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 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 Sichuan Ox Knee, Radix Cyathulae
- 別名:鐵牛膝,淮牛膝,牛蓋膝,川牛膝,土牛膝,牛磕膝,天全牛膝,懷牛膝,甜川牛膝,對節草,龍牛膝,懷夕,牛蓋膝頭,紅牛膝,腳斯蹬,真夕,粘草子根,都牛膝,牛膝,家牛膝,拐牛膝,杜牛膝,牛胳膝蓋,雞膠骨,大牛膝,野牛充膝,牛莖,牛克膝,山莧菜,米心牛膝,牛髁膝,甜牛膝,接骨丹,百倍,懷膝,肉牛膝
- 藥品來源:莧科植物川牛膝的乾燥根。秋、冬二季採挖,除去蘆頭、鬚根及泥沙,炕或曬至半乾,堆放回潤,再炕乾或曬乾。
- 道地藥材:山西, 雲南, 四川, 山東, 河南, 安徽, 江蘇, 浙江, 江西, 湖南, 湖北, 貴州, 東北地區
- 生長環境:山坡, 路旁, 草叢, 林緣, 山坡草叢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全國中草藥彙編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川牛膝的傳統功效
1. 滋陰
川牛膝的滋陰功效,並非其主要功能,但從歷代本草文獻中,仍可窺見其間接的滋陰作用。 諸多古籍多強調其活血通經、祛風利濕的功效,例如《滇南本草》記載其「止腰膝痠麻」,《本草綱目》則提到其可治「足痿、陰消」。這些症狀,在現代醫學中,部分可以與陰虛相關聯。
《本草正》提及川牛膝「補髓填精,益陰活血」,這點值得探討。所謂「補髓填精」,指的是滋養骨髓,而骨髓的健康與腎精的充盈密切相關。腎精充足,則陰精得以滋養,進而改善陰虛相關的症狀。 然而,需注意的是,此「補」並非直接的滋陰補腎,而是通過改善氣血循環,間接達到滋陰的效果。《藥品化義》也提到酒制熟用川牛膝「取具補血滋陰之功也」,說明其滋陰作用與炮製方法息息相關。
《本草綱目》李時珍的論述更為精闢,他認為川牛膝治療腰膝骨痛、足痿、陰消等症,是基於其「補肝腎」的功效。肝腎陰虛往往導致腰膝酸軟、筋骨痿弱,而川牛膝通過疏通經絡,改善氣血運行,間接地起到滋養肝腎、緩解陰虛症狀的作用。
總之,川牛膝的滋陰作用並非其主要功效,而是通過其活血通絡、疏通經脈等作用,間接改善陰虛相關的症狀,例如腰膝痠痛、足痿等。 其滋陰功效的體現,與藥物的炮製方法、所配合的其他藥物以及病症的具體情況息息相關,並不能單純地將其視為一味滋陰的藥物。 需根據病情及醫師指示服用。
2. 補益肝腎
川牛膝補益肝腎之功效,歷代醫家多有論述,其作用機理並非單純的“補”,更在於其“引經下行”的特性,從而達到調和肝腎陰陽平衡的效果。
《本草綱目》李時珍指出川牛膝「得酒則能補肝腎」,說明酒制川牛膝能更好地發揮其補益作用。此並非單純指其直接滋補肝腎之精血,而是通過其活血通絡、疏通經脈的功效,改善肝腎氣血運行,間接達到補益的效果。《本草正》更進一步說明其「補髓填精,益陰活血」之功,指出其能滋養肝腎精髓,改善陰虛血燥的症狀。
許多古代醫籍也從不同角度闡述其補益肝腎的機理。《神農本草經》記載其能治「寒濕痿痹」,《名醫別錄》則提及其可治「男腎陰消,老人失溺」,這些都與肝腎虧虛導致的症狀相關。《本草正義》則指出川牛膝「疏利洩降」,能治療氣血壅滯之病,雖然並非直接填補肝腎之精血,但透過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間接達到補益肝腎,強健筋骨的效果。 《醫學衷中參西錄》則認為川牛膝能「引氣血下注」,治療腎虛腰腿膝痛,甚至能引導上焦的火熱下降,治療一些因氣血上逆引起的疾病,更凸顯其引經藥的特性。
綜上所述,川牛膝的補益肝腎功效並非直接的滋補,而是通過其獨特的「引經下行」特性,疏通經絡,調節氣血運行,從而間接改善肝腎功能,達到治療肝腎虛損相關疾病的目的。其補益作用,與其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等功效相輔相成,共同體現了川牛膝的多元療效。
- 《本草綱目》:「《綱目》:牛膝所主之病,大抵得酒則能補肝腎,生用則能去惡血,二者而已。其治腰膝骨痛、足痿、陰消、失溺、久瘧、傷中少氣諸病,非取其補肝腎之功歟。其治症瘕、心腹諸痛、癰腫惡瘡、金瘡折傷、喉齒淋痛、尿血、經候胎產諸病,非取其去惡血之功歟。 」
3. 清熱利尿
川牛膝,其清熱利尿功效在古代典籍中多有記載,但其作用機理並非單純的“清熱利尿”,而是透過多方面作用來達到此效果。
《本草綱目》記載川牛膝能治「五淋尿血」,說明其能改善泌尿系統相關炎症,此即利尿功效的體現。其清熱作用則體現在諸多古代醫籍中,並非單一指明。例如,《本草正》提到其能治「手足血熱痿痹」,《醫學衷中參西錄》更進一步說明川牛膝「善引氣血下注」,能將體內上行的熱邪引導向下排出,從而達到清熱的效果。這並非直接作用於熱邪,而是通過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來達到清熱的目的。
許多典籍也從不同角度闡述其作用機理。《本草衍義》、《丹溪心法》都強調川牛膝「能引諸藥下行」,說明其具有通導作用,能幫助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並將體內淤滯之物排出體外。而《本草綱目》更精準地指出,川牛膝生用能「去惡血」,酒制則能「補肝腎」,說明其效用與炮製方法密切相關。酒制後補益肝腎,增強了身體的整體功能,間接地增強了其清熱利尿的功效。
綜上所述,川牛膝的清熱利尿功效並非單純的瀉火利水,而是通過其引經下行、活血化瘀、疏通經絡等多重作用,促進體內氣血運行,將體內濕熱之邪排出體外,從而達到清熱利尿的治療效果。 其功效的發揮,也受到炮製方法的影響,生用與酒制各有側重。
4. 通經
川牛膝,其「通經」功效在歷代本草典籍中多有記載,並非單指現代醫學所理解的月經,而是涵蓋更廣泛的經絡運行通暢之意。
《神農本草經》記載其「逐血氣」,《本草綱目》則更進一步闡述,川牛膝「治久瘧寒熱,五淋尿血,莖中痛,下痢…經候胎產諸病」,說明其通經作用與血行密切相關。 其通經作用,並非單純的「破血」,而是兼具活血化瘀與疏通經絡的雙重功效。 《本草正》提及其能「通膀胱澀祕,大腸乾結」,表明川牛膝能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改善下焦瘀滯,從而達到通利大小便的目的,這也是一種經絡通暢的表現。
《滇南本草》中提到其「止腰膝痠麻」,《四川中藥志》則指出其可用於治療「婦女經閉及症瘕」,這都佐證了川牛膝在疏通經脈,改善氣血運行方面有顯著作用。 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也提到「牛膝,能引諸藥下行」,這點被多部典籍所印證,如《本草衍義》的「能引諸藥下行」,說明其具有引導藥物向下走行的特性,有利於治療下焦經絡瘀阻的疾病。 總體而言,川牛膝的通經功效,體現在其活血化瘀、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等多個方面,並非單一作用,而是多方面綜合作用的結果。 其應用範圍廣泛,涉及婦科、泌尿系統、骨骼肌肉系統等多個方面。
- 《四川中藥志》:「 《四川中藥志》:祛風利濕,通經散血。治寒濕腰腿骨痛,足痿筋攣,婦女經閉及症瘕,淋病,尿血,陰痿、失溺。配當歸、赤芍、桃仁、紅花等治婦女經閉;配狗脊、寄生、杜仲、威靈仙等治腰膝骨痛;配羌活、桂枝、蒼朮、秦艽、防風等治風濕關節痛;配當歸、曲麥、木通、滑石、冬葵子等治產婦胞衣不下或胎死腹中。 」
5. 活絡止痛
川牛膝,味甘微苦,性微寒,其活絡止痛之效,歷代醫家多有論述。
《本草綱目》記載川牛膝能治「腰膝骨痛、足痿」,說明其能治療因肝腎虧虛引起的腰膝疼痛及下肢痿弱,這與《本草正》所言「主手足血熱痿痹,血燥拘攣,補髓填精,益陰活血」相呼應,皆指出其具有補益肝腎、活血通絡的功效。 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也指出:「牛膝,能引諸藥下行,筋骨痛風在下者,宜加用之。」 說明其能引導藥物下行,針對下肢筋骨疼痛有良好的療效。《本草綱目》更進一步指出,酒制川牛膝能補肝腎,生用則能去惡血,其治療各種疼痛,或因肝腎不足,或因瘀血阻滯,皆取其補益或活血化瘀之效。
《滇南本草》則強調其「止筋骨疼,強筋舒筋,止腰膝痠麻」,更廣泛地記載其治療多種疼痛及相關症狀,例如跌打損傷。《藥材資料匯編》也記載其「治打撲刀傷,有緩和疼痛之效」,佐證其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四川中藥志》則指出川牛膝「祛風利濕,通經散血」,並列舉其與其他藥材配伍治療各種疼痛的經驗,例如與當歸等配伍治療婦女經閉,與狗脊等配伍治療腰膝骨痛,與羌活等配伍治療風濕關節痛,說明川牛膝活絡止痛的功效,並非單獨作用,更體現其與其他藥材的配伍應用,以達到最佳療效。總之,川牛膝活絡止痛的功效,源於其補益肝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等多重作用,並能引導藥物下行,治療範圍涵蓋多種疼痛病症。
6. 利水滲濕
川牛膝,其利水滲濕之功效,歷代醫家多有論述,並非單純的利尿劑,而是透過多重機制達到通利水液的效果。
《本草綱目》記載川牛膝「治久瘧寒熱,五淋尿血」,其中「五淋」指泌尿系統諸疾,說明其能治療因濕熱停滯導致的尿路感染、排尿困難等。此處的利水,並非單指增加尿量,而是指疏通水道,使水濕得以代謝排出。 《本草正》則提到其能「通膀胱澀祕,大腸乾結」,說明川牛膝不僅能利小便,也能通大便,解決因濕熱阻滯導致的便祕。此處的「滲濕」,更強調其能滲透水濕,並將其從體內排出,而不僅僅是利尿。
《神農本草經》言其「主寒濕痿痹」,《本草正義》更進一步闡述,川牛膝治療痿痹,並非單純針對寒濕,而是針對氣血壅滯所致的痹症,透過疏通經絡,使氣血運行通暢,從而達到祛除水濕、改善症狀的效果。 《醫學衷中參西錄》指出川牛膝「善引氣血下注」,這也解釋了其利水滲濕的機制,即透過引導氣血下行,將滯留在體內的水濕排出。
總而言之,川牛膝的利水滲濕功效並非單純的利尿作用,而是透過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滲透排出水濕等多重機制,達到治療濕熱壅滯所導致的各種病症。 不同古籍對其功效的描述,更豐富了我們對其作用機理的理解,也顯示其在治療水濕相關疾病中的多樣性與重要性。 諸如《滇南本草》、《四川中藥志》等書中提及的川牛膝應用,也佐證了其利水滲濕功效在臨牀治療中的實際應用。
7. 活血化瘀
川牛膝,其活血化瘀的功效在眾多古代醫籍中均有記載,且運用廣泛。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其活血化瘀機理:
首先,川牛膝具有明顯的“引經下行”作用。《本草衍義》、《丹溪心法》均提及其能引諸藥下行,這表明川牛膝能促進氣血下行,對於因氣血瘀滯於下焦而導致的病症,具有良好的疏通作用。《本草正義》則更進一步指出,川牛膝“疏利洩降,所主皆氣血壅滯之病”,其活血化瘀的功效正是基於此疏通作用。
其次,川牛膝的活血化瘀作用與其藥性密切相關。《本草綱目》指出,“生用則能去惡血”,說明川牛膝生品具有較強的破瘀行血之功,可有效清除體內瘀血。《藥品化義》亦闡述了川牛膝生用與酒制後的不同功效,生用宣泄,活血下行;酒制則補益,滋陰。這表明川牛膝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通過不同炮製方法,調整其偏性,達到更好的療效。
此外,多部典籍記載川牛膝可治療諸多與瘀血相關的疾病。《滇南本草》記載其能“破瘀墜胎”,《本草綱目》則記載其能治療“症瘕、心腹諸痛、癰腫惡瘡、金瘡折傷”等。這些記載說明,川牛膝的活血化瘀功效,不僅適用於婦科疾病,也在外科、內科疾病的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與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進而加速瘀血消散相關。
綜上所述,川牛膝的活血化瘀功效源於其“引經下行”的特性及藥性本身,其生用破瘀,酒制則兼具補益,可根據病情及患者體質進行選擇,在古代醫家臨牀實踐中得到充分驗證,並應用於多種疾病的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醫籍記載的功效,需結合現代醫學知識和臨牀經驗進行綜合判斷。
8. 強筋骨
川牛膝強筋骨的功效,歷代本草典籍多有記載,其作用機理並非單純的「補」,而是以其獨特的「引經下行」特性,來達到舒筋活絡、改善筋骨疼痛的效果。
《本草衍義》、《丹溪心法》都明確指出川牛膝能「引諸藥下行」,這一點至關重要。許多筋骨疼痛,尤其是下肢疼痛,往往與氣血運行不暢、寒濕凝滯有關。川牛膝能將藥力引導至病竈部位,幫助疏通經絡,驅散寒濕,從而緩解疼痛,達到強筋骨的目的。朱震亨更明確指出,筋骨痛風在下者,宜加用川牛膝。
《滇南本草》則直接點明川牛膝「止筋骨疼,強筋舒筋,止腰膝痠麻」,這說明其功效是直接作用於筋骨,舒緩筋骨疼痛和僵硬。
《本草綱目》則從藥性角度分析,認為川牛膝「酒制則能補肝腎,生用則能去惡血」。 酒制川牛膝補益肝腎,從根本上改善筋骨的營養供給;生用川牛膝則能活血化瘀,排除導致疼痛的瘀血阻滯。 《本草綱目》也指出,川牛膝治療腰膝骨痛、足痿等症,正是依靠其補肝腎的功效。
《本草正》更進一步闡述其作用機理,認為川牛膝能「補髓填精,益陰活血」,說明其不僅能疏通經絡,還能滋養筋骨,從而達到強筋健骨的持久效果。 《潔古本草》簡潔地概括為「強筋」,也印證了其在強筋骨方面的功效。
總而言之,川牛膝強筋骨的功效,並非單純依靠補益,而是通過其引經下行、活血化瘀、補益肝腎等多重作用機理,綜合改善筋骨的氣血運行,最終達到舒筋活絡、緩解疼痛、強健筋骨的目的。 不同炮製方法,更能針對不同病因,發揮其不同的療效。
- 《滇南本草》:「《滇南本草》:止筋骨疼,強筋舒筋,止腰膝酸麻,破瘀墜胎,散結核,攻瘰癧,退癰疽、疥癩、血風、牛皮癬、膿窠。 」
- 《丹溪心法》:「朱震亨:牛膝,能引諸藥下行,筋骨痛風在下者,宜加用之。 」
- 《神農本草經》:「《本經》:主寒濕痿痹,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逐血氣,傷熱火爛,墮胎。 」
9. 祛風除濕
川牛膝,其祛風除濕的功效在歷代本草典籍中多有記載,並得到臨牀驗證。 其作用機理並非單純地「祛風」、「除濕」,而是通過多方面作用,達到改善風濕痺證的目的。
《本草綱目》指出川牛膝「生用則能去惡血」,《中藥志》則言其「破血下降」。這說明川牛膝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風濕痹痛過程中常見的瘀血阻滯,具有疏通經絡、緩解疼痛的作用。風濕痹痛常因氣血運行不暢而致,川牛膝的活血化瘀,正可解決此病機。 《滇南本草》記載其「止筋骨疼,強筋舒筋,止腰膝痠麻」,更直接體現了其在治療風濕痹痛方面的效用。
同時,多部典籍也提到川牛膝的引經下行作用。如《本草衍義補遺》、《丹溪心法》均指出其「能引諸藥下行」。對於風濕痺痛下注於下肢者,川牛膝可以引導藥物直達病竈,增強藥效。 《四川中藥志》更進一步說明其「祛風利濕,通經散血」,並列舉了多種配伍方案,用於治療不同類型的風濕痹痛,如寒濕腰腿骨痛、風濕關節痛等,佐證其祛風除濕的功效並非單一作用,而是多方面協同作用的結果。
綜上所述,川牛膝祛風除濕的功效並非單純的「祛風」、「除濕」,而是通過活血化瘀、引經下行等多種作用機理,從而達到疏通經絡、消除瘀阻、緩解疼痛的治療效果。 其作用的側重點,也根據炮製方法(生用或酒制)和配伍藥物而有所不同,體現了中藥配伍的整體觀和辯證施治的思想。
10. 調經
川牛膝,歷代醫家皆認為其具有調經之效,其機理主要源於其活血化瘀、引經下行的特性。多部古代醫籍均有記載,茲將其歸納如下:
《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本草綱目》等經典均提及川牛膝能治療婦人月水不通、血結等經期異常問題。其作用機制,《本草綱目》李時珍認為,川牛膝生用可去惡血,熟用則補肝腎。 這說明川牛膝既能清除經血瘀滯,又能調理肝腎陰陽平衡,從而達到調經的目的。《本草正》更進一步指出,川牛膝能「通膀胱澀祕,大腸乾結」,暗示其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之效,對於因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經期紊亂,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滇南本草》記載川牛膝「破瘀墜胎」,雖然此處強調的是墮胎功效,但也側面反映其活血化瘀之力之強大。經血瘀滯是許多婦女經期問題的根本,川牛膝強大的破瘀能力,能有效解決經血運行受阻,從而達到調經的目的。
《四川中藥志》則更明確地指出川牛膝具有「通經散血」的功效,並提出其可與當歸、赤芍、桃仁、紅花等藥材配伍治療婦女經閉。此處的配伍,也印證了川牛膝在調經方劑中的重要地位,它並非單純的破血藥,而是可以和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川牛膝調經功效主要體現在其活血化瘀、引經下行的作用機制上。它既能清除經血瘀滯,又能調理肝腎,促進氣血運行,對於各種經期問題,都有一定的療效。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醫家對於川牛膝的藥性及應用有所差異,其用法用量亦需謹慎考慮。
- 《名醫別錄》:「《別錄》:療傷中少氣,男腎陰消,老人失溺,補中續絕,填骨髓,除腦中痛及腰脊痛,婦人月水不通,血結,益精,利陰氣,止發白。 」
- 《藥性論》:「《藥性論》:治陰痿,補腎填精,逐惡血流結,助十二經脈。 」
川牛膝的現代功效
1. 提升免疫力
牛膝之提升免疫力,乃因其富含多醣體與類黃酮化合物。多醣體可刺激免疫系統,增強免疫細胞活性,提高身體抵抗力。類黃酮化合物則可調節免疫細胞分泌功能,增加細胞因子的產生,進一步提高免疫力。牛膝中藥材,助益免疫系統,促進身體康健。
2. 抗氧化
牛膝因富含多酚、黃酮和類黃酮等,具有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特性,保護細胞與組織免受傷害。此外,矮牛膝素等成分亦具抗氧化功能,延緩細胞老化,維護細胞和組織健康。
3. 預防骨質疏鬆
川牛膝富含矽酸、鈣等礦物質,促進骨骼生長修復,輔助治療骨質疏鬆。其含矽元素,對骨骼健康重要,促進骨骼形成、維持骨密度。矮牛膝素和牛膝甙可保護骨骼健康,降低骨質疏鬆、骨折風險。
4. 抗發炎
牛膝之抗炎功能,乃得益於其中所含之多種黃酮類與苷類化合物,如矮牛膝素、瘤苷、牛膝甙等。此類化合物能顯著減輕炎症反應及細胞損傷,故對許多炎症性疾病頗具療效。古人云:「牛膝乃治風濕之聖藥」,足見其對抗發炎之功效。
川牛膝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6~10g;或入丸、散;或泡酒。
川牛膝的炮製
- 牛膝:揀去雜質,洗淨,潤軟,去蘆,切段,曬乾。酒牛膝:取牛膝段,用黃酒噴淋拌勻,悶潤後,置鍋內炒至微乾,取出放涼即得。(牛膝段每100斤,用黃酒10斤)
- 《雷公炮炙論》:凡使牛膝,去頭並塵土,用黃精自然汁浸一宿,漉出,細銼,焙乾用之。
- 《綱目》:牛膝,今惟以酒浸入藥,欲下行則生用,滋補則焙用,或酒拌蒸過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川牛膝注意事項重點:
- 孕婦禁用:孕婦禁用,可能會引起流產。
- 月經過多者忌用:可能會加重月經出血。
- 夢遺滑精者忌用:可能會加重症狀。
- 中氣不足者忌用:可能會導致氣虛、小便自利。
- 脾虛洩瀉者忌用:可能會加重腹瀉。
- 下元不固者忌用:可能會導致下肢無力、尿失禁等症狀。
- 血崩不止者忌用:可能會加重出血。
- 經閉未久,疑似有娠者忌用:可能會導致流產。
- 上焦藥中勿入:可能會導致頭暈、頭痛等症狀。
- 體質虛弱者慎用:可能會造成氣血不足。
- 消化道慢性潰瘍、痔瘡患者慎用:可能會加重症狀。
- 服用劑量應留意,過量使用可能會導致:腹瀉、腹痛、噁心等不良反應。
- 正在使用其他藥物者,應先諮詢醫師建議:避免藥物相互作用。
川牛膝相關的方劑
川牛膝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川牛膝含有的化學成分
半乳糖醛酸(galacturonicacid), 阿拉伯糖(arabinosearabinose), 鼠李糖(rhamnoserhamnose), 穀氨酸(glutamicacid), 天冬氨酸(asparticacid), 絲氨酸(serine), 牛膝甾酮(inokosterone), 脯氨酸(proline), 酪氨酸(Tyrosine), 纈氨酸(valine), 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 亮氨酸(leucine)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