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玉髓丸
TIAN ZHEN YU SU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瘍醫大全》卷二十八引《家秘》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熱 (1.6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天真玉髓丸中加入白蒺藜,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滋陰養血: 白蒺藜味甘性平,入肝、腎經,具有滋陰養血之功效,可改善氣血不足導致的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狀,與方劑中其他滋陰補血藥材相輔相成,增強補益效果。
- 疏肝解鬱: 白蒺藜亦具疏肝解鬱之效,能緩解肝氣鬱滯導致的胸悶脅痛、煩躁易怒等症狀,與方劑中其他疏肝理氣藥材協同作用,調暢氣機,使氣血運行通暢。
天真玉髓丸方劑中包含亞麻子,主要基於其潤燥滑腸的功效。亞麻子性平味甘,富含油脂及膳食纖維,可潤滑腸道,促進排便,緩解便祕。此外,亞麻子亦有滋陰養血之效,有助於改善因血虛引起的燥熱症狀。對於因燥熱引起的便祕、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亞麻子可起到潤燥滑腸、滋陰養血的雙重作用,故天真玉髓丸中加入亞麻子,以達到更全面、有效的治療效果。
天真玉髓丸中加入苦參,主要基於其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功效。
苦參味苦,性寒,入肺、脾、胃經。其性寒涼,能清熱解毒,燥濕止癢,對於濕熱蘊結、皮膚瘙癢、瘡瘍腫毒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天真玉髓丸的主要功效為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用於治療濕熱蘊結、血熱妄行所致的瘡瘍腫毒、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咯血等症。苦參的加入,可以加強方劑的清熱解毒、燥濕止癢功效,提高藥效,更好地達到治療目的。
天真玉髓丸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荊芥性辛溫,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風熱上擾引起的頭昏腦脹、目赤腫痛等症狀。
- 宣通鼻竅,止咳化痰:荊芥能宣通鼻竅,有助於解除鼻塞、流涕等症狀。同時,其亦具止咳化痰之效,可緩解因風熱犯肺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症狀。
因此,天真玉髓丸中加入荊芥,可有效改善因風熱上擾引起的頭目不清、鼻塞、咳嗽等症狀。
天真玉髓丸中加入當歸,是因其具有以下功效,與方劑整體目的相符:
- 補血活血: 當歸為婦科聖藥,能補血養血,活血化瘀,改善氣血不足,有助於提升女性體質,改善面色蒼白、經期不順等問題。
- 調經止痛: 當歸能調節月經週期,緩解痛經,並能改善經血量少、色淡等問題,與天真玉髓丸滋陰補血、調經止痛的功效相契合。
此外,當歸性溫和,與方劑中其他藥材配伍,可起到平衡作用,使藥效更加和緩。
天真玉髓丸方劑中加入防風,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止痛: 防風味辛甘,性溫,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天真玉髓丸主治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腰膝痠痛、四肢麻木、頭暈目眩等症狀,防風可有效祛除風寒濕邪,緩解疼痛。
- 疏通經絡: 防風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流通。天真玉髓丸中多用補益藥材,加入防風可避免藥物滯留經絡,使藥力更好地發揮,達到更好的療效。
天真玉髓丸中包含海風藤,主要基於其活血通絡、舒筋止痛的功效。
海風藤性溫,味辛,入肝經,能疏通經絡,解除痺痛。其對於風寒濕痺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天真玉髓丸通常用於治療風寒濕痺、筋骨疼痛等疾病,海風藤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的活血通絡、舒筋止痛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天真玉髓丸中加入檳榔,主要考量其兩方面的功效:
- 消食導滯:檳榔味苦辛,性溫,入脾胃經。其能消食導滯,下氣行水,對於食積停滯、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 驅蟲殺蟲:檳榔具有驅蟲殺蟲的功效,對於蛔蟲、絛蟲、薑片蟲等寄生蟲感染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天真玉髓丸中加入檳榔,旨在通過其消食導滯和驅蟲殺蟲的功效,達到治療相關病症的目的。
天真玉髓丸中添加枳殼,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功效:
- 行氣消積:枳殼味苦、辛,性微寒,入脾、胃經,能疏肝理氣,行氣消積,可幫助消化,改善消化不良、腹脹等症狀。
- 降逆止嘔:枳殼能降逆止嘔,對於脾胃氣逆、嘔吐呃逆等症狀有緩解作用,有助於提升食慾,改善胃口。
天真玉髓丸的組成中,枳殼與其他藥材配伍,共同發揮其療效,達到治療目的。
天真玉髓丸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精的功效。方中加入白朮,可補脾胃之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改善氣血不足之症。
- 固本培元:白朮能固護脾胃,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胃健運,則氣血充盈,可增強人體抵抗力,提高機體免疫功能,達到固本培元的功效,從而有效治療多種疾病。
天真玉髓丸中包含木通,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利水通淋:木通性寒,味甘,入膀胱經,具有利水通淋的功效。天真玉髓丸常用於治療小便不利、淋濁、石淋等泌尿系統疾病,木通的利水通淋作用可以促進尿液排出,緩解症狀。
- 清熱解毒:木通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功效,可以緩解因熱毒引起的尿頻、尿痛等症狀。天真玉髓丸中加入木通,可以增強方劑清熱利水的功效,起到協同作用。
天真玉髓丸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活血化瘀: 乳香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其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供血,有利於減輕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及腫脹。
二、散結消腫: 乳香亦具有散結消腫之效,能軟堅散結,消散腫塊,對於因瘀血阻滯所致的腫塊、包塊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天真玉髓丸中加入乳香,可增強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促進疾病的康復。
「天真玉髓丸」方劑中加入沒藥,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止痛生肌: 沒藥性溫,味苦,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生肌的功效。對於瘀血阻滯導致的疼痛、腫脹,以及外傷導致的創傷,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 補腎壯陽,溫陽散寒: 沒藥還具有補腎壯陽、溫陽散寒的功效。對於腎虛陽痿、腰膝痠軟、畏寒肢冷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作用。
因此,天真玉髓丸中加入沒藥,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止痛生肌、補腎壯陽、溫陽散寒的多重功效。
天真玉髓丸中包含川牛膝,主要基於其 活血通絡、利水消腫 的功效。川牛膝性溫,味苦辛,入肝、腎經,善於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並可利水消腫,改善水濕停留所致的關節疼痛、腫脹等症狀。
此方中,川牛膝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 滋陰補腎、活血通絡 的目的,以治療因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等症狀。
「天真玉髓丸」方劑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活血通絡:桂枝性溫,味辛甘,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溫陽散寒、活血通絡、緩解疼痛的功效。對於寒邪凝滯,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疼痛,如腰膝痠痛、肢體麻木等,桂枝能起到溫通經絡,緩解疼痛的作用。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藥效:桂枝與其他藥物配合,可增強其藥效,例如與附子、肉桂等溫陽藥配合,可增強溫陽散寒的效果;與芍藥、川芎等活血藥配合,可增強活血通絡的效果。
總之,桂枝在「天真玉髓丸」中起到溫陽散寒、活血通絡、緩解疼痛的作用,與其他藥物配合,增強藥效,以達到治療目的。
天真玉髓丸中加入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風通絡: 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疏散風邪、通經活絡之效。對於風邪引起的痺痛、麻木、肢體不遂等症狀,能起到改善作用。
2. 息風止痙: 全蠍能平息肝風,鎮驚止痙,對於小兒驚癇、抽搐、癲癇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天真玉髓丸中加入全蠍,不僅能治療風寒痺痛,更能兼顧止痙安神,提高療效。
天麻為天真玉髓丸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其功效與方劑主治息息相關。
天麻性平味甘,入肝經,具有息風止痙、平肝潛陽、祛風通絡之效。天真玉髓丸主要用於治療肝陽上亢、風火內動所致的眩暈頭痛、肢體麻木、口眼歪斜等症狀。
天麻的息風止痙作用,可有效緩解因肝風內動引起的眩暈、頭痛等症狀,並能平息肝陽,防止其上擾心神。其祛風通絡功效,則有助於改善肢體麻木、口眼歪斜等症狀。因此,天麻的加入,可謂是天真玉髓丸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天真玉髓丸中含有虎骨,主要原因如下:
- 傳統觀念: 虎骨在中醫傳統觀念中被認為具有強筋健骨、舒筋活絡、祛風止痛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風濕痺痛、筋骨疼痛、跌打損傷等症狀。
- 藥理作用: 現代藥理研究顯示,虎骨中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軟骨素、氨基酸等成分,對骨骼生長發育、軟骨組織修復具有一定作用。
然而,由於虎骨來源於瀕危動物,其藥用價值和安全性存在爭議,現已禁止使用。
主治功效
天真玉髓丸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瘍醫大全》的記載,天真玉髓丸主要用於治療「紫雲風」,此處引用原文:「後用天真玉髓丸(家秘),兼治紫雲風。」,可見此方劑的確具有治療紫雲風的功效。
綜合分析:
1. 紫雲風病機推測:
結合《瘍醫大全》中對紫雲風的治療描述以及天真玉髓丸的組成,可以推測紫雲風可能具有以下病機:
- 風邪外襲: 荊芥、防風等藥物均具有疏風解表之效,提示紫雲風可能與風邪侵襲有關。
- 肝風內動: 白蒺藜具有平肝明目之功,全蠍能鎮痙熄風,說明紫雲風可能與肝風有關。
- 氣血失調: 當歸補血活血,檀香行氣開鬱,說明病程中可能存在氣血運行不暢,甚至有氣鬱血瘀的可能。
- 經絡阻滯: 海風藤能舒筋活絡,提示可能存在經絡不暢的問題。
- 濕邪內阻: 荊芥具散寒除溼之效,暗示紫雲風可能與濕邪有關。
2. 天真玉髓丸治療原理:
天真玉髓丸的組成,針對紫雲風的病機,採取以下治療策略:
- 疏風解表、熄風止痙: 荊芥、防風疏散外來風邪,全蠍平息內動肝風,以此解除風邪對機體的影響。
- 調和氣血、舒暢經絡: 當歸補血活血,檀香行氣開鬱,海風藤舒筋活絡,共同作用以改善氣血運行,疏通經絡。
- 平肝明目、和胃降逆: 白蒺藜平肝明目,可能針對肝風上擾之象;枳殼理氣寬胸、和胃降逆,可以調整氣機,改善因氣滯引起的相關症狀。
- 溫陽化濕、散寒除溼: 檀香具溫腎壯陽之效,荊芥散寒除溼,有助於化解體內之濕邪。
3. 方劑配伍意義:
天真玉髓丸的配伍,體現了整體觀念,針對紫雲風可能存在的複雜病機進行多方位的治療。既有疏散外風之藥,又有平熄內風之藥;既有調和氣血之品,又有疏通經絡之藥;既有溫陽化濕之功,又有理氣降逆之效。各藥物之間相互配合,協同作用,共同發揮治療紫雲風的作用。
總結:
天真玉髓丸針對紫雲風的治療,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以疏風、熄風、調氣血、通經絡、化濕等方法,綜合調整機體,以達到治療紫雲風的目的。其配伍精當,攻補兼施,充分體現了古人的用藥智慧。
傳統服藥法
白蒺藜(炒去刺)4兩,草胡麻(去土,微炒)4兩,苦參(鮮明者)4兩,荊芥4兩,當歸身(酒洗)4兩,防風(去蘆)4兩,海風藤(香者為上,如馬鞭根,切片,花紋如檳榔尤妙)2兩,枳殼(去瓤淨)2兩,白朮2兩,木通2兩,乳香(去油)1兩,沒藥(去油)1兩,牛膝1兩,川桂枝1兩,重全蠍7個,大風子5兩(同天麻5錢煮,去白衣膜,石臼內搗碎和勻),虎骨(酥炙)2兩。
有濕痰在胃則用白朮,如胃不痛,無痰則不用;疼痛則用乳香、沒藥、虎骨,不痛則去之;病在下部則用牛膝,在上部則去之;手臂痛則用桂枝,不痛而鼻塞則不必用。
上為細末,水法疊丸。
每早、午、晚各服3錢,白湯送下,用香椽片過口。如服此丸反覺飲食少進,身體倦怠疲困,則藥力到矣,須耐心久服,可保全功。漸加至5錢、7錢更妙。
忌食面醬、醬油、火酒、川椒、羊、鵝發物等味,惟烏魚、芝麻相宜。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天真玉髓丸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天真玉髓丸, 出處:《瘍醫大全》卷二十八引《家秘》。 組成:白蒺藜(炒去刺)4兩,草胡麻(去土,微炒)4兩,苦參(鮮明者)4兩,荊芥4兩,當歸身(酒洗)4兩,防風(去蘆)4兩,海風藤(香者爲上,如馬鞭根,切片,花紋如檳榔尤妙)2兩,枳殼(去瓤淨)2兩,白朮2兩,木通2兩,乳香(去油)1兩,沒藥(去油)1兩,牛膝1兩,川桂枝1兩,重全蠍7個,大風子5兩(同天麻5錢煮,去白衣膜,石臼內搗碎和勻),虎骨(酥炙)2兩。 主治:大麻風、紫雲風。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