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 Caulis Bambusae In Taeniis Caulisbambusaeintaeniam, Bambooshavings
- 別名:竹子青,麻巴,竹皮,竹二青,淡竹皮茹,淡竹茹,青竹茹
- 藥品來源:禾本科植物青稈竹 BambusatuldoidesMunro、 大頭典竹 Sinocalamusbeecheyanus(Munro)Mc-Clurevar.pubescensP.F.Li或淡竹 Phyllostachysnigra(Lodd.)Munrovar.henonis(Mitf.)StapfexRendle的莖稈的乾燥中間層 。 全年均可採製,取新鮮莖,除去外皮,將稍帶綠色的中間層刮成絲條,或削成薄片,捆紮成束,陰乾。 前者稱“散竹茹”,後者稱“齊竹茹”。
- 道地藥材:海南,廣東,廣西,山東,河南
- 生長環境:山坡,丘陵,路旁,平地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最後更新日:2023-03-25
竹茹的傳統功效
1. 清化熱痰
清熱化痰,除煩止嘔。 用於痰熱咳嗽,膽火挾痰,煩熱嘔吐,驚悸失眼,中風痰迷,舌強不語,胃熱嘔吐,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用於痰熱所致的咳嗽或心煩不眠等。竹茹甘寒,善清痰熱。痰熱除,肺氣溶肅則咳止;痰火清,心神得安則煩除、寐安。治肺熱咳嗽,痰黃稠者,常配瓜蔞、桑白皮等同用;治痰火內擾心煩不眠者,配枳實、半夏、茯苓,如溫膽湯。
治大病後,虛煩不得眠:半夏(湯洗七次)、竹茹、枳實(麩炒,去穰)各二兩,陳皮三兩,甘草一兩(炙),茯苓一兩半。上為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薑五片,棗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三因方》溫膽湯)
- 《本草再新》:「《本草再新》:瀉火除煩,潤肺開郁,化痰涼血,止吐血,化瘀血,消癰痿腫毒。 」
- 《藥品化義》:「《藥品化義》:竹茹,輕可去實,涼能去熱,苦能降下,專清熱痰,為寧神開郁佳品。主治胃熱噎膈,胃虛乾嘔,熱呃咳逆,痰熱惡心,酒傷嘔吐,痰涎酸水,驚悸怔忡,心煩躁亂,睡臥不寧,此皆膽胃熱痰之症,悉能奏效。 」
2. 清熱瀉火
竹茹是一種中草藥,具有清熱解毒、瀉火等功效。使用竹茹可以幫助清熱解毒,緩解發熱、口渴、喉嚨痛等症狀。
治肺熱咳嗽,咳吐黃痰:竹二青三錢。水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治齒齦間血出不止:生竹茹二兩,醋煮含之。(《千金方》)
治黃泡熱瘡:真麻油二兩,青木香二兩,青竹茹一小閉,杏仁二十粒(去皮、尖)。上藥入麻油內,慢火煎令杏仁黃色,去渣,入松脂(研)半兩,熬成膏,每用少許擦瘡上。(《濟生方》竹茹膏)
3. 止咳化痰
竹茹是一種中草藥,具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等功效。使用竹茹可以有效緩解喉嚨痛、咳嗽、喉炎等症狀。
4. 清胃熱
用於胃熱嘔吐。本品能清胃止嘔,常配黃連、半夏等同用;若胃虛有熱而嘔者,可配橘皮、生薑、人參等同用,如《金匱》橘皮竹茹湯。 此外,本品還有涼血止血作用,可用於吐血、衄血、崩漏等。
- 《本草蒙筌》:「《本草蒙筌》:主胃熱呃逆,療噎膈嘔噦。 」
- 《神農本草經疏》:「《本草經疏》:《經》曰,諸嘔吐酸水,皆屬於熱。陽明有熱,則為嘔啘;溫氣寒熱,亦邪客陽明所致。竹茹,甘寒解陽明之熱,則邪氣退而嘔啘止矣。甘寒又能涼血清熱,故主吐血崩中及女勞復也。 」
- 《金匱要略》:「《本經逢原》:竹茹專清胃府之熱,為虛煩煩渴、胃虛嘔逆之要藥;咳逆唾血,產後虛煩,無不宜之。《金匱》治產後虛煩嘔逆,有竹皮大丸。《千金》治產後內虛,煩熱短氣,有甘竹茹湯;產後虛煩頭痛,短氣,悶亂不解,有淡竹茹湯。內虛用甘以安中,悶亂用淡以清胃,各有至理存焉。其性雖寒而滑能利竅,可無郁遏客邪之慮。」
5. 清熱涼血
竹茹具有涼血止血的作用,能夠有效止血,對於經期過多、鼻出血、牙齒出血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 《食療本草》:「《食療本草》:主噎膈,鼻衄。 」
6. 利水消腫
竹茹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等功效。使用竹茹可以幫助消除水腫,促進體內多餘水分的排出。
7. 止嘔
治妊娠惡阻嘔吐,不下食:青竹茹、橘皮各十八銖,茯芩、生薑各一兩,半夏三十銖。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不瘥,頻作。(《千金方》)
竹茹的現代功效
1. 降血糖
竹茹具有清熱解毒、降血糖等功效。使用竹茹可以幫助降低血糖水平,有助於控制糖尿病。
竹茹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熬膏貼。
竹茹的炮製
- 淨制:除去雜質。
- 切制:除去雜質切揉成小團,將竹茹中的碎末,過粗籮,收集粗粉。
- 薑汁炒:取淨竹茹,加薑汁拌勻,置之不理鍋內用文火炒至黃色,取出,晾乾。每斤竹茹用生薑3兩。
- 薑汁焙:取淨竹茹,加薑汁拌勻,稍悶,壓平,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焙至兩面顯黃色焦斑,取出,晾乾。每竹茹100kg,用生薑10kg或乾薑3kg。
- 炒制:先將鍋燒熱,放入麥麩,炒至冒煙,加入竹茹翻炒至黃色,篩去麥麩即可。每竹茹10kg,用麥麩2kg。
- 砂制:取竹茹抖去灰渣,加飛朱砂細粉1%兌水適量攪勻後,噴曬竹茹,至染成均勻紅色,曬乾。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寒痰咳喘、胃寒嘔逆及脾虛洩瀉者禁服。
- 胃寒嘔吐:及感寒挾食作吐忌用。
-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應避免使用竹茹,因為竹茹中含有一些有效成分可能對胎兒或嬰兒產生不良影響。
- 患有低血壓的人群不宜飲用竹茹,因為竹茹具有一定的降血壓作用,可能會加重低血壓症狀。
- 患有脾胃虛寒的人群也不宜長期大量飲用竹茹,因為竹茹具有較強的利尿作用,可能會加重脾胃虛寒症狀。
竹茹相關的方劑
竹茹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竹茹含有的化學成分
丁香醛(syringaldehyde), 松柏醛(coniferaldehyde), 纖維素(cellulose), 木質素(lignin)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