芎歸補血湯

XIONG GUI BU XUE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7%
心經 15%
肝經 15%
肺經 15%
腎經 11%
胃經 8%
三焦經 4%
膽經 4%
大腸經 4%
心包經 2%
脾經
心經
肝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三焦經
膽經
大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芎歸補血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芎歸補血湯中,當歸、川芎等藥性偏溫,而甘草能緩和其燥性,避免過於溫燥,使藥效更為平和、穏定。
  2. 增強補益: 甘草本身亦具補脾益氣之效,與其他補血藥材相輔相成,共同增強補血效果,使氣血雙補,療效更佳。此外,甘草還能緩解藥物對脾胃的刺激,提高藥物吸收率,進一步提升藥效。

芎歸補血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養血柔肝: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之效,能緩解血虛所致的肝陽上亢,如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症狀。而芎歸補血湯本身主治血虛證,白芍的加入能增強補血效果,並協調肝血的平衡。
  2. 緩解藥性: 芎歸補血湯中其他藥材如當歸、川芎等藥性偏溫,白芍性微寒,能緩解藥性,避免補血過於燥烈,起到滋陰柔肝的作用,使補血更為平和、安全。

芎歸補血湯中加入白朮,主要考量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益氣:白朮性溫味甘,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芎歸補血湯補血益氣,但若脾氣虛弱,則難以吸收血氣,白朮的加入可健脾胃,增強吸收利用能力,使補血效果更佳。
  2. 固本培元:白朮能補氣固本,使氣血充盈,不易耗散,並可避免補血過度造成血瘀。芎歸補血湯主治血虛,但同時也需要注重氣血平衡,白朮的加入有助於氣血雙補,使補血效果更穩定持久。

芎歸補血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行氣,改善血瘀: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阻滯的情況,有助於補血藥材更好地發揮功效,使氣血運行通暢,補血效果更佳。
  2. 疏散風寒,緩解頭痛: 川芎還有疏散風寒、止痛的功效,可以緩解因血虛引起的頭痛、頭暈等症狀,更全面地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況。

總體而言,川芎在芎歸補血湯中起著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疏散風寒的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補血養血的效果。

「芎歸補血湯」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補血功效: 當歸為補血要藥,性溫和,味甘辛,能養血活血,潤腸通便,且能補血而不燥,與方劑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有效改善氣血不足所致的症狀。
  2. 調和藥性: 方劑中其他藥材,如川芎、白芍等,藥性偏寒涼,而當歸性溫,能調和藥性,避免寒涼藥傷陽氣,使藥效更溫和,更適合體質虛寒者服用。

「芎歸補血湯」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補肝腎,益精血:杜仲性溫,味甘,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益精血之功效。方中以川芎、當歸補血活血,但若肝腎不足,則血虛難養。杜仲可補益肝腎,助其生血,使補血之效更佳。
  2. 強筋骨,固腰膝:杜仲有強筋骨、固腰膝之效,可改善因血虛所致的腰膝痠軟、乏力等症狀。芎歸補血湯主要針對血虛所致的症候,而杜仲的加入,更能增強方劑的整體調理作用,使補血的同時兼顧強筋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芎歸補血湯中加入阿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滋陰: 阿膠性甘平,入肺、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的功效。芎歸補血湯主治血虛證,而阿膠可補益血氣,滋養陰液,與方中其他藥材如當歸、川芎等相輔相成,共同達到補血、改善血虛症狀的效果。
  2. 固本培元: 阿膠具有較強的膠質成分,可滋養血脈,促進血液生成,並能改善血紅蛋白含量,增加血容量,從而提升機體免疫力,達到固本培元、強壯體質的作用。

芎歸補血湯中加入乾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散寒,助藥力行氣: 芎歸補血湯主要功效為補血養血,但若患者體質偏虛寒,氣血運行不暢,單純補血恐難達效。乾薑性溫,能溫陽散寒,促進氣血運行,使藥力更易到達病所,提高補血效果。
  2. 調和藥性,避免寒凝血瘀: 芎歸補血湯中,當歸、川芎等藥材偏於寒涼,長期服用容易導致寒凝血瘀。乾薑性溫,能與寒涼藥材相配,調和藥性,避免寒凝血瘀,使補血效果更佳,更安全。

芎歸補血湯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補氣升陽,助血行營:黃耆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託毒生肌之效。此方以當歸、川芎補血活血,但血行需氣推,故加入黃耆補氣,能使血行通暢,更易達至補血之效。

二、固護脾胃,助血生化:黃耆能健脾益氣,脾主運化,氣血生化之源於脾。此方以補血為主,若脾氣虛弱,則血難以生成,故以黃耆補脾,利於氣血生化,使補血效果更佳。

芎歸補血湯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理氣止痛,調和營血: 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理氣止痛、健脾消食、燥濕止瀉的功效。芎歸補血湯以補血活血為主,但血行不暢,氣機鬱滯,會影響血行,加之疼痛常伴隨血瘀,故加入木香理氣止痛,調和營血,促進血行,緩解疼痛。
  2. 防止補血過於滋膩: 芎歸補血湯以補血活血為主,藥性偏溫燥,易於滋膩,影響脾胃運化。而木香可健脾胃,燥濕化痰,防止補血過於滋膩,使藥性更趨平和,避免副作用。

芎歸補血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益血: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的功效。芎歸補血湯旨在補血,但氣虛則血難以生成,故加入人參以補益元氣,促進血脈充盈,達到更佳的補血效果。
  2. 扶正固本:人參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扶正固本,對於體虛、氣血不足者,有助於改善體質,增強抵抗力,從而更好地達到補血的目的。

因此,人參在芎歸補血湯中發揮著補氣益血、扶正固本的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更有效地改善氣血不足的症狀。

芎歸補血湯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作用:

  1. 固澀止汗:五味子味酸收斂,能固澀止汗,與芎歸補血湯中其他藥材共同起到補益氣血、滋陰養血的作用。對於氣血不足、血虛失攝所致的盜汗、自汗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2. 益氣生津:五味子性溫,具有益氣生津的作用,能增強人體的抗疲勞能力,並可改善因氣血不足引起的口乾舌燥、疲乏無力等症狀。同時,五味子也能促進血紅蛋白的合成,有助於提升血液攜氧能力,進一步改善氣血不足的情況。

主治功效


芎歸補血湯主要用於過多生血,導致眼睛疼痛、失明,且畏光,眼睛無力,眉骨和太陽穴都疼痛。

這份中藥配方叫做「芎歸補血湯」,最早見於一本叫《審視瑤函》的書裡,是在書的第二卷中記載的。這個配方由以下幾種藥材組成,以及它們的相對比例:

  • 生地黃,取4分
  • 天門冬,同樣也是4分
  • 川芎,需要5分
  • 牛膝,也是5分
  • 白芍藥,一樣5分
  • 炙甘草,還是5分
  • 白朮,5分
  • 防風,同樣5分
  • 熟地黃,比前面的都多一點,要6分
  • 當歸身,和熟地黃一樣,也要6分

如果有人因為胃部不舒服而吃不下東西,可以在熬煮時加入一些生薑。

熬煮的方法是這樣的:把所有藥材切碎,然後放入兩杯水裡熬煮,等到水剩下一杯的時候就可以關火了。去掉藥渣,趁溫熱的時候喝下。

這個配方主要用來治療以下幾種情況:

  • 對於男性來說,可以用來治療鼻子出血或者大便帶血的情況。
  • 對於女性來說,特別適用於產後出血不止,或者是因為失血過多導致的眼睛疼痛,看東西模糊,畏光,眼痠,眼睛無力,甚至連眉骨和太陽穴都會感到痠痛的情況。

傳統服藥法


生地黃4分,天門冬4分,川芎5分,牛膝5分,白芍藥5分,炙甘草5分,白朮5分,防風5分,熟地黃6分,當歸身6分。
惡心不進食者,加生薑,水煎服。
上銼。水2鐘,煎至1鐘,去滓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子宮崩漏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胃腸出血牙齦出血大便出血

相同名稱方劑


芎歸補血湯, 出處:《審視瑤函》卷二。 組成:生地黃4分,天門冬4分,川芎5分,牛膝5分,白芍藥5分,炙甘草5分,白朮5分,防風5分,熟地黃6分,當歸身6分。 主治:男子衄血、便血,婦人産後崩漏,亡血過多,致睛珠疼痛,不能視物,羞明酸澀,眼睛無力,眉骨、太陽俱痠疼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