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藥的傳統功效
1. 活血化瘀
沒藥,其活血化瘀的功效在歷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且應用廣泛。 從上述典籍的記載來看,沒藥活血化瘀的作用機理,大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首先,沒藥具有破瘀散結的作用。《醫學入門》稱其「推陳致新,故能破宿血,消腫止痛」,《日華子本草》亦言其「破癥結宿血,消腫毒」,這說明沒藥能有效清除體內淤積的陳舊血液,從而緩解瘀血導致的腫痛等症狀。《本草衍義》更進一步指出,瘀血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引起疼痛和腫脹,而沒藥能通利血脈,解決根本問題。 《藥性論》中記載其治療「心腹血瘀,傷折跌損,筋骨瘀痛」等症狀,也印證了其在解決瘀血方面的功效。
其次,沒藥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開寶本草》記載其「主破血止痛」,《本草綱目》則指出其「散血消腫,定痛生肌」。 這些記載說明沒藥不僅能消除瘀血,還能減輕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本草綱目》更將其與乳香並列,說明兩者在活血止痛方面的協同作用,也側面反映了沒藥的獨特功效。
此外,《神農本草經疏》從藥性角度分析,認為沒藥味苦辛,性平微寒,能清熱散瘀。 這解釋了沒藥在治療一些由血熱瘀滯引起的疾病,例如目赤腫痛等症狀上的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典籍也提及沒藥的其它功效,如《本草述》中提到的「久服舒筋膜,通血脈」,以及《海藥本草》中記載其能「生好血」,這些都間接佐證了沒藥活血化瘀,促進氣血循環的作用。
綜上所述,歷代醫家對沒藥活血化瘀功效的認識,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其藥理作用。無論是破瘀散結、活血止痛,還是清熱解毒,都指向了沒藥在治療瘀血證方面的突出價值。
2. 利水消腫
沒藥,在古代醫籍中被廣泛記載,其利水消腫的功效,並非單純的利尿排水,而是與其散瘀止痛、活血化瘀的特性緊密相關。
多數古籍並未直接提及「利水消腫」作為沒藥的主要功效,但從其作用機理可以推導出其間接的利水消腫作用。《本草綱目》記載「乳香活血,沒藥散血,皆能止痛消腫,生肌」,《本草綱目拾遺》更直接指出「散血消腫,定痛生肌」。《本草衍義》則從病理機制解釋:「血滯則氣壅凝,氣壅凝則經絡滿急,經絡滿急,故痛且腫。」 腫脹的產生,往往與氣血瘀滯、經絡不通有關。沒藥具有破血行瘀的功效,《日華子本草》稱其「破癥結宿血,消腫毒」,《開寶本草》也記載其能治療「諸惡瘡」,這些「腫毒」、「惡瘡」的產生,都與氣血瘀阻有關。 當氣血瘀滯導致水液代謝異常,積聚成腫,沒藥就能通過散瘀消腫,間接地達到利水消腫的效果。
此外,《藥性論》記載沒藥「主打撲損,心腹血瘀」,《海藥本草》則提及其可治「產後血氣痛」。這些情況下,腫脹也常伴隨出現。因此,沒藥的作用機制並非直接利水,而是通過改善氣血循環,疏通經絡,從而消除腫脹,達到間接的利水消腫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文獻中關於沒藥的描述,往往是基於整體的病理觀點,而非單純的現代藥理學分析。 其利水消腫作用,更應理解為其散瘀活血功效的衍生作用。
3. 化腐生肌
沒藥,古籍中記載其具有顯著的「化腐生肌」功效,這並非單純的傷口癒合,而是涵蓋了消炎、止痛、促進組織再生等多方面作用。
多部古代醫籍都記載了沒藥的療效。《醫學入門》稱其為「瘡家奇藥」,能「破宿血,消腫止痛」,這說明沒藥能清除傷口腐敗組織及瘀血,減輕炎症反應。 《本草綱目》更明確指出沒藥「散血消腫,定痛生肌」,與乳香常搭配使用,充分體現其促進組織修復的功能。 《開寶本草》記載其能治療「杖瘡、諸惡瘡」,說明其適用範圍廣泛,不僅針對外傷,也包括各種感染性潰瘍。 《日華子本草》提及沒藥能「破癥結宿血,消腫毒」,也印證了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從而為傷口癒合創造良好環境。
《本草衍義》深入分析了沒藥的機理,認為其能「通滯血」,解決因氣血瘀滯導致的腫痛。而《神農本草經疏》則從藥性角度闡釋,指出沒藥苦辛微寒,能散瘀血、除血熱,從根本上解決導致傷口難以癒合的病理因素。 《海藥本草》更提到沒藥能「推陳置新,能生好血」,這點直接點明瞭其促進新組織生成的關鍵作用,加速傷口癒合,實現「化腐生肌」。 綜上所述,古代醫家對沒藥化腐生肌的功效有深刻的理解,並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其作用機理。
沒藥的古代典籍
沒藥的現代功效
1. 其他功效
- 改善微循環及血液流變學: 沒藥能改善病人的甲皺微循環和紅細胞聚集狀態,顯著降低高血粘度和血漿粘度。在動物實驗中,能使血瘀模型動物的眼球結膜微循環恢復至正常狀態。
- 調節血小板功能: 沒藥能釋放β血小板微球蛋白(BTG),並調節血栓素β和前列腺素(TXB₂和PGI₂)的失衡。
- 抗炎消腫: 沒藥具有消腫的功效,這與其抗炎的藥理作用有關。
2. 降血脂
根據現代藥理研究,中藥沒藥的降血脂功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降膽固醇與血脂: 藥理實驗結果明確表明,沒藥具有降低血膽固醇和血脂的作用,這代表沒藥能有效降低血液中總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等脂質的含量。
- 沒藥固酮的降脂活性: 研究發現,沒藥中的活性成分沒藥固酮(Commiphorone)是其降血脂功效的主要貢獻者。體內和體外實驗均證實,沒藥固酮具有降低血脂的活性,直接作用於脂代謝過程。
- 促進脂肪分解: 沒藥固酮的作用機制之一是促進脂肪細胞內的脂肪分解。這意味著它能加速儲存在脂肪細胞中的脂肪分解為脂肪酸和甘油,從而減少脂肪的積累,並有助於降低血脂。
- 降脂活性可與安妥明相比: 實驗顯示,沒藥固酮的降脂活性甚至可以與常用的降血脂藥物安妥明(Clofibrate)的作用相媲美,暗示其潛在的臨床應用價值。
- 抗血栓形成: 以乳香和沒藥組成的方藥,經實驗證明具有體外抗血栓形成的作用,這可能間接有助於改善心血管健康,對高血脂患者的長期預後產生積極影響。
3. 鎮痛
沒藥的鎮痛功效,從現代藥理學角度分析:
- 作用於阿片受體系統的可能性: 一些研究表明,某些中藥成分可能通過與阿片受體結合而產生鎮痛效果。雖然目前缺乏直接證據表明沒藥的主要活性成分(例如倍半萜類化合物)直接與阿片受體結合,但未來研究可以探討沒藥提取物或其特定成分是否能調節內源性阿片肽的釋放,或者是否具有與阿片受體亞型(μ, δ, κ)的親和力,從而影響疼痛傳遞。體內和體外實驗可以評估沒藥提取物對阿片受體激活或拮抗作用,以及是否能改變嗎啡等阿片類藥物的鎮痛效果。
- 抗炎作用與鎮痛: 許多疼痛都是由炎症引起的。沒藥傳統上被認為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現代藥理研究可以關注沒藥提取物或其成分是否具有抑制炎症介質(如前列腺素、白三烯、腫瘤壞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1β (IL-1β) 等)產生的能力。 研究可以進一步探討沒藥是否能抑制環氧化酶 (COX) 和脂氧合酶 (LOX) 等參與炎症反應的酶,從而減少炎症引起的疼痛。可以使用細胞模型(如巨噬細胞、滑膜細胞)和動物模型(如佐劑性關節炎模型、卡拉膠誘發的足腫脹模型)來研究沒藥的抗炎鎮痛作用。
- 影響TRP通道的可能性: TRP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通道是一類非選擇性陽離子通道,在疼痛感知中起著重要作用。 例如,TRPV1 通道是辣椒素的受體,參與熱痛和炎症性疼痛的傳遞。 可以研究沒藥提取物或其成分是否能調節TRP通道的活性,特別是TRPV1、TRPA1等與疼痛相關的通道。 通過細胞電生理實驗和行為學實驗,可以評估沒藥對TRP通道介導的疼痛的影響。
- 神經保護作用與鎮痛: 慢性疼痛往往伴隨著神經損傷。 沒藥可能具有神經保護作用,從而減輕神經性疼痛。 可以研究沒藥提取物或其成分是否能保護神經元免受氧化應激、興奮性毒性和炎症的損害。 可以使用神經細胞培養模型和動物模型(如坐骨神經結紮模型)來研究沒藥的神經保護作用及其對神經性疼痛的影響。
- 對神經傳遞物質的影響: 疼痛的傳遞和調節涉及多種神經傳遞物質,如谷氨酸、γ-氨基丁酸 (GABA)、5-羥色胺 (5-HT)、去甲腎上腺素等。 沒藥可能通過影響這些神經傳遞物質的釋放、合成或代謝而發揮鎮痛作用。 可以研究沒藥提取物或其成分是否能調節這些神經傳遞物質的水平及其受體的活性。
總之,要全面了解沒藥的鎮痛藥理機制,需要進行更深入的實驗研究,包括體外細胞實驗、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 需要分離和鑑定沒藥中的活性成分,並研究它們在疼痛傳遞通路中的作用靶點和作用機制。
4. 抗炎鎮痛
沒藥的現代藥理抗炎鎮痛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 抗炎作用: 沒藥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反應。具體而言,以沒藥為成分之一的筋骨擦劑,可以顯著抑制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部炎症,以及大鼠的蛋清性足腫。這表明沒藥具有抑制炎症的能力,可能透過降低發炎介質的產生或活性來達成。
5. 抗血小板聚集
沒藥固酮E,作為從沒藥樹脂分離出的活性成分,在體外實驗中顯示出顯著的抗血小板聚集功效。具體來說,當沒藥固酮E達到10-6 mol/L的最終濃度時,它能夠有效抑制由三種不同誘導劑引起的血小板聚集:腺嘌呤二磷酸(ADP)、腎上腺素以及5-羥色胺(5-HT)。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強度與同等濃度下的抗血小板藥物安妥明(妥拉唑啉)的作用效果相近。這表明沒藥固酮E具備潛力,可能通過抑制血小板聚集來發揮治療心肌梗死以及其他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作用。 從藥理學角度分析,沒藥固酮E對不同誘導劑刺激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暗示其作用機制可能作用於血小板聚集過程中的一個共同環節,或者涉及多個作用靶點。 深入研究沒藥固酮E的作用機制將有助於更全面地理解沒藥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並為其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應用提供理論依據。
6. 防癌抗腫瘤
沒藥乃行血破氣之藥。沒藥酸乃沒藥中的有效成分,屬於樹脂酸類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研究顯示,沒藥酸可抑制癌細胞增殖和轉移,可預防和治療多種癌症。此外,沒藥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提升對癌細胞的抵抗力。沒藥可預防腫瘤或抗癌。
7. 保肝利膽
中所含的有效成分沒藥酸等樹脂酸類化合物,能幫助保護肝臟細胞,減少肝臟受損而引起的疾病。同時,沒藥酸也能減少脂質過氧化產物的形成,防止脂質過多時對肝臟的損害,並促進肝臟的脂代謝,減少脂肪在肝臟內積聚的風險,從而保護肝臟健康。
8. 抗發炎
沒藥是一種從沒藥樹的樹幹中提取的粘性樹脂。幾個世紀以來,它一直被用於傳統醫學中,以治療各種疾病,包括炎症。沒藥的抗炎功效可能是由於其含有沒藥酸,沒藥酸是一種已被證明具有抗炎作用的化合物。
沒藥含沒藥酸等樹脂酸類化合物,可抑制炎症反應,減輕紅腫及疼痛。此外,沒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組織修復,亦可減輕炎症反應。故常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脂肪肝、肺炎等炎症性疾病。
沒藥已被證明可抑制多種炎症介質的產生,包括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和前列腺素。沒藥還已被證明可以減少炎症引起的組織損傷。沒藥的抗炎功效使其成為治療多種炎症疾病的潛在候選藥物,包括關節炎、哮喘和炎症性腸病。
9. 止痛功效
沒藥所含的樹脂酸類化合物,如沒藥酸,能抑制炎症、減輕疼痛;同時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受損組織修復,進一步止痛。
沒藥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沒藥的炮製
沒藥處理步驟
- 揀除雜質: 將沒藥中的雜質去除。
- 打碎: 將揀淨的沒藥打成碎塊。
- 炒制沒藥:
- 將揀淨的沒藥置於鍋內,用文火炒至表面稍見熔化點,取出放涼。
- 或在表面稍見熔化時,噴灑米醋,繼續炒至外層明亮光透,取出放涼(每100斤沒藥,用醋6斤)。
- 水飛法: 將沒藥置於鉢中,坐熱水中,以燈心同研,使其更容易研磨成細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沒藥注意事項
- 孕婦忌服。
- 因血虛導致的骨節痛、胸腹脅肋痛不適用。
- 產後惡露過多、腹中虛痛者不適用。
- 癰疽已潰爛不適用。
- 目赤膚翳非血熱嚴重者不適用。
-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應避免使用,因其具有刺激性,可能影響胎兒或嬰兒。
- 出血性疾病患者應避免使用,因其具有促進血液凝固的作用。
- 高血壓患者應避免使用,因其可能對中樞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造成不良影響。
- 青少年應避免使用,因其具有神經毒性,可能影響神經系統。
沒藥相關的方劑
沒藥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沒藥含有的化學成分
樹脂(Resin), 揮發油(Volatile oil), 樹膠(Gum), α-罕沒藥酸(α-heerabomyrrholic acid), β-罕沒藥酸(β-heerabomyrrholic acid), α-沒藥酸(α-commiphoric acid), β-沒藥酸(β-commiphoric acid), γ-沒藥酸(γ-commiphoric acid), 沒藥尼酸(Commiphorinic acid), α-罕沒藥酚(α-heerabomyrrhol), β-罕沒藥酚(β-heerabomyrrhol), 罕沒藥樹脂(Heeraboresene), 沒藥萜醇(Commiferin), 丁香油酚(eugenol), 間甲苯酚(m-Cresol), 枯醛(Cuminaldehyde), 蒎烯(pinene), 檸檬烯(limonene), 桂皮醛(Cinnamaldehyde), 罕沒藥烯(Heerabolene), 8α-甲氧基莪朮呋喃二烯(8α-Methoxyfuranodiene), 8α-乙酸基莪朮呋喃二烯(8α-Acetylfuranodiene), 莪朮呋喃烯(Curzerene (Isofruanogermacrene)), 烏藥根烯(Lindestrene), 莪朮呋喃二烯(Furanodiene), 阿拉伯糖(Arabinose), 半乳糖(Galactose), 木糖(Xylose)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