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定清中止嘔方

XIN DING QING ZHONG ZHI OU F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金匱翼》卷七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4

熱/寒比例

偏寒 (0.8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1%
胃經 25%
心經 13%
脾經 12%
膀胱經 11%
腎經 4%
膽經 2%
肺經
胃經
心經
脾經
膀胱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新定清中止嘔方」中加入半夏,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降逆止嘔: 半夏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因痰濕阻滯、胃氣上逆所致的嘔吐,半夏能有效化解痰濕,降逆止嘔,使胃氣下降,緩解嘔吐症狀。
  2. 調和脾胃: 半夏能燥濕健脾,促進脾胃運化,對於脾胃虛弱、氣機不暢所致的嘔吐,半夏能增強脾胃功能,調和氣機,從而達到止嘔的效果。

新定清中止嘔方中加入茯苓,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健脾燥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之功。嘔吐常與脾胃虛弱、濕濁內停有關,茯苓可健脾益氣,燥濕化痰,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減少嘔吐。
  2. 寧心安神: 茯苓還兼具寧心安神之效。嘔吐常伴隨心神不寧、焦慮不安等症狀,茯苓能安神定志,緩解心神不寧,進而減少嘔吐。

因此,新定清中止嘔方加入茯苓,可起到健脾燥濕、寧心安神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止嘔之效。

新定清中止嘔方中加入陳皮,主要原因在於其理氣和胃、燥濕化痰的功效。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其理氣作用可疏肝解鬱,緩解因氣滯所致的嘔吐;和胃作用可促進消化,減輕胃部不適;燥濕化痰作用可排除痰濕,改善因痰阻氣機而引起的嘔逆。因此,陳皮在該方中起到調和脾胃、理氣化痰、止嘔止瀉的作用,有助於緩解各種原因引起的嘔吐。

新定清中止嘔方中使用竹茹,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1. 清熱止嘔: 竹茹味甘、性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其寒涼之性可清胃熱,而降逆之功可止嘔吐。對於因胃熱、痰熱引起的嘔吐,竹茹能有效緩解症狀。
  2. 保護胃黏膜: 竹茹具有保護胃黏膜的作用,能減少胃酸對胃黏膜的刺激,緩解胃部不適,進而起到止嘔的效果。

因此,竹茹在清中止嘔方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既能清熱止嘔,又能保護胃黏膜,對於緩解胃熱引起的嘔吐具有較好的療效。

新定清中止嘔方中包含葛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葛根解肌退熱,生津止渴: 葛根性涼,味甘,具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之效。方中若出現發熱、口渴等症狀,葛根可有效緩解,進而達到清熱止嘔之目的。
  2. 葛根升陽止嘔,和解表裏: 葛根能升陽氣,利脾胃,有助於止嘔。且其解肌之力可解表邪,和解表裏,從根本上緩解嘔吐症狀。

綜上所述,葛根在該方中發揮清熱解表、升陽止嘔之功效,有助於整體方劑的療效。

新定清中止嘔方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和胃止嘔: 生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和胃止嘔之效。對於因寒邪犯胃、脾胃虛寒所致的嘔吐,生薑能溫暖脾胃,促進消化,起到止嘔的作用。
  2. 解毒止逆: 生薑能解毒止逆,對於因食物中毒、藥物中毒引起的嘔吐,生薑可以起到解毒、止逆的作用。此外,生薑還能緩解因暈車、暈船引起的嘔吐。

新定清中止嘔方中包含蘆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利尿,降逆止嘔: 蘆根性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利尿、生津止渴之功。其清熱利尿的作用可有效緩解因熱邪上擾、津液虧損而導致的嘔吐;而其降逆止嘔的作用則可直接針對嘔吐症狀進行緩解,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新定清中止嘔方中的其他藥物,如石膏、知母等,也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的作用。蘆根與這些藥物相配合,可加強清熱利尿、降逆止嘔的效果,共同達到止嘔的目的。

新定清中止嘔方中加入枇杷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鎮咳止嘔: 枇杷葉性涼味甘,具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嘔的功效。其含有豐富的揮發油,可抑制呼吸道平滑肌痙攣,緩解咳嗽;同時,也能降逆氣,止嘔吐,對於因肺熱、胃氣上逆引起的嘔吐有顯著療效。

2. 清熱潤肺: 枇杷葉具清熱潤肺之效,可緩解肺熱引起的咳嗽、痰稠等症狀。其潤燥止渴的特性,亦有助於緩解因燥熱引起的口渴、咽乾等症狀,進一步提升藥方整體效果。

「新定清中止嘔方」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肺,降火止嘔: 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降火止嘔的功效。對於因肺熱燥咳、心火亢盛、胃陰不足所致的嘔吐,麥門冬能有效清熱降火,滋陰潤燥,緩解嘔吐症狀。
  2. 養陰生津,和胃止嘔: 麥門冬能滋養陰液,生津止渴,對於胃陰不足、津液虧虛導致的嘔吐,能起到養陰生津、和胃止嘔的作用。

主治功效


新定清中止嘔方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古籍記載,新定清中止嘔方主治「胃熱嘔吐」。方中諸藥合用,其治療原理主要體現於清熱化痰、降逆止嘔兩個方面。

**清熱化痰:**方中多味藥材具有清熱化痰的功效。竹茹清熱化痰,蘆根清熱生津,兩者協同作用,能有效清除胃中鬱熱。半夏雖燥濕化痰,但其燥濕之性,亦可間接協助化解痰濕之阻礙,使胃氣得以通暢。此外,枇杷葉清肺潤燥,亦可間接輔助清熱。 若胃熱較盛,則可參照《雜病廣要》所引《丹溪》之法,佐以清熱藥,如山梔、黃連等,以加強清熱之力。

**降逆止嘔:**胃熱上逆,則致嘔吐。方中多味藥材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為方中君藥,直接針對嘔吐的主症。生薑溫中止嘔,溫胃止嘔,與半夏配合,既能降逆,又能避免寒涼損傷脾胃。竹茹清熱化痰,止嘔安神,亦能輔助降逆止嘔。陳皮理氣健脾,疏肝理氣,使氣機通暢,從而減輕胃氣上逆。葛根升陽止瀉,雖非直接針對嘔吐,但其升陽之力,也可間接防止氣陷而加重嘔吐。

**其他作用:**方中還有其他藥物發揮輔助作用。茯苓利水滲溼,健脾和胃,有利於脾胃功能的恢復,從根本上改善嘔吐的症狀。麥門冬養陰潤燥,清心安神,則可緩解因嘔吐引起的陰虛津傷、心神不安等症狀。

總而言之,新定清中止嘔方通過清熱化痰、降逆止嘔等多方面作用,協同調理脾胃,達到治療胃熱嘔吐的目的。方中藥物配伍精妙,既能清熱化痰,又能溫胃降逆,避免了寒涼傷胃的弊端,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 其藥物選擇與配伍,更能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進行加減調整,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半夏1錢,茯苓2錢,陳皮1錢,竹茹1錢,乾葛5分,生薑5分,蘆根5錢,枇杷葉3片,麥冬1錢,白風米一百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清熱止嘔的功效,適合於胃熱嘔吐的患者使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
  • 本方有滑腸作用,脾胃虛寒、大便溏泄者慎用。

相關疾病


嘔吐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暴食症胃酸食道逆流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新定清中止嘔方, 出處:《金匱翼》卷七。 組成:半夏1錢,茯苓2錢,陳皮1錢,竹茹1錢,乾葛5分,生薑5分,蘆根5錢,枇杷葉3片,麥冬1錢,白風米100粒。 主治:胃熱嘔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