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雄煎丸

TIAN XIONG JIA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8

寒性指數

3

熱/寒比例

極熱 (9.33)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60%
肝經 30%
心經 10%
腎經
肝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天雄煎丸中包含天雄,主要原因如下:

  1. 天雄性溫熱,具有祛風除濕、散寒止痛之效。方劑中若有寒濕凝滯、筋骨疼痛等症狀,天雄可以起到溫經散寒、化瘀止痛的作用,改善患者的疼痛不適。
  2. 天雄配伍其他藥材,可發揮協同作用。例如,天雄與附子配伍,可增強溫陽散寒之力,更有效地驅除體內寒邪。

因此,天雄在[天雄煎丸]中不可或缺,它與其他藥材相配合,共同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天雄煎丸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引藥下行: 川牛膝性味甘苦寒,入肝腎經,具有引血下行、通經活絡之功。天雄煎丸主治風溼痹痛,而川牛膝可引藥力下達病所,並促進藥物深入經絡,增強治療效果。

二、祛風除溼: 川牛膝亦有祛風除溼之效,與天雄煎丸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共同達到治療風溼痹痛的目的。

「天雄煎丸」中的杜鵑,杜鵑在傳統中醫學中被視為一種具有溫經散寒、活血化瘀功效的藥材。在該方劑中,杜鵑可能用於調理體內陰陽平衡,特別是針對寒性症狀,如寒濕阻滯所導致的疼痛或不適。

主治功效


天雄煎丸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與藥理

天雄煎丸由三味藥材組成,分別為天雄、川牛膝和杜鵑。其組方立意,主要針對「風腳膝軟弱,筋骨攣急疼痛」之證,藥性偏溫,以溫陽散寒、活血通絡為主要治療方向。

  • 天雄: 性味辛溫,歸腎、膀胱經。本藥為方中君藥,其主要功效在於溫腎助陽,散寒止痛。《本草綱目》載其「能祛風寒濕痹,治腰膝冷痛」,可見其溫陽散寒、祛風止痛之力。針對「風腳膝軟弱」之證,天雄的溫陽之性,能鼓舞腎陽,使其功能恢復,從而改善肢體軟弱無力。對於「筋骨攣急疼痛」,其散寒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寒邪侵襲所致的關節、筋骨疼痛。

  • 川牛膝: 性味苦平,歸肝、腎經。川牛膝具有活血通絡、補肝益髓的功效。《本草綱目》謂其「逐風濕,通經絡,利關節」。在此方中,川牛膝主要起到輔助作用,一方面其活血通絡之功,可促進經脈氣血運行,改善因氣血瘀滯導致的關節疼痛;另一方面,其補肝益髓的作用,可強壯筋骨,有助於改善肢體軟弱之症。

  • 杜鵑: 性味辛溫,歸脾、胃經。杜鵑在此方中為佐藥,主要發揮行氣消食、解毒殺蟲的功效。古籍記載杜鵑有祛風止痛之效,在此方中可能起到輔助散寒、疏通氣機的作用。雖非治療主藥,但能輔助其他藥物,增強方劑療效。

治療原理

天雄煎丸的治療原理,主要在於溫陽散寒、活血通絡。古文所述「風腳膝軟弱,筋骨攣急疼痛」,多因腎陽不足,寒邪侵襲,導致經脈氣血運行不暢,筋骨失養所致。

  1. 溫陽散寒: 天雄作為君藥,其溫腎助陽的功效,可驅散體內寒邪,恢復腎陽功能,改善因陽虛寒盛導致的肢體軟弱、疼痛等症狀。

  2. 活血通絡: 川牛膝的活血通絡作用,可改善經脈氣血運行,促進氣血循環,有效緩解因瘀滯導致的關節疼痛、筋骨攣急。

  3. 輔助調和: 杜鵑的行氣消食作用,可輔助其他藥物發揮療效,同時,其解毒功效,可應對體內可能存在的微弱毒邪,使方劑更全面地發揮作用。

主治功效總結

綜合來看,天雄煎丸的主治功效,主要針對腎陽不足、寒邪侵襲,導致經脈氣血不暢、筋骨失養的病症。其主要針對病症包括:

  • 風腳膝軟弱: 指肢體(特別是腿腳、膝部)軟弱無力,活動不利。此症多因腎陽虧虛,不能溫煦筋骨,導致肢體失於濡養。
  • 筋骨攣急疼痛: 指筋骨發生痙攣、拘急,伴有疼痛感。此症多因寒邪侵襲經絡,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筋脈失於濡養。

簡而言之,天雄煎丸以溫陽散寒、活血通絡為主要治療手段,主治因腎陽虛寒、經脈氣血不暢所致的肢體軟弱、筋骨疼痛等症。

傳統服藥法


天雄2兩(半生半炮裂,去皮臍),牛膝2兩(去苗),躑躅花(選其好者,以酒浸1宿,來日取出,於甑內蒸1炊食久,卻曬令乾,又入酒中更浸少時,更蒸,如此三度即止,曬乾後即用)1兩半。
上為末,以安息香1兩,生蜜5兩,同熬令稠,和煎藥末,令軟硬得所,搗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日1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上火。

相關疾病


手指緊繃難以伸直腹部筋脈肌肉拘急攣縮腰膝軟弱無力

相同名稱方劑


天雄煎丸, 出處:《聖惠》卷二十一。 組成:天雄2兩(半生半炮裂,去皮臍),牛膝2兩(去苗),踯躅花(選其好者,以酒浸1宿,來日取出,于甑內蒸1炊食久,卻曬令乾,又入酒中更浸少時,更蒸,如此三度即止,曬乾後即用)1兩半。 主治:風腳膝軟弱,筋骨攣急疼痛。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