化痰,止咳平喘,降逆止嘔。

  • 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 甘草:補氣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

  • 蒼朮: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

  • 厚朴:溫中散寒,降氣化痰,健脾消食。

  • 砂仁: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

  • 竹茹:清熱化痰,清胃熱,止嘔止瀉。

  • 生薑: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嘔化痰。

加味二陳和中湯具有理氣和胃、燥濕化痰、止嘔止瀉的功效,可適用於治療嘔吐、反胃、噁心、腹脹、腹瀉等症狀。此外,加味二陳和中湯還可適用於治療胃炎、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腸炎等胃腸道疾病。

加味二陳和中湯是一味中醫經典方劑,具有理氣化痰、和胃降逆、止嘔止瀉的功效,主治一切嘔吐。該方劑由陳皮、半夏、茯苓、甘草、蒼朮、厚朴、砂仁、竹茹、生薑等九味藥材組成,各味藥材協同作用,共同發揮治療作用。加味二陳和中湯適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嘔吐,包括胃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

傳統服藥法


陳皮(去白)8分,半夏2錢,茯苓3錢,甘草1錢,蒼朮1錢3分(氣不宣者勿用),厚朴(薑炒)1錢,砂仁(炒研)7分,竹茹1錢,生薑3錢。
如喜熱惡寒,肢冷脈遲,此傷於寒也,加丁香1錢,去竹茹,甚則加附子,或用理中湯加附子,並宜冷服,蓋冷遇冷相須而入,自不吐出;如熱嘔,喜冷惡熱,煩躁引飲,脈數而洪,加黃連(薑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燥濕化痰的作用,因此不宜在感冒初期服用。
  • 本方有行氣止嘔的作用,因此不宜在孕婦嘔吐時服用。

相關疾病


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嘔吐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二陳和中湯, 出處:《會約》卷十。 組成:陳皮(去白)8分,半夏2錢,茯苓3錢,甘草1錢,蒼朮1錢3分(氣不宣者勿用),厚朴(薑炒)1錢,砂仁(炒研)7分,竹茹1錢,生薑3錢。 主治:一切嘔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