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牛膝散方中加入赤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赤芍性苦寒,入肝經,具有涼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牛膝散主要用於治療血瘀阻絡所致的腰膝疼痛、肢體麻木等症,而赤芍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2. 清熱解毒: 赤芍亦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牛膝散中其他藥材如牛膝、地骨皮等也具有一定熱性,而赤芍的清熱作用可以中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熱,避免加重病情。
因此,赤芍的加入不僅可以增強活血化瘀的作用,更可以平衡方劑的寒熱,使藥效更加協調。
牛膝散方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活血,調和藥性: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功效。牛膝散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而當歸的補血活血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並能調和藥性,使藥效更佳。
- 配合牛膝,活血通絡:牛膝味甘苦,性寒,入肝、腎經,具有活血通絡、利水消腫之功效。與當歸相配,能增強活血通絡之效,使藥效更為顯著。
牛膝散中加入牡丹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瀉熱止痛: 牡丹皮性寒,味苦,歸心、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牛膝散以牛膝爲主藥,善於通經活絡,但對於熱毒壅滯所致的疼痛,單用牛膝效果有限。牡丹皮的加入,可以協同牛膝清熱解毒,緩解疼痛,使治療效果更加顯著。
2. 改善血瘀: 牡丹皮能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從而有利於牛膝通經活絡,疏通經脈,促進瘀血消散。對於因血瘀阻滯所致的疼痛,牡丹皮的加入可以起到輔助作用,使治療更趨完善。
牛膝散方劑中包含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藥性相符: 川牛膝性寒,味苦、甘,入肝、腎經,具有活血通絡、引血下行、利水消腫的功效。牛膝散方劑旨在治療血瘀阻滯、經絡不通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川牛膝的藥性與方劑主治方向相符,可發揮活血化瘀、通經絡的作用。
- 功效互補: 牛膝散方劑中可能含有其他藥材,例如當歸、赤芍等,這些藥材多偏於補血活血。川牛膝的寒性可以制約補血藥材的燥熱之性,避免藥性過於偏溫,同時也能引導藥力下行,更有效地治療下肢血瘀阻滯的病症。
牛膝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活血化瘀、舒筋通絡,其組成中包含桃仁。桃仁在中醫理論中具有活血、潤腸通便的作用,常用於血瘀所致的病症。
牛膝散中的桃仁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消除瘀血,增強方劑的活血功能。桃仁含有豐富的脂肪酸和營養成分,對於改善血液質量、降低血液黏稠度也有一定的幫助。此外,桃仁的潤腸效果,也能改善因血瘀造成的便祕問題,從而使氣血更為通暢。
綜合而言,桃仁的添加不僅能夠增強牛膝散的療效,還能夠達到多重功效,尤其是在治療婦女月經不調或產後瘀血等情況下,桃仁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桃仁在牛膝散中的組成,可以看作是對整體方劑功能的重要補充。
牛膝散中包含延胡索,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止痛: 延胡索味辛、苦,性溫,入肝、心包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牛膝散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延胡索可協同牛膝等藥材,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 疏肝解鬱: 延胡索還有疏肝解鬱的作用,可以緩解因氣滯血瘀導致的胸悶、脅痛、情緒抑鬱等症狀。牛膝散中加入延胡索,不僅可以治療跌打損傷,還可以兼顧疏肝理氣,提高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牛膝散」的主要成分包括赤芍、當歸、牡丹皮、川牛膝、桃仁、延胡索,這些中藥材各具功效,共同作用,可發揮治療疾病的作用。
中藥方劑「牛膝散」具有傷寒患者出汗不乾淨,濕毒滯留體內,導致肢體攣縮,腰和腿部不能彎曲伸直。中藥方劑名稱:牛膝散。
此方源自古籍《濟陰綱目》,其中引用了《普濟方》卷一四四和《活人書》中的記載。方劑的組成與使用方法如下:
- 牛膝:約30克(要去除頂端的幼苗部分)
- 五加皮:約15克
- 丹參:約15克
- 木香:約9克
- 桂心:約9克
- 羌活:約15克
- 當歸:約15克(切成小段,稍微炒一下)
- 防風:約15克(去除根部的蘆頭)
- 補骨脂:約9克(稍微炒一下)
- 附子:約30克(炮製過,去除外皮和臍部)
- 安息香:約9克(需放入核桃內一起搗碎至熟)
- 白芍藥:約15克
- 石斛:約9克(去除根部,切成小段)
- 枳實:約15克(用麩皮炒至微黃色)
- 鹿茸:約120克(去除表面毛髮,塗抹酥油,烤至微黃色)
- 虎脛骨:約30克(同樣塗抹酥油,烤至微黃色)
以上藥材需要磨成細緻的粉末。
服用方法爲每次取6克(約兩錢),在飯前用熱酒調和後服用。
傳統上,此方主要用於治療因傷寒引起的汗出不暢,體內溼毒滯留,導致肢體抽搐緊張,以及腰部和腳部無法自如屈伸的症狀。
傳統服藥法
牛膝1兩(去苗),五加皮半兩,丹參半兩,木香3分,桂心3分,羌活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防風半兩(去蘆頭),補骨脂3分(微炒),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安息香3分(入胡桃內同搗熟),白芍藥半兩,石斛3分(去根,銼),枳實半兩(麩炒微黃),鹿茸4兩(去毛,塗酥,炙微黃),虎脛骨1兩(塗酥,炙微黃)。
上為細散。
每服2錢,食前以熱酒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的功效,因此孕婦、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牛膝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 組成:牛膝1兩(去苗),當歸3分(銼,微炒),延胡索半兩,芎藭3分,鬼箭羽半兩,益母草半兩。 主治:産後血暈,煩悶,腹脅痛。
牛膝散, 出處:《普濟方》卷一四四引《活人書》。 組成:牛膝2兩,麻黃(去根節)2兩,地龍2兩,天南星2兩,惡實根10條。 主治:傷寒汗出不徹,濕毒留客,肢體攣急,腰腳不得屈伸。
牛膝散, 出處:《聖惠》卷六十。 組成:牛膝1兩(去苗),側柏1兩(炙微黃),荊芥穗1兩,棕櫚皮2兩(燒灰),黃牛角(角思)1隻(燒灰)。 主治:風毒氣流註,腸風下血不止,發歇疼痛。
牛膝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 組成:牛膝1兩(去苗),劉寄奴3分,當歸2兩(銼,微炒),芎藭1兩,赤芍藥半兩,桂心半兩,紅藍花半兩,琥珀半兩(研入)。 主治:産後血暈,心腹(疒丂)痛,悶絕,惡血澀滯。
牛膝散, 出處:《聖惠》卷二十三。 組成:牛膝2兩(去苗),羚羊角屑2兩半,漏蘆2兩,敗醬2兩,茯苓2兩,酸棗仁2兩(微炒),芎藭1兩半,防風1兩(去蘆頭),枳殼1兩(麸炒微黃,去瓤)。 主治:中風半身不遂,筋脈拘急疼痛。
牛膝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 組成:牛膝1兩(去苗),琥珀3分,桃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微黃),羚羊角屑3分,當歸3分(銼,微炒),桂心半兩,川大黃1兩(銼,微炒),薑黃3分,蒲黃半兩。 主治:産後惡露不下,致心腹疼痛,煩悶。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