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

DU ZHONG

寒熱指數

24
  • 英文名稱: Cortex Eucommiae Ulmoidis Eucommia Bark

  • 其他名稱:扯絲皮,石思仙,絲棉皮,絲連皮,絲楝樹皮,木綿,思仲,思仙,檰

  • 藥品來源:本品為杜仲科植物杜仲 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干燥樹皮 。 4~6月剝取,刮去粗皮,堆置"發汗"至內皮呈紫褐色,曬乾。

  • 道地藥材:甘肅,陝西,雲南,四川,廣西,河南,浙江,江西,湖南,湖北,貴州,

  • 生長環境:疏林,谷地,低山,林中,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

(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最後更新日:2022-09-22

杜仲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浸酒;或入丸、散。


杜仲的炮製

1.杜仲:除去粗皮,洗淨,潤透,切成方塊或絲條,曬乾。
2. 鹽杜仲:先用食鹽加適量開水溶化,取杜仲塊或絲條,使與鹽水充分拌透吸收,然後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有焦斑為度,取出晾乾。(每杜仲100斤,用食鹽3斤)杜仲經炒制後,則杜仲膠被破壞,有效成分易於煎出。
3. 取杜仲塊,置鍋內用武火炒至黑色並斷絲,但須存性,用鹽水噴灑,取出,防止復燃,晾乾即得,每杜仲塊100kg,用食鹽3kg,或取杜仲塊,先用鹽水拌勻吸盡後置鍋中,用武火炒至黑色並斷絲存性,用水噴滅火星,取出晾乾。每杜仲塊100kg,用食鹽3kg。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草經集注》:惡蛇皮、元參。
  • 《本草經疏》:腎虛火熾者不宜用。即用當與黃柏、知母同入。
  • 《得配本草》:內熱、精血燥二者禁用。
  • 陰虛火旺者慎服。

杜仲相關的方劑


杜仲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陰囊搔癢排尿後有殘尿感胎動不安習慣性流產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