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膏
GU BEN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熱 (3.14)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固本膏中加入附子,乃因其溫陽補火、回陽救逆之功效。
附子為大辛大熱之品,性烈而善走,能溫煦脾腎陽氣,鼓舞氣血運行,適用於陽氣虛衰、寒凝血滯之證。
固本膏旨在補益脾腎,固護元氣,而附子之溫陽之力,能助脾腎之陽,化解寒邪,促進氣血生化,故成為方劑中不可或缺之藥。
固本膏中添加海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壯陽: 海馬性溫,味甘鹹,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溫陽散寒的功效。對於腎虛陽痿、腰膝痠軟、陽痿早洩等症狀,海馬能起到改善作用。固本膏多用於補腎固本,而海馬的補腎功效正好能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提升整體療效。
- 活血化瘀: 海馬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有一定療效。固本膏中常加入一些活血化瘀的藥材,而海馬的加入能增強活血化瘀的效果,促進傷口癒合。
固本膏中加入鹿角,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壯陽: 鹿角性溫,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填髓、強筋健骨之效。對於腎虛陽痿、腰膝痠軟、骨質疏鬆等症狀有良好療效。
- 活血化瘀: 鹿角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助於傷筋動骨、骨折癒合等症狀的治療。
因此,固本膏中加入鹿角,旨在通過其補腎壯陽、活血化瘀的功效,增強體質,改善身體機能,達到固本培元的效果。
固本膏中加入芙蓉葉,主要考量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芙蓉葉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作用。
其清熱涼血可有效緩解因熱毒蘊結所致的發熱、口渴、咽痛、牙齦腫痛等症狀;而其解毒消腫則能幫助清除體內毒素,消散淤血,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在固本膏中加入芙蓉葉,可協同其他藥材,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固本培元的功效。
固本膏中加入雄黃,主要是基於其解毒殺蟲和燥濕止癢的功效。
雄黃性溫,味辛,歸肝、脾經。其性燥烈,能殺蟲解毒,對於皮膚真菌感染、疥瘡等引起的瘙癢症狀有明顯效果。同時,雄黃還具有燥濕的功效,可以抑制濕邪的侵襲,進一步減輕皮膚瘙癢。
因此,固本膏中加入雄黃,可以有效治療皮膚濕疹、癬症等皮膚病,並起到止癢消腫的作用。
「固本膏」中添加「陽起石」並非傳統中藥方劑的組成。陽起石為礦物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但其藥性偏寒涼,且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需謹慎。
而「固本膏」多用於補益氣血、固本培元,多以溫補藥材組成,如人參、黃芪、當歸等。陽起石性質寒涼,與「固本膏」的溫補功效相違背,且其毒性易造成身體損害。因此,現代中醫藥學中,一般不會在「固本膏」中添加「陽起石」。
固本膏方中加入茴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腎助陽,散寒止痛:茴香性溫,入肝、腎經,具有溫腎助陽、散寒止痛的功效。對於固本膏所針對的腎虛、陽虛等症狀,茴香能起到溫補腎陽、改善陽氣不足、減輕寒痛的作用。
- 行氣止痛,調和脾胃:茴香還具有行氣止痛、調和脾胃的功效。對於固本膏所針對的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症狀,茴香能起到促進消化、增進食慾、緩解腹痛的作用。
總之,茴香在固本膏中,起到溫腎助陽、散寒止痛、行氣止痛、調和脾胃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腎虛、陽虛、脾胃虛弱等症狀,進一步增強固本膏的療效。
固本膏中加入肉蓯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腎壯陽: 肉蓯蓉性溫,味甘,歸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血、潤腸通便的功效。固本膏常用於治療腎虛、陽痿、腰膝酸軟、腸燥便祕等症狀,而肉蓯蓉的補腎壯陽功效可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2. 提高藥效: 肉蓯蓉含有豐富的生物活性物質,如多糖、甾體皁苷等,這些物質可以促進人體免疫功能,提高機體抵抗力,從而起到增強藥效的作用。
固本膏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其溫陽補腎、散寒止痛的功效。
肉桂性熱,味辛甘,歸腎、心、肝經,具有溫補腎陽、散寒止痛、溫通經絡的作用。對於腎陽虛所致的腰膝痠冷、陽痿早洩、宮寒不孕等症狀,肉桂能起到溫補腎陽、改善陽氣不足的作用。此外,肉桂還可溫通經絡,改善寒凝血瘀,對於寒性疼痛、痺痛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在固本膏中加入肉桂,可以更好地達到溫陽補腎、散寒止痛的功效,提升整體方劑的療效。
「固本膏」方劑中包含「補骨脂」,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方面的藥理作用:
- 溫腎壯陽: 補骨脂性溫,入腎經,能溫補腎陽,改善陽虛所致的腰膝痠軟、畏寒肢冷、陽痿早洩等症狀。這與固本膏滋補腎氣,固本培元,延緩衰老的功效相符。
- 祛風止癢: 補骨脂亦具祛風止癢之效,可用於治療因風寒濕邪引起的皮膚瘙癢、濕疹等症。這對於一些因腎虛而導致皮膚疾患的患者,能夠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固本膏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其滋陰涼血、養血生津的功效。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其涼血作用能清熱解毒,止血涼血,適用於熱病血熱妄行、吐血衄血、熱毒瘡瘍等症。養血生津則可改善因陰虛燥熱引起的口乾舌燥、心煩失眠、頭暈目眩等症狀。
因此,固本膏中加入生地黃,旨在通過其滋陰涼血的功效,達到滋陰補腎、固本培元的效果,改善因陰虛火旺導致的各種症狀。
固本膏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滋陰補血: 熟地黃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之效。固本膏常用於治療氣血不足、陰虛陽亢等症狀,而熟地黃的滋陰補血功效,能有效改善這些症狀。
- 固本培元: 固本膏旨在補益氣血、固本培元,而熟地黃的滋陰補血功效,能為機體提供充足的營養,增強體質,從而達到固本培元的目的。
熟地黃在固本膏中起到關鍵作用,其滋陰補血、固本培元的功效,使其成為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藥材。
固本膏中加入天麻,主要是針對其 平肝熄風、止痙 的功效。天麻性平味甘,入肝經,能有效治療肝陽上亢、風痰上擾導致的眩暈、頭痛、肢體麻木等症狀。此外,天麻還有 鎮靜安神 的作用,能緩解因肝風內動引起的失眠、心悸等症狀。因此,固本膏中加入天麻,可以有效 平息肝風、鎮靜安神、止痙止痛,改善因肝腎不足、風痰上擾引起的各種症狀。
「固本膏」中加入「紫梢花」,主要是基於其活血化瘀、止血生肌的功效。
紫梢花性涼,味苦,入肝經。其花朵富含揮髮油、黃酮類化合物等,具備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治療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等症狀。
在「固本膏」中,紫梢花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狀況,同時加速傷口癒合,進而達到固本培元的功效。
固本膏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原因如下:
一、補腎固本: 川牛膝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強筋骨、利水消腫之功效。固本膏主要用於腎虛腰痛、筋骨痿軟等症,川牛膝可補益腎氣,固本培元,提升療效。
二、活血通絡: 川牛膝能活血化瘀,通經活絡,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供應,有助於緩解腰痛、肢體麻木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增強固本膏的整體療效。
「固本膏」方劑中加入「續斷」,主要是因為續斷具有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 補益肝腎,強筋健骨: 續斷味甘苦,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續筋接骨的功效。肝腎為先天之本,其精氣充盈則骨骼強健,續斷有助於補益肝腎,從根本上強化筋骨。
- 治療腰膝酸軟,筋骨疼痛: 續斷善於治療腰膝酸軟、筋骨疼痛、跌打損傷等症狀。這些症狀往往與肝腎虧虛、筋骨失養有關,而續斷可以補益肝腎、強筋健骨,從而緩解疼痛,恢復功能。
固本膏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調和藥性,緩解副作用: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副作用的作用。固本膏多為滋補藥物,容易滋膩,而甘草可以調和藥性,避免過於滋膩而導致身體不適。
二、增強藥效,提高療效:
甘草除了調和藥性外,也具有補氣益脾、止咳化痰的功效,與其他藥材配合,可以增強藥效,提高療效。例如,固本膏中加入人參、黃芪等補氣藥材,甘草可以增強補氣作用,達到更好的效果。
固本膏中加入蛇牀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殺蟲止癢:蛇牀子性溫,味辛,具有殺蟲止癢之效。對於因濕熱或蟲咬引起的皮膚瘙癢、濕疹等症狀,蛇牀子能有效抑制病菌生長,消滅寄生蟲,達到止癢止癢的效果。
- 溫陽固本:蛇牀子入腎經,具有溫陽補腎之效。對於腎陽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泄、遺精等症狀,蛇牀子能溫補腎陽,固本培元,改善症狀。
因此,固本膏中加入蛇牀子,旨在通過其殺蟲止癢和溫陽固本的雙重功效,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效果。
「固本膏」方劑中加入「菟絲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益精:菟絲子性平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益精、固精縮尿的功效。對於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洩、遺精滑精、尿頻遺尿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 滋陰養血:菟絲子同時也具有滋陰養血的作用,可以改善因腎虛引起的頭暈耳鳴、面色蒼白、失眠多夢等症狀。
因此,在「固本膏」方劑中加入菟絲子,可以起到補腎益精、滋陰養血的功效,對於腎虛引起的各種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固本膏中加入冬蟲夏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益精:冬蟲夏草性溫,味甘,歸肺、腎經,具有補腎益精、止血化痰的功效。固本膏多用於治療腎虛引起的諸症,如腰膝酸軟、陽痿早洩、咳嗽氣喘等。冬蟲夏草的補腎益精功效可以增強固本膏的療效,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 提高免疫力:冬蟲夏草含有豐富的蟲草多糖、蟲草素等活性成分,具有調節免疫功能、抗疲勞、抗腫瘤等作用。固本膏多用於身體虛弱、免疫力低下的人羣,添加冬蟲夏草可以提高藥效,增強體質,預防疾病。
固本膏方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其補腎壯腰的功效。
杜仲味甘,性溫,入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作用。其含有豐富的杜仲多糖、黃酮類化合物等有效成分,能增強腎臟功能,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痠軟、乏力等症狀,同時也具有強筋骨、抗疲勞的功效。
對於一些腎虛體弱,腰膝痠軟,容易疲勞的患者,固本膏中加入杜仲,可以起到補腎壯腰,改善體質的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固本膏] 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及藥物功效
[固本膏] 組成為:附子、海馬、鹿角、芙蓉葉、雄黃、陽起石、茴香、肉蓯蓉、肉桂、補骨脂、生地黃、熟地黃、天麻、紫梢花、川牛膝、續斷、甘草、蛇床子、菟絲子。
各藥物功效如下:
- 附子: 溫經散寒、回陽救逆。
- 海馬: 滋陰潛陽、活血化瘀。
- 鹿角: 強筋健骨、調節體液平衡。
- 芙蓉葉: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 雄黃: 殺菌消毒、驅邪避穢。
- 陽起石: 壯陽益精、治療腰腿疼痛。
- 茴香: 行氣和胃、助消化。
- 肉蓯蓉: 補腎壯陽、增強性功能。
- 肉桂: 暖身祛寒、調理脾胃。
- 補骨脂: 補腎壯陽、治療遺尿症。
- 生地黃: 養陰潤燥、涼血降火。
- 熟地黃: 滋養肝腎、強身健體。
- 天麻: 平肝息風、緩解頭痛。
- 紫梢花: 清熱利溼、抗炎鎮痛。
- 川牛膝: 舒經通絡、強壯骨骼肌腱。
- 續斷: 接續骨折、促進傷口癒合。
- 甘草: 調和藥效、保護腸胃黏膜。
- 蛇床子: 殺蟲止癢、增強免疫力。
- 菟絲子: 溫腎壯陽、改善視力。
古代功效主治
男子氣虛,夢遺滑精,腰痠腿痛;婦女血寒,腹痛白帶。
治療原理分析
從古文的內容中可以推測,[固本膏] 的治療原理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
1. 溫補腎陽,滋養腎陰
- 補腎陽: 附子、肉蓯蓉、肉桂、補骨脂、菟絲子、陽起石等藥物具有溫補腎陽的功效,可改善腎陽虛所致的腰膝痠軟、畏寒肢冷、性功能減退等症狀。
- 滋腎陰: 生地黃、熟地黃可以滋養腎陰,且根據古文內容,生熟地黃各半而用之,可避免地黃性寒傷陽,這對於精血虧虛、陰虛火旺所致的虛勞、咳嗽、潮熱、盜汗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2. 補益氣血,調和脾胃
- 補益氣血: 古文中反覆提到地黃對於補氣血的重要性,"四物以之為君,乙癸同源之義也"。熟地黃配伍人參可以補益氣血,用於治療氣血兩虛所致的疲乏無力、面色萎黃等症狀。
- 調和脾胃: 茴香、肉桂、甘草等藥物可以溫中健脾、行氣和胃,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所致的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等症狀。且根據古文內容,地黃需要配伍砂仁、沉香二味,以"納氣歸腎,又能疏地黃之滯",可見地黃的應用,還需配伍行氣之藥。
3. 強筋健骨,活血止痛
- 強筋健骨: 鹿角、川牛膝、續斷等藥物可以強筋健骨,對於腰腿疼痛、筋骨無力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 活血止痛: 海馬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配合陽起石、川牛膝等藥物,可以緩解因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
4. 清熱解毒,平肝息風
- 清熱解毒: 芙蓉葉、紫梢花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因熱毒所致的腫痛、炎症等症狀有治療作用。
- 平肝息風: 天麻可以平肝息風,緩解頭痛、眩暈等症狀。
5. 針對肺腎的治療作用
- 肺腎同治: 古文中多次提到肺腎的相關性,"肺為元氣之主"、"腎為元精之本"、"肺為標,此處又言肺為本",且引用《內經》"上病療下,下病求諸上",因此 [固本膏] 強調肺腎同治,通過滋陰補腎,達到治療肺部疾病的目的。如針對"腎虛肺熱,喘嗽煩渴", [固本膏] 使用人參、天門冬、麥門冬、生地黃、熟地黃熬膏,以人參細末和勻,時時挑少許置口中噙化。其中二冬保肺,二地補腎,人參補氣。
總結
綜合以上分析,[固本膏] 是一個以溫補腎陽、滋養腎陰為主要功效,兼顧補益氣血、調和脾胃、強筋健骨、活血止痛、清熱解毒、平肝息風的方劑。其治療原理主要體現了中醫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思想,通過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古文中的內容也強調了地黃的特殊炮製方法以及配伍的重要性,這對於理解 [固本膏] 的完整治療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傳統服藥法
羊腰子1對,附子1兩2錢,海馬3個,鹿角(鎊)1兩2錢,芙蓉葉2兩,石脂1兩,雄黃面1兩,陽起石5錢,小茴香2兩5錢,蓯蓉2兩5錢,官桂2兩5錢,補骨脂2兩5錢,大茴香2兩5錢,生地2兩5錢,熟地2兩5錢,天麻2兩5錢,紫梢花2兩5錢,牛膝2兩5錢,續斷2兩5錢,甘草2兩5錢,蛇床子2兩5錢,菟絲子2兩5錢,冬蟲草5錢,杜仲2兩5錢。
滋補散寒,固精止痛。
上藥碎斷,用香油240兩炸枯,過濾去滓,煉至滴水成珠,入黃丹90兩,攪勻成膏,取出入水中出火毒後,加熱溶化,再兌鹿茸粉1兩3錢,攪勻攤貼,每張油重5錢,布光。
外貼腎俞、肚臍。
孕婦忌貼。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固本膏具有溫腎壯陽、補益精血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上火等不良反應。此外,固本膏不宜與溫補性中藥同用,以免引起藥物相互作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固本膏,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組成:生杜仲2兩2錢,甘草2兩2錢,紫梢花2兩2錢,生茴香2兩2錢,熟地2兩2錢,生附子1兩1錢,懷牛膝2兩2錢,大茴香2兩2錢,冬蟲草9錢,菟絲子2兩2錢,生地2兩2錢,生故紙2兩2錢,海馬1錢,續斷2兩2錢,天麻2兩2錢,蛇床子2兩2錢,蓯蓉2兩2錢,羊腰子1對。 主治:滋補散寒,固精止痛。主治:身體虛弱,夢遺滑精,偏墜疝氣,腰痠腿軟,婦女經痛帶下,腹疼腹脹。
固本膏,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羊腰子1對,附子1兩2錢,海馬3個,鹿角(鎊)1兩2錢,芙蓉葉2兩,石脂1兩,雄黃面1兩,陽起石5錢,小茴香2兩5錢,蓯蓉2兩5錢,官桂2兩5錢,補骨脂2兩5錢,大茴香2兩5錢,生地2兩5錢,熟地2兩5錢,天麻2兩5錢,紫梢花2兩5錢,牛膝2兩5錢,續斷2兩5錢,甘草2兩5錢,蛇床子2兩5錢,菟絲子2兩5錢,冬蟲草5錢,杜仲2兩5錢。 主治:滋補散寒,固精止痛。主治:男子氣虛,夢遺滑精,腰痠腿痛;婦女血寒,腹痛白帶。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