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皮竹茹湯

JU PI ZHU R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傷寒雜病論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3%
肺經 26%
胃經 24%
心經 9%
膽經 5%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2

方劑組成解釋

橘皮竹茹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橘皮辛溫,竹茹苦寒,兩者配伍容易引起脾胃寒涼。甘草性甘平,能緩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氣傷脾胃,使其藥性更平和,更易被人體吸收。
  2. 增強療效: 甘草味甘,具有健脾和胃之效,能促進脾胃功能,有助於消化吸收藥物,提升橘皮竹茹湯的療效。同時,甘草還有調和藥性、緩解毒性的功效,可防止橘皮竹茹湯的副作用。

橘皮竹茹湯中加入生薑,主要有兩個原因:

  1. 和胃降逆:生薑性溫,具有溫胃止嘔之效,可緩解竹茹、橘皮的寒涼之性,避免其過於寒涼而損傷脾胃。同時,生薑還能和胃降逆,幫助胃氣下降,配合竹茹、橘皮清熱降逆,共同達到止嘔的效果。
  2. 調和藥性:生薑能調和諸藥,使藥性協調,發揮更佳的療效。橘皮、竹茹偏寒,生薑溫中,二者搭配,可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寒涼之氣傷脾胃,更利於藥效的發揮。

橘皮竹茹湯中加入大棗,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和胃止嘔: 大棗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和胃、養血安神之效。橘皮竹茹湯以橘皮、竹茹、半夏等藥物燥濕止嘔,容易傷及脾胃,而大棗能緩解藥性,保護脾胃,使止嘔效果更加溫和。
  2. 調和藥性: 橘皮、竹茹、半夏等藥物偏寒,容易引起脾胃虛寒,而大棗性溫,能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寒,使藥效發揮更佳。

總而言之,大棗的加入不僅能緩解藥性,保護脾胃,更能調和藥性,使藥效更佳,提高治療效果。

橘皮竹茹湯中使用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降逆止嘔: 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燥濕、降逆止嘔之功效。方中竹茹清熱化痰,但單用易傷胃氣,陳皮的加入可協同理氣降逆,防止竹茹寒涼傷胃,同時增強其止嘔效果。
  2. 健脾和胃助消化: 陳皮能健脾和胃,促進消化吸收。方中竹茹清熱化痰,若痰濕阻滯脾胃,會影響消化功能,陳皮的加入可改善脾胃功能,提升藥效。

因此,陳皮在橘皮竹茹湯中發揮了理氣降逆止嘔、健脾和胃的雙重作用,使藥效更佳,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橘皮竹茹湯為一方經典的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因胃氣虛弱所導致的各種症狀,如噁心、嘔吐等。其基本組成為橘皮、竹茹、生薑、大棗及人參等。其中,人參作為一味重要的補益藥材,在此方中的應用至關重要。人參性味甘溫,歸脾肺經,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之功。對於胃氣不足、體虛乏力的患者來說,人參能夠強化脾胃功能,增進食欲,恢復體力。此外,人參還能協調方中其他藥物的作用,使整體療效更為顯著。總體而言,人參在此方中的應用,不僅有助於改善患者的胃腸道症狀,還能夠全面提升患者的身體狀態,達到治療與調養雙重目的。

橘皮竹茹湯中加入竹茹,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降逆止嘔: 竹茹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降逆、止嘔的作用。橘皮則具有理氣、化痰、止嘔的功效。二者合用,可清熱降逆,止嘔止呃,適用於熱邪犯胃,氣逆上衝所致的嘔吐、呃逆等症狀。
  2. 保護胃黏膜: 竹茹中含有豐富的黏液質,能保護胃黏膜,緩解胃酸對胃黏膜的刺激,減輕嘔吐、呃逆等症狀。

主治功效


橘皮竹茹湯為中醫方劑,由甘草、生薑、大棗、陳皮、人參、竹茹組成,具有疏降逆氣,止嘔,益氣清熱之功效。主治胃氣虛弱,火氣上逆不降,出現呃逆或乾嘔,舌頭紅嫩,脈搏虛弱而快速。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生薑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生薑可以單獨煎湯服用,也可以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具有廣泛的臨牀應用。

大棗

大棗具有安神助眠、理氣行氣、止瀉、調經、止咳化痰、活血化瘀、益氣補血、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主要成分包括維生素B1、B2、C、鐵元素、黃酮類、皁苷類等,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凝血、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大棗適用於緩解因氣滯導致的各種不適症狀,改善腸道菌羣,促進腸道消化吸收,增強腸道功能,達到止瀉效果;可調經理氣,改善氣血不足、肝鬱脾虛等症;可止咳化痰,緩解咳嗽症狀;可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貧血癥狀;可補中益氣、健脾胃,改善氣血不足、脾胃虛弱等症狀;可補血養肝,促進肝臟新陳代謝,提高解毒能力;可健運脾胃,改善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大便溏薄等症狀。

陳皮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理氣行氣方面,陳皮能行氣、燥濕、化痰,常用於濕阻氣滯痰凝所致之肺失宣肅、脾失健運之證。止咳化痰方面,陳皮能溫化寒痰,宣肺止咳,常用於濕痰咳嗽,寒痰咳嗽等。健脾胃方面,陳皮能行氣止痛、健脾和中,常用於脾胃氣滯證。消食化積方面,陳皮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腸內積氣,常用於食積、消化不良等。燥濕方面,陳皮能燥濕化痰,理氣健脾,常用於胸中痰飲、脘痞腹脹、脾虛食少、嘔吐泄瀉等。活絡止痛方面,陳皮能活絡止痛,常用於脾胃氣滯較甚,脘腹脹痛較劇者。

人參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竹茹

竹茹性涼、味甘,入肺、胃、心經,具有清熱化痰、清胃熱、止嘔、清熱瀉火、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清熱涼血等功效。主治痰熱咳嗽、膽火挾痰、煩熱嘔吐、驚悸失眠、中風痰迷、舌強不語、胃熱嘔吐、妊娠惡阻、胎動不安、肺熱咳嗽、咳吐黃痰、齒齦間血出不止、黃泡熱瘡、喉痛、咳嗽、喉炎、暑熱濕盛之水腫、痰濕壅盛之水腫、經期過多、鼻出血、牙齒出血等症狀。

總結

橘皮竹茹湯由甘草、生薑、大棗、陳皮、人參、竹茹組成,具有疏降逆氣,止嘔,益氣清熱之功效。主治胃氣虛弱,火氣上逆不降,出現呃逆或乾嘔,舌頭紅嫩,脈搏虛弱而快速。橘皮竹茹湯可以幫助改善胃氣虛弱的症狀,緩解火氣上逆導致的呃逆或乾嘔,同時可以益氣清熱,增強人體的免疫力。

傳統服藥法


橘紅2錢,竹茹3錢,生薑1錢,柿蒂7個,人參1錢,黃連1錢。
水二鐘,煎八分,空心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實熱 虛寒 忌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月經期間嘔吐噯氣打嗝呃逆肚子餓卻吃不下胃及十二指腸炎氣喘神經性厭食症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嘔吐暴食症咳嗽腹瀉口乾口渴噁心反胃吞咽障礙乾嘔

相同名稱方劑


橘皮竹茹湯, 出處:《活人書》卷十六。 組成:橘皮2兩,竹茹1升,甘草2兩(炙),人參半兩,半夏1兩(湯洗)。 主治:噦逆,呃逆,妊娠惡阻。

橘皮竹茹湯, 出處:《夀世保元》卷三。 組成:陳皮(去白)3分,人參2錢,甘草(炙)1錢,竹茹1錢,柿蒂1錢,丁香5分。 主治:因吐利後,胃虛膈熱而呃逆者。

橘皮竹茹湯, 出處:《金鑑》卷六十二。 組成:橘紅2錢,竹茹3錢,生薑1錢,柿蒂7個,人參1錢,黃連1錢。 主治:潰瘍,胃火上逆氣衝,以致時時呃逆,身熱煩渴,口乾唇焦,此熱呃也。

橘皮竹茹湯, 出處:《金匱》卷中。 組成:橘皮2斤,竹茹2升,大棗30枚,生薑半斤,甘草5兩,人參1兩。 主治:傷寒病後虛羸,噦逆不已;或吐利後,胃虛膈熱呃逆;或産後呃逆;或四時傷風咳逆。

橘皮竹茹湯, 出處:《濟生》卷二。 組成:赤茯苓(去皮)1兩,橘皮(去白)1兩,枇杷葉(拭去毛)1兩,麥門冬(去心)1兩,青竹茹1兩,半夏(湯洗7次)1兩,人參半兩,甘草(炙)半兩。 主治:胃熱多渴,嘔噦不食。體強新病,未經苦寒攻下,或誤投熱藥滯藥,脈見洪數滑實,呃逆聲重相連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