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前草

車前草

CHE QIAN CAO

  • 英文名稱:Plantago asiatica L. Herba Plantaginis (Entire Plant) Plantago, Herbaplantaginis
  • 別名:黃蟆龜草,馬舄,野甜菜,蝦蟆衣,牛甜菜,錢貫草,車前,蟾蜍草,蝦蟆草,苤苢,豬肚子,車軲轆草,陵舄,車輪菜,豬耳草,打官司草,勝舄,蛤螞草,牛遺,錢串草,黃蟆葉,地膽頭,牛舌草,五根草,牛耳朵棵,灰盆草,勝舄菜,飯匙草,當道,驢耳朵草,牛舄,白貫草,七星草
  • 藥品來源:本品為車前科植物車前或平車前的幹燥全草。夏季采挖,除去泥沙,曬幹。
  • 生長環境:潮濕, 路邊, 山坡, 花圃或菜園, 河邊濕地, 溝旁, 田邊潮濕處, 路旁, 田邊, 河邊, 田埂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國藥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車前草的傳統功效


1. 清熱解毒

車前草,古籍中多有記載,其清熱解毒功效源遠流長。《名醫別錄》僅記載其採集時節,並未提及藥效;《本草經集註》則駁斥了將其與其他植物混淆的說法;《本草圖經》則詳細描述了車前草的形態和各地叫法,並指出北方人將其根部曬乾冒充紫花藥材的錯誤。 這些記載雖未直接闡述其清熱解毒功效,卻為後世研究提供了基礎。

《救荒本草》記載車前草的食用方法,說明其性味平和,可見其並無劇烈毒性,為其藥用價值提供了間接佐證。《本草綱目》提及車前草曾被用作蔬菜,說明其藥食兩用之特性。 雖未專注於清熱解毒,但藥食同源的特性,也側面印證了其平和的藥性,不會產生強烈副作用,符合清熱解毒藥物應有的特點。

《植物名實圖考》則廣泛蒐集整理了歷代關於車前草的記載,並指出許多說法來自傳聞,缺乏嚴謹的考證。然而,其引述的古代文獻及民俗用法,間接支持了車前草在民間長期使用的實際效果。 現代臨牀應用中,車前草常被製成衝劑,用於治療肝炎等炎症,也可用於治療目赤、咽喉腫痛等熱毒症狀,內服外敷皆可,佐以其他藥材,更能增強療效,這與古籍中記載的藥用特性相符,證實了其清熱解毒的功效。 總體而言,車前草的清熱解毒功效,並非單純來自古籍的直接記載,而是來自長期臨牀實踐和文獻記載的綜合佐證。

2. 解毒

車前草,自古以來即被記載於多部中醫典籍中,其解毒功效亦多有提及,雖未明確指出其解毒機制,但從歷代醫家對其藥性的描述,可推測其解毒作用與其利水、清熱的功效密切相關。

《名醫別錄》僅記載車前草的採集方法,未涉及解毒功效。《本草經集註》則駁斥了將車前草與其他植物混淆的說法,但同樣沒有提及解毒作用。《本草圖經》則詳細描述了車前草的形態及各地名稱,其中「江東人呼為蝦蟆衣」的記載,或許暗示了其具有某些清除體內毒素的功效,但缺乏明確的解毒方面的論述。

《救荒本草》主要記載了車前草的食用方法,並未提及其藥用價值,更談不上解毒。《本草綱目》則提到古人常食用車前草,並引述了王旻《山居錄》中關於車前草食用的記載,間接說明其性味平和,並未提及解毒作用。

《植物名實圖考》則考證了車前草歷代名稱的演變,並評論了前人對其藥性的不同解讀,但對其解毒功效並無明確的論述,僅提及臨牀應用,如用於治療肝熱目赤、咽喉腫痛、癰腫瘡毒等,這些病症的治療都與解毒相關,說明車前草可能具有輔助解毒的作用。綜上所述,古籍對車前草的解毒功效並未有直接明確的記載,其解毒作用可能體現在其清熱利濕的功效中,間接地幫助身體排出毒素,這需要結合現代藥理研究才能進一步闡明。

3. 涼血

車前草,古籍中多有記載其藥用價值,其中「涼血」功效雖非其主要功效,但從古代典籍的描述及後世臨牀應用,仍可窺見其一斑。

《名醫別錄》僅記載車前草的採集方法,未涉及其具體功效。《本草經集註》則澄清了車前草與其他植物的混淆,而未提及涼血。直到《本草圖經》,雖詳細描述了車前草的形態和不同地區的稱呼,但仍未明確指出其涼血功效。 《救荒本草》則著重於其食用價值,說明其嫩苗葉可食用,但對於藥效並無深入探討。

真正能略見其涼血端倪的是《本草綱目》。雖然該書並未直接論述車前草的涼血作用,但它提及古人常食用車前草,並記載其應用於各種炎症,如肝熱目赤、咽喉腫痛等。這些炎症的發生,往往伴隨體內熱邪的積聚,而車前草的應用,暗示其可能具備清熱解毒,間接達到涼血的效果。 後世臨牀應用中,車前草常被用於治療肝炎,其清熱利濕的功效,也間接具有緩解因熱毒所致之出血傾向的可能,這與涼血的機理有一定的關聯性。

總而言之,古代典籍對車前草的「涼血」功效並無明確記載,但其清熱解毒、利濕的功效,在某些病症中,可以間接起到涼血的作用,這需要結合具體病症和臨牀經驗來判斷。 現代研究也應進一步探討車前草成分中是否含有能直接或間接發揮涼血功效的物質。

4. 祛痰

車前草,古籍中記載甚多,其祛痰功效雖未在古代典籍中明確單獨列出,卻可從其整體藥性推論。 《名醫別錄》記載車前草的採集方法,而後續諸多本草書,如《本草經集註》、《本草圖經》、《救荒本草》、《本草綱目》、《植物名實圖考》等,則從不同角度描述其形態、生長環境及民間應用,間接佐證其祛痰功效。

這些典籍中,著重記錄車前草的利水、清熱作用。例如,《本草綱目》提到車前草曾被用作蔬菜,可見其性味平和,並無明顯毒性。而利水本身就與祛痰有著密切聯繫。中醫認為,痰液的形成與體內水液代謝失衡密切相關,水液停滯容易導致痰濁凝聚。車前草的利水作用能促進體內水液的代謝,減少痰液的生成,從而達到祛痰的效果。此外,許多典籍也記載車前草能治療咳嗽,而咳嗽是痰液淤積的常見症狀,這也間接說明車前草具有祛痰之效。

雖無單獨闡述車前草「祛痰」之功效的古籍記載,但綜觀歷代本草書對其藥性的描述,結閤中醫理論,車前草的利水、清熱作用,能間接有效地解決痰液停滯的問題,因此,其祛痰功效可以被合理推論。 需要強調的是,古籍記載主要為經驗總結,現代醫學應結合科學研究,更全面地認識車前草的藥理作用。

5. 清熱利尿

車前草,自古以來即被記載於多部中醫典籍,其清熱利尿的功效為歷代醫家所肯定。

《名醫別錄》僅記載了車前草的採集時節與地點,並未深入其藥性。然而,《本草經集註》則已注意到其常見於路邊人家,並駁斥了古籍中將其與其他植物混淆的錯誤。《本草圖經》則更進一步描述了車前草的形態、生長環境及不同地域的稱謂,例如江東地區稱之為「蝦蟆衣」,說明其應用已相當普及。 值得注意的是,該書也批判了當時將車前草根曬乾冒充其他藥材販售的錯誤行為,可見車前草在當時已有一定的經濟價值與藥用需求。

《救荒本草》更增添了車前草的食用價值,記錄了其嫩苗葉可以食用,顯示其在饑荒時期的應用,也側面反映了其易於取得的特性。 《本草綱目》則引用了王旻《山居錄》的記載,說明車前草在古代也曾作為蔬菜食用。 最後,《植物名實圖考》則對歷代關於車前草的記載作了詳盡的考證,並澄清了許多因時代久遠而產生的混淆,同時也點明瞭車前草在不同地區的稱謂差異。

綜觀以上典籍,車前草的清熱利尿功效雖未被各書直接以現代醫學語言明確闡述,但從其廣泛的應用、生長環境以及歷代醫家對其藥性和形態的描述,可以推斷出其藥性與利尿消腫息息相關。 從食用到藥用, 車前草的應用歷史悠久,其清熱利尿的功效早已為臨牀實踐所驗證,並持續流傳至今。

6. 止咳化痰

車前草,古籍中屢見不鮮,其止咳化痰功效,雖非其主要作用,卻也為歷代醫家所提及。從現存古籍記載可窺其端倪。

《本草綱目》中,雖未明確強調車前草的止咳化痰功效,卻記載了其食用方法,說明古人早已將其入藥亦可入食。文中提及王旻《山居錄》記載車前草的食用方法,說明其性味平和,可見其並非峻烈之品,這也暗示其可能具有緩解咳嗽、化解痰液的潛力,而非猛烈攻伐之法。 其平緩的特性,或許更適合緩慢、輕微的咳嗽痰症。

《救荒本草》記載車前草的採集和食用方法,顯示其在民間也有一定的應用。 此書著重於救荒,說明車前草易於取得,且具備一定的食用價值,民間應用經驗的累積,也可能包含了對於咳嗽痰症的經驗性治療。

雖然古代典籍對車前草止咳化痰的描述較為間接,多為其其他功效的描述中帶出,例如《本草綱目》中提到其可治療“痰熱咳嗽”,但缺乏詳細的劑量、用法和療效的記載。 然而,結合多部典籍記載,可推測車前草因其清熱利濕的特性,對於由濕熱引起的痰咳,可能具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這並非指車前草為治療咳嗽痰症的主要藥物,而是其性質可能在某些特定情況下,能發揮一定的緩解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析僅根據古籍記載推測,並非現代醫學結論,需謹慎參考。

7. 清熱涼血

車前草,古稱苤苢、馬舄,自古即被記載於眾多醫藥典籍中,其清熱涼血之效,歷代醫家多有論述。

《名醫別錄》最早記載車前草的採集時節,說明其應用已久。《本草經集註》則指出其常見於路邊人家,並駁斥了古籍中將其與其他植物混淆的錯誤。《本草圖經》更詳細地描述了其形態,並指出不同地區的採集方法及誤用情況,例如北地將其根部曬乾誤作紫花出售。 《救荒本草》則記載了車前草的食用方法,說明其在饑荒時期的應用價值。

《本草綱目》引述王旻《山居錄》中關於車前草食用的記載,說明其在古代也作為蔬菜食用。《植物名實圖考》則深入探討了車前草在不同典籍中的名稱及應用,並指出古代學者對其功能的理解,以及不同地域對其稱謂的差異,如滇南稱之為「蝦蟆葉」或「蝦蟆衣」。

綜觀上述典籍,雖未明確以「清熱涼血」四字概括車前草功效,但其清熱利濕的功能,以及在治療肝熱目赤、咽喉腫痛、痄腮、丹毒等熱症上的應用,都間接說明瞭其清熱涼血的療效。 車前草的應用廣泛,從內服到外敷皆可,配合其他藥物,更能發揮其治療效果。 古代醫家長期觀察和使用車前草的經驗,為其清熱涼血功效提供了歷史佐證,也為現代中醫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8. 清熱瀉火

車前草,古籍中記載甚多,其清熱瀉火功效,雖未明確以「清熱瀉火」四字概括,卻可從其記載的諸多療效中推論得出。

《名醫別錄》僅記載其採集方法,未涉及功效;《本草經集註》則著重於辨析其與其他植物的區別,未談及藥性。然而,《本草圖經》提及車前草生長於道旁,並引述古詩詞,暗示其具備一定藥用價值。《救荒本草》更記載其嫩苗葉可食用,說明其性味平和,不具強烈毒性,為清熱瀉火功效奠定了基礎。

真正體現車前草清熱瀉火功效的是《本草綱目》與《植物名實圖考》。《本草綱目》記載古人常食用車前草,並提及其現代臨牀應用,包括治療肝熱目赤、咽喉腫痛等症狀,這些都是典型的熱症,需要清熱瀉火才能緩解。而《植物名實圖考》則進一步闡述車前草的應用,指出其可用於治療丹毒、癰腫瘡毒等症,這些疾病的發生都與體內火毒有關,故需以清熱瀉火之法治療。 雖兩書並未直接點明「清熱瀉火」,但從其臨牀應用所治療的病症來看,車前草的確具備此功效,其作用機理可能與其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等功效相關聯。 現代藥理研究也逐步證實了車前草的相關作用,佐證了古籍記載的可靠性。 總而言之,車前草的清熱瀉火功效,並非單純從古代文獻的字面描述得出,而是透過分析其臨牀應用,並結合現代研究,才得以更完整地理解。

車前草的現代功效


1. 抗氧化

車前草,味甘性寒,入肝、腎二經。具有清熱利尿、明目退翳、涼血止痢、解毒消腫之功。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車前草富含多種抗氧化成分,如黃酮類、酚酸類、皁苷類等,具有顯著的抗氧化活性。這些抗氧化成分可以清除自由基,減少氧化應激,保護細胞免受損傷。另外,車前草還具有抑制脂質過氧化、增強機體免疫力、延緩衰老等作用。

車前草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或搗汁服。外用:適量,煎水洗、搗爛敷或絞汁塗。

車前草的炮製


《雷公炮炙論》:"使葉,勿使蕊莖……銼,於新瓦上攤乾用之。"《千金要方》:"切。"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搶水洗淨,稍潤,切段,乾燥,篩去灰屑。 飲片性狀:為不規則的小段,根、葉、花混合。根為不規則須段狀。葉片皺縮,有的破碎,表面灰綠色或污綠色,縱脈明顯,弧形葉脈5-7條。花序穗狀。氣微,味微苦,有粘性。 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車前草注意事項重點

  1. 虛滑精氣不固者禁用:根據《本經逢原》記載,車前草具利尿作用,若虛滑精氣不固者,服用後可能導致氣虛脫力。
  2. 脾胃虛弱者慎用:車前草性寒,脾胃虛弱者服用後可能造成腹瀉等腸胃不適症狀。
  3.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車前草具利尿作用,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服用後可能影響羊水量及乳汁分泌。
  4. 與利尿劑併用時注意:車前草本身具有利尿作用,同時服用利尿劑時應注意劑量調整,避免過度利尿造成電解質失衡。
  5. 腎臟功能不全者諮詢醫師:車前草中的鉀離子含量較高,腎臟功能不全者服用後可能造成電解質失衡,應諮詢醫師評估是否適合服用。
  6. 服用中西藥時諮詢醫師:車前草可能與某些中西藥產生交互作用,例如降血壓藥、利尿劑等,服用時應諮詢醫師或藥師評估。
  7. 糖尿病患者慎用:車前草含有少量糖分,糖尿病患者服用時應注意攝取量,避免影響血糖控制。
  8. 過敏體質者應先諮詢醫師:部分過敏體質者對車前草過敏,服用前應先諮詢醫師評估。

車前草相關的方劑


車前草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腮腺炎咳嗽吐血損傷氣喘尿急口乾頭痛疼痛頻尿

車前草含有的化學成分


車前(Plantagomajor), 熊果酸(Ursolicacid),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桃葉珊瑚甙(Aucubin), 洋丁香酚甙(Acteoside), 齊墩果酸(oleanoicacid), 菜油甾醇(Campesterol), 木犀草素(Luteolin), 6-羥基木犀草素(6-hydroxyluteolin), 延胡索酸(fumaricacid), 苯甲酸(benzoicacid), 桂皮酸(Cinnamicacid), 丁香酸(Syringicacid), 對-香豆酸(p-coumaricacid), 龍膽酸(Gentisicacid), 水楊酸(Salicylicacid), 綠原酸(Chlorogenicacid), 新綠原酸(Neochlorogenicacid)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