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止咳化痰的16種常見中藥或食物
了解更多...1. 百部
![]()
百部性甘、苦、微溫。主治潤肺下氣止咳、殺蟲。用於新久咳嗽、肺癆咳嗽、百日咳、外用於頭虱、體虱、蟯蟲病、陰癢。蜜百部潤肺止咳、用於陰虛勞嗽。
了解更多...2. 川貝母
![]()
川貝母性味甘、苦、微寒。主治潤肺散結、止嗽化痰。治虛勞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鬱結、肺痿、肺癰、癭瘤、廉癧、喉痺、乳癰等症。
川貝母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散結消腫之功效。主治虛勞咳嗽,肺熱燥咳,瘰癧瘡腫及乳癰,肺癰。
《本草匯言》雲:「貝母,開郁、下氣、化痰之藥也。潤肺消痰,止咳定喘,則虛勞火結之證,貝母專司首劑。」
川貝母能清肺瀉熱化痰,又味甘質潤,能潤肺止咳,尤宜於內傷久咳,燥痰,熱痰之證。常配伍沙參、麥冬養陰潤肺化痰止咳,治療肺虛勞嗽、陰虛久咳有痰者。
配伍知母,清肺潤燥化痰止咳,治療肺熱肺燥咳嗽;配伍玄參、牡蠣化痰軟堅,治療痰火郁結之瘰癧;配伍蒲公英、魚腥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治療熱毒壅結之瘡癰、肺癰。
了解更多...3. 紫菀
![]()
紫菀性味苦、辛、溫。主治潤肺下氣、消痰止咳。用於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勞嗽咳血。
了解更多...4. 紫蘇子
![]()
紫蘇子性味辛、溫。主治下氣、清痰、潤肺、寬腸。用於痰壅氣逆、咳嗽氣喘、腸燥便秘。
`.
了解更多...5. 葶藶子
![]()
葶藶子性辛、苦、寒。主治瀉肺平喘、行水消腫。用於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胸脅脹滿、不得平臥、胸腹水腫、小便不利、肺原性心臟病水腫。
了解更多...6. 半夏
![]()
半夏性味辛、溫。主治降逆止嘔,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用於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
半夏辛溫而燥,為燥濕化痰之要藥,善治各種濕痰病證。《醫學啟源》提到:「治寒痰飲冷傷肺而咳。」《主治秘要》提到:「燥胃濕,化痰。」
生半夏、薑半夏、明礬半夏的煎劑灌胃或靜脈注射,對電刺激貓喉上神經或胸腔注人碘液所導致的咳嗽,都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其去痰作用可因不同的炮製法而強弱不同。
了解更多...7. 白前
![]()
白前性辛甘、微溫、無毒。主治降氣、消痰、止咳、瀉肺降氣,下痰止嗽。用於肺氣壅實、肺實喘滿、咳嗽痰多、胸滿喘急、胃脘疼痛。
了解更多...8. 蜂蜜
![]()
蜂蜜性味甘、平。主治調補脾胃、補中緩急止痛、潤肺止咳、潤肺止咳、潤腸通便、潤膚生肌、解毒。用於脾胃虛弱、體倦少食、脘腹作痛、肺燥咳嗽、腸燥便秘、目赤、口瘡、潰瘍不斂、風疹瘙癢、水火燙傷、手足裂、肺燥咳嗽、痰少或乾咳、腸燥津枯、大便秘結、瘡瘍熱毒、或服烏頭、附子等引起的毒性反應。
了解更多...9. 訶子
![]()
訶子性味苦、酸、澀、平。主治澀腸止瀉、斂肺止咳、利咽開音。用於久瀉久痢、便血脫肛、肺虛喘咳、久嗽不止、咽痛音啞。
了解更多...10. 琵琶葉
![]()
琵琶葉性苦、微寒。主治清肺止咳、降逆止嘔。用於肺熱咳嗽、氣逆喘急、胃熱嘔逆、煩熱口渴。
了解更多...11. 杏仁
![]()
杏仁性苦、溫、有毒。主治止咳平喘、潤腸通便、喉痹、食滯脘痛、血崩、耳聾、疳腫脹。
了解更多...12. 陳皮
![]()
陳皮性苦、辛、溫。主治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常用於脾胃氣滯證。具有行氣止痛、健脾和中之功、可改善寒濕阻中的脾胃氣滯、脘腹脹痛、噁心嘔吐、腹瀉。
陳皮水提液對電刺激引起的離體豚鼠氣管平滑肌收縮有明顯抑制作用,陳皮揮發油有刺激性祛痰作用,主要有效成分為檸檬烯。
對芸香科11種理氣藥的初篩結果表明,橘皮是平喘效價較高者之一,其醇提取物,可完全對抗組織胺所致的豚鼠離體支氣管痙攣性收縮。臨床初步觀察也證明對支氣管哮喘有一定療效。
了解更多...13. 花椒
![]()
花椒性辛溫,主治溫中止痛、除濕止瀉、殺蟲止癢。用於主脾胃虛寒之脘腹冷痛、蛔蟲腹痛、嘔吐泄瀉、肺寒咳喘、肺寒咳喘、齲齒牙痛、陰癢帶下、濕疹皮膚瘙癢等症。
了解更多...14. 生薑
![]()
生薑性味辛、溫。主治主風寒感冒、惡寒發熱、頭痛鼻塞、嘔吐、痰飲喘咳、脹滿、泄瀉。
了解更多...15. 天南星
![]()
天南星性味苦、辛、溫、有毒。主治燥濕化痰、祛風止痙、散結消腫。用於頑痰咳嗽、風痰眩暈、中風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癲癇、驚風、破傷風。生用外治癰腫、蛇蟲咬傷。
了解更多...16. 白芥子
![]()
白芥子性辛、溫。主治利氣豁痰、溫中散寒、通絡止痛。治痰飲咳喘、胸脅脹滿疼痛、反胃嘔吐、中風不語、肢體痺痛麻木、腳氣、陰疽、腫毒、跌打腫痛。化痰逐飲、散結消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