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活血逐瘀湯
整體功效
活血化瘀,散結消腫。
主治
腹部包塊(癥瘕),乳房纖維瘤(乳氣疽),體表小腫物或寒性膿腫,關節腫脹(鶴膝風)等。
活血逐瘀湯由丹參、當歸、紅花、川牛膝、蜈蚣、細辛組成,具有活血化瘀、散結消腫的功效,主治腹部包塊(癥瘕)、乳房纖維瘤(乳氣疽)、體表小腫物或寒性膿腫、關節腫脹(鶴膝風)等。
方解
活血逐瘀湯由活血化瘀藥、散結消腫藥組成。丹參、當歸、紅花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川牛膝具有散結消腫的功效,蜈蚣具有祛風散結的功效,細辛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本方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散結消腫之功。
中藥功效分類功效及解釋
中藥 | 功效 | 解釋 |
---|---|---|
丹參 | 活血化瘀 | 能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
當歸 | 活血調經 | 能活血調經,潤腸通便。 |
紅花 | 活血化瘀 | 能活血化瘀,散瘀止痛。 |
川牛膝 | 散結消腫 | 能散結消腫,強筋壯骨。 |
蜈蚣 | 祛風散結 | 能祛風散結,通絡止痛。 |
細辛 | 行氣止痛 | 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 |
注意事項
活血逐瘀湯有活血化瘀、散結消腫的功效,但孕婦慎用。
文獻參考
傳統服藥法
丹參5錢至1兩,烏藥2至4錢,白僵蠶2至4錢,三稜3至5錢,莪朮3至5錢,白芥子3至5錢,厚朴2至4錢,橘紅3至5錢,土貝母3至5錢,沈香5分至1錢。
活血逐瘀,軟堅內消。
相關疾病
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肌瘤
癤和癰
皮膚的惡性黑色素瘤(皮膚癌)
膝部腫大疼痛
冠狀動脈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活血逐瘀湯, 出處:《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組成:丹參5錢至1兩,烏藥2至4錢,白僵蠶2至4錢,三棱3至5錢,莪朮3至5錢,白芥子3至5錢,厚朴2至4錢,橘紅3至5錢,土貝母3至5錢,沉香5分至1錢。 主治:活血逐瘀,軟堅內消。主治:腹部包塊(癥瘕),乳房纖維瘤(乳氣疽),體表小腫物或寒性膿腫,關節腫脹(鶴膝風)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