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滋筋養榮湯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活血,養血滋陰: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養血滋陰的功效。其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血紅蛋白生成,改善氣血不足所致的筋骨疼痛、麻木等症狀。
- 潤燥通便,調和氣血:當歸還能潤燥通便,改善腸胃功能,促進氣血運行,有利於藥物成分的吸收和利用。
因此,滋筋養榮湯中加入當歸,可有效改善氣血不足,滋養筋骨,緩解疼痛,達到治療目的。
滋筋養榮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通絡: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滋筋養榮湯常用於治療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川芎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供血,緩解疼痛,達到養筋活絡的目的。
- 祛風除濕: 川芎亦具有祛風除濕的功效,能有效改善風寒濕邪侵襲引起的筋骨疼痛、關節腫脹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如當歸、杜仲等,協同發揮滋補肝腎、強筋壯骨的作用,達到整體改善體質的效果。
滋筋養榮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緩解疼痛,舒筋活絡: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其具有 鎮痛、解痙、養血柔肝 的功效。對於因肝血不足、筋脈失養導致的疼痛、麻木、僵硬等症狀,白芍可以起到舒筋活絡、緩解疼痛的作用。
- 滋陰養血,潤燥生津:白芍能 滋陰養血,改善血虛所致的四肢乏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狀。同時,白芍亦可 潤燥生津,對於因陰虛燥熱導致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總之,白芍在滋筋養榮湯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 舒筋活絡、滋陰養血 的功效,對於治療筋骨疼痛、血虛不足等症狀起到協同作用,使藥效更加全面。
滋筋養榮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滋陰,潤養筋脈:熟地黃性溫,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填精益髓的功效。對於筋骨疼痛、腰膝酸軟等因肝腎陰虛、精血不足引起的病症,熟地黃可以起到滋補肝腎、養血潤筋的作用,從而緩解疼痛,增強筋骨的營養。
-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滋筋養榮湯中其他藥材,如當歸、川芎等,也有補血活血、疏筋通絡的作用。熟地黃與這些藥材配合,可以互相增效,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滋筋養榮湯中包含續斷,主要因其具備以下兩大功效:
- 補肝腎、強筋骨: 續斷性味甘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可治療肝腎不足所致的腰膝痠軟、筋骨疼痛等症狀。
- 活血化瘀、止痛: 續斷同時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可改善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疼痛,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癒合等情況也有幫助。
因此,續斷的加入有助於滋養筋骨、緩解疼痛,是滋筋養榮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藥材。
滋筋養榮湯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補肝腎,強筋骨: 杜仲味甘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之效。對於肝腎不足,筋骨酸軟無力、腰膝痠痛等症狀,杜仲能起到改善作用。
- 固精益髓: 杜仲具有固精益髓的作用,能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痠軟、頭昏耳鳴、遺精滑精等症狀。
滋筋養榮湯通常用於治療肝腎不足、筋骨酸軟、腰膝痠痛、頭昏耳鳴等症狀,杜仲的加入能有效提升方劑的補肝腎、強筋骨之功效,使其更能發揮治療作用。
滋筋養榮湯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功效:
- 通經活絡,祛風濕: 川牛膝性溫,入肝腎經,具有通經活絡、祛風濕的功效。其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供應,有助於緩解因風濕所致的筋骨疼痛、麻木等症狀。
- 補肝腎,強筋骨: 川牛膝同時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其能滋養肝腎精血,使筋骨得到充足的營養,從而增強其強度和彈性,有助於改善因肝腎不足所導致的筋骨痿軟、腰膝酸軟等症狀。
滋筋養榮湯中加入木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舒筋活絡,祛風止痛:木瓜性溫,味甘,入肝、脾經,具有舒筋活絡、祛風止痛的功效。對於因風寒濕邪入侵導致的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木瓜能有效緩解。
- 健脾益胃,促進消化:木瓜亦有健脾益胃、促進消化的作用,對於因脾胃虛弱而導致的營養不良、體質虛弱等問題,木瓜可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滋筋養榮湯中加入木瓜,既能舒筋活絡,緩解疼痛,又能健脾益胃,增強體質,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滋筋養榮湯中加入薏苡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健脾利濕: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具有健脾利濕、清熱排膿的功效。滋筋養榮湯多用於治療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而濕邪阻滯經絡,往往會加重病情。薏苡仁利濕消腫,有助於排除濕邪,改善經絡通暢,從而達到滋養筋骨的目的。
- 清熱解毒:薏苡仁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輔助治療因熱毒內蘊導致的筋骨疼痛、紅腫熱痛等症狀。滋筋養榮湯中的其他藥物,如當歸、川芎等,也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薏苡仁的清熱解毒功效,可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效果。
滋筋養榮湯中加入車前草,主要是利用其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功效。
車前草性寒,味甘,入肺、肝、腎經,具有利水滲濕的作用,能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減輕水腫,改善關節積液,從而緩解因濕氣重而導致的筋骨疼痛。同時,車前草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功效,有助於消除因濕熱引起的發熱、口渴、小便不利等症狀。
因此,在滋筋養榮湯中加入車前草,可起到利水消腫、清熱解毒,促進筋骨康復的作用,使整體方劑功效更加全面。
滋筋養榮湯中加入五加皮,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個功效:
- 補益肝腎,強筋健骨: 五加皮性溫,味甘辛,入肝腎經,能補益肝腎之精氣,使筋骨強健,對於因肝腎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軟、筋骨無力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 活血通絡,舒筋活絡: 五加皮亦具活血通絡之功效,能改善血液循環,疏通經絡,對於因氣血瘀阻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也有輔助作用。
因此,滋筋養榮湯加入五加皮,可有效改善肝腎不足、筋骨無力、氣血瘀阻等症狀,達到滋補筋骨、強壯體質的效果。
滋筋養榮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滋陰潤燥: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之功效。滋筋養榮湯多用於治療筋骨疼痛、腰膝酸軟等症,而這些症狀多與陰虛、血燥有關。麥門冬可以滋養陰液,潤燥生津,緩解陰虛導致的筋骨疼痛和腰膝酸軟。
- 清熱除煩:麥門冬還具有一定清熱除煩的作用。一些筋骨疼痛伴隨有心煩失眠、口渴咽乾等症狀,麥門冬可以清熱除煩,改善這些伴隨症狀,使治療更全面。
滋筋養榮湯中加入石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滋陰養血: 石斛性微寒,味甘,入胃、腎經,具有滋陰生津、養胃生津之效。對於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石斛可以滋養陰血,改善血液循環,從而緩解疼痛。
- 補益肝腎: 石斛能補益肝腎,而肝腎精血虧虛是筋骨失養的重要病機。石斛通過補益肝腎,充盈精血,從而達到滋養筋骨、強健體魄的效果。
因此,石斛在滋筋養榮湯中發揮了滋陰養血、補益肝腎的功效,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滋養筋骨、強健體魄的目的。
滋筋養榮湯中加入獨活,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祛風濕,通經絡:獨活性溫,味辛,入肝、腎經,具有祛風濕、通經絡、止痛的功效。該藥材可有效疏通經絡,改善因風濕寒邪阻滯所致的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與滋筋養榮湯中補益肝腎、強健筋骨的功效相輔相成。
- 配合藥性,增強療效:滋筋養榮湯旨在補益肝腎,滋養筋骨,而獨活的祛風濕作用可配合其他藥材,共同改善因風濕寒邪侵襲所致的肝腎虧虛,從根本上解決筋骨疼痛的問題,提升治療效果。
滋筋養榮湯中加入秦皮,主要基於其清熱燥濕、收斂生肌的功效。
秦皮性寒,味苦,入肝、脾經。其清熱燥濕,能改善濕熱所致的筋骨疼痛、麻木等症狀;收斂生肌,可修復損傷的筋骨組織,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在滋筋養榮湯中加入秦皮,可以清熱解毒、止痛生肌,有助於改善筋骨疼痛、麻木、傷口難癒等症狀,達到滋養筋骨、強健體魄的效果。
主治功效
滋筋養榮湯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醫學傳燈》陳歧所述,滋筋養榮湯主要針對壯年或年過五旬,形體不甚瘦弱,因濕熱傷脾,不能束骨,導致足痛不能行走之症。此症狀雖有痿證之象,然與年老體弱之痿證有所不同,故不可一概而論。 陳氏認為此乃濕熱傷脾所致,而非真正之痿證。
治療原理分析:
滋筋養榮湯的組方精妙,針對濕熱傷脾,筋骨失養的病機,採取標本兼治的策略:
清利濕熱: 方中薏苡仁、車前草清熱利濕,利水消腫,針對濕熱之邪,從脾胃入手,化解濕熱之困。秦皮清熱燥濕,亦助此功。
補益肝腎: 熟地黃、杜仲、續斷、五加皮等藥物,皆具有補肝腎,強筋骨之效。肝腎為先天之本,腎主骨,肝主筋,補益肝腎,則能從根本上改善筋骨的營養狀態,恢復其正常功能。石斛益胃生津,養陰清熱,亦助於肝腎之補益。
活血通絡: 當歸、川芎、川牛膝活血行氣,通經活絡,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筋骨營養供應,緩解疼痛。木瓜舒筋活絡,更能促進筋骨的舒展。獨活祛風散寒,活血止痛,也參與改善筋骨痹痛的症狀。
養血柔肝: 白芍養血斂陰,柔肝止痛,緩解肝氣鬱滯,使肝血充足,滋養筋脈。麥門冬養陰潤肺,清心安神,有助於整體陰陽平衡。
綜上所述,滋筋養榮湯並非單純的補益方劑,而是清熱利濕、補益肝腎、活血通絡、養血柔肝等多種功效的綜合體,旨在全面調理臟腑功能,改善氣血運行,最終達到治療足痛不能行走之目的。 方中各藥材協同作用,互相配合,標本兼治,針對濕熱傷脾所致的筋骨失養,發揮出良好的治療效果。 其治療策略著重於去除病邪(濕熱),並同時滋養筋骨,而非單純針對症狀止痛。 此乃方劑之精妙所在。
傳統服藥法
當歸、川芎、白芍、熟地、續斷、杜仲、牛膝、木瓜、苡仁、車前、五加皮、麥冬、石斛、獨活、秦皮。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滋筋養榮湯是一張補益氣血、強壯筋骨的方劑,適合氣血不足、筋骨失養所致的足痛不能行走的患者。但脾胃虛弱、濕熱內蘊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滋筋養榮湯, 出處:《醫學傳燈》卷下。 組成:當歸、川芎、白芍、熟地、續斷、杜仲、牛膝、木瓜、苡仁、車前、五加皮、麥冬、石斛、獨活、秦皮。 主治:人壯歲之時,氣血未衰,或年及五旬,形體不甚瘦弱,因濕熱傷脾,不能束骨,致足痛不能行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