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補中湯

XIONG BU ZHO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7%
脾經 16%
心經 15%
肝經 12%
腎經 9%
胃經 9%
大腸經 4%
膽經 3%
小腸經 2%
膀胱經 2%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肺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腎經
胃經
大腸經
膽經
小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川芎補中湯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散寒: 乾薑性溫,能溫中散寒,驅除體內寒邪。川芎補中湯主治脾胃虛寒,症狀包括脘腹冷痛、消化不良、手足不溫等。乾薑的溫中作用可以緩解這些症狀,改善脾胃功能。
  2. 助陽化氣: 乾薑入脾經、胃經,能助陽化氣,促進氣血運行。川芎補中湯中加入川芎、當歸等藥材,具有活血化瘀、補血調經之效。乾薑的助陽作用,可以促進藥效發揮,更好地改善氣血循環,達到治療效果。

川芎補中湯中加入阿膠,主要源於其補血滋陰的功效。

阿膠性味甘平,入血分,具有補血滋陰、潤燥止血之效。方中川芎活血行氣,補氣養血,但單用川芎則易耗氣傷血。阿膠的加入,既能補益氣血,又能滋陰潤燥,與川芎相輔相成,使方藥補而不燥,行而不傷,更有利於氣血雙補,改善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狀。

川芎補中湯中加入文蛤,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利濕退黃:文蛤性寒味甘鹹,入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化痰止咳的功效。川芎補中湯本身以補氣血、行氣活血為主,加入文蛤可以有效緩解因氣血運行不暢而引起的發熱、黃疸等症狀,達到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的效果。
  2. 滋陰潤燥,益精填髓:文蛤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可以滋陰潤燥,益精填髓,有助於改善因氣血不足而引起的虛弱乏力、頭暈目眩、失眠多夢等症狀,進一步提升藥方整體的療效。

「川芎補中湯」中包含「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行氣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行氣活血、止痛的效果,能疏通經絡,緩解因氣滯血瘀導致的腹部疼痛。
  2. 補益脾胃: 川芎亦能溫陽補脾,增強脾胃功能,有助於改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達到補中益氣的目的。

因此,川芎在「川芎補中湯」中扮演著行氣止痛、補益脾胃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改善因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腹部疼痛及脾胃虛弱等問題。

川芎補中湯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斂肺止咳,固澀止汗:五味子性酸收斂,具有固澀止汗,斂肺止咳的作用,能有效緩解川芎補中湯的溫補特性可能帶來的汗出、咳嗽等不適症狀,使藥性更平和,提高療效。
  2. 滋補元氣,益氣固精:五味子亦具有滋補元氣,益氣固精的功效,與川芎補中湯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可以更好地增強體質,緩解虛弱症狀,達到補中益氣的目的。

川芎補中湯中加入黃耆,主要有兩個原因:

  1. 補氣固表: 黃耆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固表、益衛固表、託毒生肌之效。川芎補中湯的主要功效是補氣養血,而黃耆能補益中氣,固護肌表,使氣血充盈,增強機體抵抗力,與川芎的補血活血功效相輔相成,提高藥效。
  2. 扶正祛邪: 黃耆能補氣扶正,提升機體免疫力,而川芎補中湯針對氣血虧虛、脾胃虛弱等症,黃耆能提升脾胃功能,促進氣血生化,增強機體抵抗力,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療疾病的效果。

川芎補中湯中加入蜂蜜,主要原因如下:

  1. 調和藥性: 川芎補中湯以溫補脾胃為主,但其中亦有藥材性偏燥烈,蜂蜜性平,味甘,具有潤燥和中之效,能緩和藥性,使藥物更易於人體吸收。
  2. 增進藥效: 蜂蜜本身具有滋陰潤燥、益氣生津的功效,與川芎補中湯的溫補作用相輔相成,可增強藥物療效,使藥力更能深入臟腑。

川芎補中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血活血,調和氣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川芎補中湯主要用於氣血不足、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等症狀,而當歸的補血活血作用可以改善氣血運行,從根本上解決這些症狀。
  2. 與川芎相輔相成,增強療效:川芎味辛,性溫,入肝、膽、膀胱經,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的功效。當歸與川芎配伍,一補一散,相輔相成,可以更好地活血化瘀、調和氣血,達到更好的療效。

川芎補中湯中加入白朮,主要考量其健脾益氣燥濕止瀉的功效。

白朮性溫,味甘苦,入脾胃經,能補脾益氣,燥濕利水,為健脾要藥。方中川芎、當歸等藥材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但容易耗傷脾氣,導致氣血生化不足。白朮的加入,可補脾益氣,使氣血充盈,有助於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效果的發揮,並可防止藥性過於偏寒,避免寒涼傷脾。此外,白朮的燥濕止瀉作用,可防止藥物服用後引起脾胃虛寒、腹瀉等不良反應。

川芎補中湯中包含赤芍,主要原因如下:

  1. 涼血止痛: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止痛的功效,可緩解川芎補中湯中川芎、當歸等藥材可能帶來的燥熱之弊,並協同止痛,改善因氣血瘀滯導致的疼痛。
  2. 活血化瘀: 赤芍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血瘀情況,進一步增強川芎補中湯的補益氣血、活血化瘀功效,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川芎補中湯中加入木香,主要是為了其行氣止痛之效。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肝經。其主要功效為:

  • 行氣止痛:能疏肝理氣,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疼痛等症狀。
  • 健脾消食:能促進脾胃消化功能,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問題。

川芎補中湯主要用於中氣不足,脾胃虛弱,氣血運行不暢等病症,加入木香可以增強行氣止痛的作用,有助於緩解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疼痛,並促進脾胃消化吸收,提高療效。

川芎補中湯以人參為君藥,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一、補氣扶正:人參味甘性溫,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之效,能增強人體正氣,抵抗外邪侵襲,為補中之要藥。

二、協調藥性:川芎補中湯中,川芎辛溫散寒,桂枝溫通經脈,白芍養血柔肝,甘草調和諸藥,人參則可平衡藥性,使藥物協調共奏補中之功。

川芎補中湯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強腰,固本培元:杜仲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固胎之效。與川芎、當歸等藥材搭配,可起到補益氣血、溫腎壯陽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胎動不安等症狀。
  2. 益氣升陽,扶正祛邪:杜仲還具有益氣升陽、扶正祛邪的作用,有助於提升人體免疫力,抵禦外邪侵襲。與川芎、黃芪等藥材合用,可加強補氣固表的效果,適用於氣虛乏力、易感風寒等患者。

川芎補中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如下:

  1. 調和藥性: 川芎性溫,功效偏於行氣活血,甘草性甘平,可緩和川芎之性,避免藥性過於偏燥,有助於溫而不燥,補而不滯。
  2. 增強功效: 甘草有補脾益氣、和中緩急的功效,可增強川芎補中益氣的作用,使藥效更加全面,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川芎補中湯 成分介紹

  • 甘草: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杜仲:具有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等功效。

  • 阿膠:具有補血、補氣、滋陰、止血、止咳化痰、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安胎、潤燥、補血養肝等功效。

  • 蜂蜜:具有補氣、止咳化痰、清熱解毒、解毒、潤肺、潤燥、健脾胃等多種功效。

  •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 木香: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 人參:具有補氣、益氣、補氣生津、補氣強陽、補氣止渴、補氣養血等功效。

  • 五味子: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總結

川芎補中湯 是一款中藥方劑,具有補養氣血,調理臟腑,增強免疫力等多種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懷孕後血氣虛弱,導致流產的症狀。方中的每味藥材都具有獨特的功效,相互配合,可以起到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川芎補中湯具有補氣養血、固沖安胎的功效,但孕婦在服用本方劑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 本方劑含有阿膠、文蛤等中藥,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在服用本方劑時,應注意避免出血。
  2. 本方劑含有川芎、赤芍等中藥,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在服用本方劑時,應注意避免服用其他活血化瘀的中藥。
  3. 本方劑含有甘草,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孕婦在服用本方劑時,應注意避免服用其他潤腸通便的中藥。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川芎補中湯, 出處:《濟生》引《校正時賢胎前十八論治》(見《醫方類聚》卷二二四)。 組成:乾薑(炮)1兩,阿膠(銼,蛤粉炒)1兩,川芎1兩,五味子1兩,黃耆(去蘆,蜜水炙)1兩,當歸(去蘆,酒浸)1兩,白朮1兩,赤芍藥1兩,木香(不見火)半兩,人參半兩,杜仲(去皮,銼,炒)半兩,甘草(炙)半兩。 主治:産後用之,養新血,去瘀血,補虛扶危。主治:懷孕血氣虛弱,不能衛養,以致數月而墮,名曰半産;勞役感寒,以致氣虛下墜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