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獨活寄生湯

JIA JIAN DU HUO JI SHE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實用正骨學》組成:秦艽、防風、川芎、當歸、獨活、桑寄生、熟地黃、白芍、桂心、茯苓、杜仲、牛膝、人參、甘草、木瓜(分量随證酌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3%
腎經 17%
心經 14%
脾經 14%
肺經 12%
膀胱經 6%
膽經 4%
胃經 4%
心包經 2%
肝經
腎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膀胱經
膽經
胃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加減獨活寄生湯」中加入「秦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祛風濕止痛: 秦艽性苦寒,善於 祛風濕,並能 止痛。獨活寄生湯本就以祛風濕止痛為主要功效,秦艽的加入可加強此功效,尤其針對風寒濕痺,肢體疼痛麻木等症狀。
  2. 清熱解毒: 秦艽亦具 清熱解毒之效。對於風濕痺痛合併有熱毒者,秦艽的加入可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避免寒濕之邪與熱毒交雜,加重病情。

加減獨活寄生湯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祛風止痛: 防風味辛甘,性微溫,具有祛風散寒、止痛的功效。獨活寄生湯本身用於治療風寒濕痹,而防風可增強其祛風散寒之力,進一步緩解疼痛。
  2. 疏風解表: 防風亦有疏風解表之效,可以解除風寒表邪,避免風邪入侵經絡,加重病情。配合獨活寄生湯中其他藥物,共同達到疏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

加減獨活寄生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行氣止痛: 川芎味辛、性溫,能行氣活血、止痛。獨活寄生湯主治風寒濕痹,肢體疼痛麻木,川芎加入其中,能促進氣血流通,緩解痺痛症狀。
  2. 引藥入絡: 川芎氣味芳香,具有開竅通絡之效。獨活寄生湯中藥材多偏於滋補,川芎的加入可引導藥效深入經絡,提高藥物療效。

總而言之,川芎在加減獨活寄生湯中發揮着重要的行氣止痛、引藥入絡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風寒濕痹的目的。

「加減獨活寄生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血活血,改善肢體麻木疼痛:當歸具有補血活血、養血潤燥之效,可改善因氣血不足、經絡不通而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獨活寄生湯本身主治風寒濕痹,而當歸的加入可增強活血通絡之力,有助於藥效的發揮。
  2. 調和藥性,緩解藥物副作用:獨活寄生湯中包含多味藥材,如獨活、寄生等,藥性較寒涼。當歸性溫,能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避免藥物過寒而損傷脾胃,同時也可減緩獨活寄生湯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如胃寒、腹痛等。

「加減獨活寄生湯」中包含「獨活」,主要源於其獨特的藥性與方劑的治療目的。

獨活味辛、苦,性溫,入膀胱、肝經,具有祛風濕、通痺止痛、解表散寒之效。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症見肢體疼痛、屈伸不利、關節腫脹,以及腰背痠痛等。

「獨活」在此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祛風濕之效可緩解痺痛,通痺止痛則可改善關節活動受限;而解表散寒則可針對風寒濕邪入侵所致的症狀。因此,獨活的加入,有助於全面改善患者的痺痛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加減獨活寄生湯中加入桑寄生,主要有兩個原因:

  1. 補肝腎,強筋骨:桑寄生味甘性平,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的功效。獨活寄生湯本身主治風寒濕痹,而桑寄生加入後,可增強補肝腎之力,從根本上改善因肝腎不足導致的筋骨痠痛、肢體麻木等症狀。
  2. 相輔相成,加強療效:桑寄生與獨活、寄生等藥物共同作用,可協同補益肝腎,祛風除濕,促進氣血運行,進一步加強治療風寒濕痹的療效。

加減獨活寄生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肝腎,滋陰養血:熟地黃為補血滋陰之要藥,能補益肝腎精血,改善肝腎虛損所致的腰膝痠軟、頭暈目眩等症狀。獨活寄生湯以祛風濕、強筋骨為主,而肝腎虛弱常導致風濕易侵襲筋骨,故加入熟地黃以補益肝腎,從根本上改善風濕症狀。
  2. 協同其他藥物,增強療效:獨活寄生湯中含有較多辛溫燥烈的藥物,如獨活、寄生、羌活等,容易耗傷陰血。熟地黃性滋潤,能緩解藥物的燥性,防止藥性過於峻猛,同時也能滋養血脈,促進藥物更好地吸收和發揮作用。

加減獨活寄生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緩解疼痛:白芍具有鎮痛、解痙作用,可緩解風寒濕邪引起的肢體疼痛,配合獨活、寄生等藥物,加強其祛風除濕止痛之效。

二、調和藥性:方中獨活、寄生等藥性偏燥,白芍性微寒,可緩和藥性,避免燥性傷陰,同時滋陰養血,使藥效更加平和穏定,提升整體療效。

「加減獨活寄生湯」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經散寒,通痺止痛:獨活寄生湯偏於寒涼,適合治療寒濕痺痛。而桂枝性溫,具有溫經散寒、通痺止痛之效,可緩解寒邪凝滯、經脈痺阻所致的疼痛,協同獨活寄生湯的功效,提升療效。
  2. 調和營衛,促進氣血運行:桂枝能調和營衛,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藥力更好地到達病竈。獨活寄生湯中加入桂枝,可增強藥效,使藥物更好地發揮治療寒濕痺痛的作用。

加減獨活寄生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助藥力達病所:獨活寄生湯以祛風濕為主,但濕邪阻滯,則藥力難以透達病所。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經,具有健脾利濕之效,能改善脾胃運化功能,使水濕代謝通暢,有助於藥物更有效地作用於風濕病變部位。
  2. 防止濕邪困脾:獨活寄生湯中多用辛溫藥物,若長期服用,容易損傷脾胃,導致濕邪困脾。茯苓具有健脾滲濕之效,能防止濕邪困脾,使藥物療效更持久,避免副作用產生。

加減獨活寄生湯中加入杜仲,主要是因為杜仲具有以下兩方面的作用:

  1. 補肝腎,強筋骨:杜仲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獨活寄生湯本身主治風寒濕痹,而杜仲的補益作用可以加強藥效,減輕風寒濕邪對筋骨的侵襲,使治療效果更佳。
  2. 調節氣血,活血化瘀:杜仲能促進氣血運行,活血化瘀,有助於改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對於因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風寒濕痹,杜仲的活血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痺痛,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加減獨活寄生湯」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濕、利關節: 川牛膝性溫,味苦甘,入肝、腎經,具有祛風濕、通經絡、利關節的功效。對於本方所治的風寒濕痹、肢體疼痛、關節屈伸不利等症狀,川牛膝能有效地疏通經絡、驅散寒濕,改善關節疼痛和活動受限。
  2. 補肝腎、強筋骨: 川牛膝還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能改善肝腎不足導致的腰膝痠軟、筋骨無力等症狀。與獨活、寄生等藥材相配合,能更全面地治療風寒濕痹所致的各種病症。

因此,川牛膝的加入,既能祛風濕止痛,又能補肝腎強筋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治療效果。

加減獨活寄生湯中加入人參,主要考慮以下兩點:

一、 補益氣血:獨活寄生湯以祛風濕、強筋骨為主要功效,但使用較多寒涼藥物,容易耗傷氣血。人參性溫,味甘,能補氣益血,健脾益肺,可緩解藥物寒涼之性,避免過度損耗正氣。

二、 扶正祛邪:人參能增強人體免疫力,促進機體抵抗疾病的能力,與獨活寄生湯的祛風濕、強筋骨功效相輔相成,提高整體療效。

「加減獨活寄生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性的作用。獨活寄生湯本身藥性較為偏寒,加入甘草可以中和寒性,使藥性更為平和,避免寒性藥物對脾胃的損傷。
  2. 增強療效: 甘草有補脾益氣、緩解疼痛的功效。在獨活寄生湯中加入甘草,可以增強補益氣血、舒筋活絡的作用,使藥效更加顯著。

「加減獨活寄生湯」中加入「木瓜」,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1. 舒筋活絡,消腫止痛: 木瓜性平味甘,具有舒筋活絡、消腫止痛之效。獨活寄生湯主治風寒濕痺,筋骨疼痛,而木瓜的加入可加強其活血化瘀、通經絡的效果,使藥效更為顯著。
  2. 緩解藥性: 獨活寄生湯中部分藥物性寒,如獨活、寄生等,容易造成寒邪入侵,而木瓜性平味甘,可緩解藥性寒涼之弊,使藥效更為溫和,避免對身體造成負擔。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加減獨活寄生湯 」

在中醫的應用

中藥方劑「 加減獨活寄生湯 」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包括秦艽、防風、川芎、當歸、獨活、桑寄生、熟地黃、白芍、桂枝、茯苓、杜仲、川牛膝、人參、甘草、木瓜,總共15種,主治功效是:風邪寒氣侵襲身體,導致下肢不能活動,疼痛得難以忍受,在中醫通常用於治療風寒濕痹,腰膝痠痛,筋骨疼痛等症狀。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秦艽

秦艽性味苦平,歸肝、腎經,具有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清熱利尿和強筋骨的功效。清熱瀉火的功效主要表現在能夠清虛熱、瀉火之功,尤其擅長清骨蒸潮熱,是治療陰骨蒸潮熱的常用藥。祛風除濕的功效則體現在祛除體內風濕之邪,疏通經絡,使氣血運行通暢,以及清熱祛濕,使濕熱之邪從體內排出。清熱利尿的功效是通過清熱滋陰,使虛熱之邪得以緩解而實現,活血化瘀、溫經散寒皆可強筋骨,強筋骨為其要義。

防風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防風能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防風能祛風除濕,勝濕止痛,常用於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等;防風能解痙止痙,常用於治療肌肉痙攣、抽搐等;防風能活血通經,常用於治療瘀血經閉、痛經等;防風能解毒透疹,常用於治療溫熱病、瘡瘍腫毒等。

川芎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同時,川芎還可治療風寒感冒、肢體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除此之外,川芎還有補血、強筋骨的作用,可治療貧血、月經不調、痛經,以及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狀。

當歸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獨活

獨活是一種中藥,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主治風寒感冒、頭痛、腰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產後瘀血等症狀。獨活常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桑寄生

桑寄生具有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止咳化痰、強筋骨、通經絡、補益肝腎、安胎、補腎等功效。在中醫理論中,桑寄生性平味甘,歸肝腎經,能夠滋陰補血、養肝明目、補益肝腎、疏通經絡、強健筋骨、安胎元、緩解懷孕不適等症狀。桑寄生常用於治療溫病發熱、煩渴口乾、咽喉腫痛、便祕、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無力、胎漏下血、胎動不安、高血壓等疾病。

熟地黃

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它能補血養血,改善貧血癥狀;滋補肝腎,緩解肝腎陰虛症狀;益精填髓,增強精血;補腎填精,增強腎臟功能;滋補養生,增強體質,延緩衰老。熟地黃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白芍

中藥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桂枝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桂枝常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桂枝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杜仲

杜仲具有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等功效。其補氣功效可幫助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強體能;強筋骨功效可促進骨骼發育和修復,增進骨密度與強度,改善肌肉痠痛、關節僵硬等症狀;補益肝腎功效可強筋骨、安胎,並對高血壓病有一定療效;安胎功效可調節女性內分泌系統,提高懷孕機率,鞏固胎氣,減少流產風險;補腎功效可增強免疫力和抗疲勞。

川牛膝

牛膝具有多種功效。包括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牛膝最突出的功效是強筋骨,尤其以懷牛膝為良品。牛膝活血化瘀,適用於瘀血閉阻引起的婦科疾病,如經閉、痛經、月經不調、產後腹痛等。牛膝利水滲濕,利尿消腫,可治淋證、小便不利等症。牛膝活血止痛,能緩解頭痛、肌肉痛、經痛、關節痛等疼痛。牛膝通經,舒筋活絡,能緩解經痛。牛膝清熱利尿,能治肝陽上亢,眩暈,胃火上炎,齒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火熱上炎、陰虛火旺之證。牛膝滋陰,有引火(血)下行之效,故可治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及胃火上炎之齒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火熱上炎、陰虛火旺之證。牛膝補益肝腎,強筋壯骨,活

傳統服藥法


秦艽、防風、川芎、當歸、獨活、桑寄生、熟地黃、白芍、桂心、茯苓、杜仲、牛膝、人參、甘草、木瓜(分量隨證酌用)。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功效,適用於風寒侵襲,下肢不能動作,疼痛難忍的患者。但本方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胃部不適等症狀。因此,在服用本方前,患者應先諮詢醫生,並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加減獨活寄生湯, 出處:《實用正骨學》。 組成:秦艽、防風、川芎、當歸、獨活、桑寄生、熟地黃、白芍、桂心、茯苓、杜仲、牛膝、人參、甘草、木瓜(分量随證酌用)。 主治:風寒侵襲,下肢不能動作,疼痛難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