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牛膝散
TU NIU X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奇效良方》卷六十三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熱 (2.0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土牛膝散」方中使用「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藥性相合:川牛膝性寒,味苦酸,入肝、腎經。其善於通經活絡,利水消腫,並能引藥下行,與土牛膝散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清熱利濕,通經活絡的功效。
- 藥效互補:川牛膝具有較強的利水消腫作用,而土牛膝則更擅長通經活絡,二者相配,能有效地針對水濕停留,經絡阻滯等病症進行綜合治療,使療效更為顯著。
土牛膝散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補血活血: 土牛膝散主要功效為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而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可與土牛膝相互配合,增強活血化瘀的效果,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運,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
二、 調和藥性: 土牛膝性寒,而當歸性溫,加入當歸可以調和土牛膝的寒性,避免寒涼之氣傷及脾胃,使藥物更溫和,更易於服用。
土牛膝散中加入桃仁,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桃仁性味苦甘,入心、肺、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土牛膝散主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桃仁的加入可以促進血行,消散瘀血,減輕疼痛,達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效果。
- 潤腸通便:桃仁亦有潤腸通便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後造成的腸胃不適,以及瘀血阻滯導致的便祕,桃仁的加入可以起到潤腸通便,促進排泄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效果。
土牛膝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促進血液循環和疏通經絡。而紅花作為其組成成分之一,具有獨特的藥理特性。紅花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紅花苷和多酚類,這些成分能夠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流阻塞,從而減輕疼痛和腫脹。
此外,紅花被廣泛用於治療瘀血和月經不調等症狀,能夠通經活血,對改善女性生理健康尤其重要。它的抗炎作用也有助於減少因為損傷或疾病引起的炎症反應,進一步促進康復。
綜合來看,紅花在土牛膝散中的使用,不僅提升了方劑的療效,還增強了其整體的醫療價值,使其更加適合於治療因血液循環不良所引發的各種疾病。因此,紅花的加入是土牛膝散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土牛膝散」主治功效分析
我們可以分析出「土牛膝散」這個中藥方劑的主要功效和治療原理。
主治功效:
從多篇古籍的記載中,我們可以歸納出「土牛膝散」主要用於治療 婦女及未婚女性的經血閉止不通,並伴有五心煩熱的症狀。其中:
- 《証治準繩‧女科》、《奇效良方》、《濟陰綱目》、《資生集》、《女科證治準繩》 均明確指出「土牛膝散」用於治療「婦人室女血閉不通,五心煩熱」。
- 《濟陰綱目》 更補充說明此方「專主血閉」,並提到曾用此方治療婦人血塊作痛,效果顯著。
- 《資生集》 中記載的「行經紅花湯」也用於治療婦人室女經不行,時作脹痛,其組成與「土牛膝散」相近,可作為佐證。
- 《女科證治準繩》 中引述丹溪之言,指出「經候過期不行」可用土牛膝搗汁配合其他藥物服用,以及「萬病丸」用於治療經事不來,繞臍痛,都與土牛膝散的主治方向相符。
治療原理:
「土牛膝散」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的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理論。
- 《資生集》 指出方中組成「皆破血之藥」,明確了方劑的藥性。雖然沒有列出具體藥物,但結合「土牛膝散」的藥物組成,可知這些「破血之藥」是指方中的土牛膝(川牛膝)、當歸、桃仁和紅花。
- 活血化瘀: 川牛膝、桃仁和紅花都是常用的活血化瘀藥物。川牛膝活血通經,桃仁破血行氣,紅花活血通經、祛瘀止痛。這些藥物合用可以有效地疏通血脈,消除瘀血阻滯,從而改善經血閉止的症狀。
- 補血調經: 當歸是補血要藥,能夠補血活血、調經止痛。在活血化瘀的同時,配合當歸的補血作用,可以避免過度破血傷正,使氣血調和,經血通暢。
- 五心煩熱: 五心煩熱是血瘀內熱的表現,活血化瘀可以清除瘀熱,緩解煩熱症狀。
- 《資生集》 中還提到「不用川芎以行血海之血,而用白芷以行陽明之經者,以血海隸於陽明故也」。這句話雖然不是直接針對「土牛膝散」的說明,但也可以解釋「土牛膝散」通過疏通陽明經來調理衝任二脈,從而達到調經的目的。
總結:
「土牛膝散」是一個以活血化瘀為主要作用的方劑,通過川牛膝、當歸、桃仁、紅花的配伍,達到疏通經絡、活血調經、消除瘀熱的目的,從而治療婦女及未婚女性的經血閉止不通、五心煩熱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土牛膝1兩,當歸尾1兩,桃仁(去皮,麩炒,另研)0.5兩,紅花0.5兩。
上為細末。
每服2錢,空心用溫酒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活血通經的功效,因此孕婦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土牛膝散, 出處:《奇效良方》卷六十三。 組成:土牛膝1兩,當歸尾1兩,桃仁(去皮,麸炒,另研)半兩,紅花半兩。 主治:婦人室女血閉不通,五心煩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