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杏核眼藥方中加入爐甘石,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燥濕止癢: 爐甘石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對於眼部炎症,如眼瞼紅腫、眼屎增多、癢痛等,爐甘石能有效清熱解毒,消炎止癢,緩解症狀。
- 收斂生肌,保護眼部: 爐甘石還具有收斂生肌的作用,能幫助眼部組織修復,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同時,爐甘石也能保護眼部皮膚,減少刺激和損傷。
杏核眼藥的組成中包含鉛丹,這引起了不少關注。鉛丹主要是由氯化鉛或氧化鉛製成,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在中醫理論中,鉛丹被認為具備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因此在某些眼科方劑中被使用。然而,鉛丹的使用必須格外謹慎,因為鉛是一種重金屬,具有毒性,長期使用可能引起中毒或其他健康問題。
在傳統中醫的歷史中,鉛丹曾被用於某些外敷藥物中,目的在於快速緩解炎症或眼部不適。然而,隨著對重金屬毒性的認識加深,現代醫學開始反對在藥物中使用鉛丹。取而代之的是尋找更安全有效的替代品。因此,杏核眼藥中的鉛丹成分在當代的使用逐漸受到限制,並且在許多國家禁止使用。這也提醒我們在使用傳統中藥時需謹慎,重視其安全性和科學性。
杏核眼藥中添加硼砂,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清熱解毒: 硼砂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有效抑制眼部炎症,緩解紅腫、疼痛等症狀。在眼藥中添加硼砂,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
- 收斂止癢: 硼砂具有收斂止癢的作用,可以緩解眼部瘙癢、分泌物增多等症狀。在眼藥中添加硼砂,可以起到收斂止癢、緩解眼部不適的作用。
杏核眼藥中加入海螵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收斂止痛: 海螵蛸性寒,味鹹,具有收斂止痛的作用。眼部疾病常伴有疼痛,海螵蛸可以收斂眼部組織,減少炎症反應,緩解疼痛。
- 清熱解毒: 海螵蛸有清熱解毒之效,能有效消除眼部炎症,減輕紅腫。對於由熱毒引起的目赤腫痛等症狀,海螵蛸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
綜上,海螵蛸在杏核眼藥中起到收斂止痛、清熱解毒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杏核眼藥中加入大青鹽,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 清熱解毒:大青鹽性寒,味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對於眼部紅腫熱痛、目赤腫痛、迎風流淚等症狀,大青鹽能有效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緩解眼部炎症。
- 消腫止痛:大青鹽的鹹味可以幫助眼藥滲透眼部組織,促進眼部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消腫止痛,緩解眼部疼痛不適。
因此,大青鹽在杏核眼藥中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雙重作用,是藥方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杏核眼藥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腫止痛: 沒藥性味苦辛,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眼部紅腫、疼痛,尤其是外傷導致的瘀血腫痛,能有效改善症狀。
2. 促進癒合: 沒藥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組織修復,有助於傷口癒合。對於眼部外傷或感染導致的潰瘍,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杏核眼藥中包含麝香,主要原因如下:
- 通竅開竅,散瘀消腫: 麝香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有效改善眼部瘀血腫痛,促進眼部組織的血液循環,加速恢復。
- 鎮痛止癢,消炎止痛: 麝香能有效緩解眼部疼痛,止癢,並具有消炎抗菌的作用,能有效抑制眼部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麝香在杏核眼藥中起到通竅開竅、散瘀消腫、鎮痛止癢和消炎止痛的作用,能有效治療眼部疾病。
杏核眼藥方劑中包含乳香,主要原因如下: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乳香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杏核眼藥多用於治療眼部炎症、腫痛,乳香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炎症消散,緩解疼痛。
- 行氣止痛,改善眼部循環: 乳香亦具行氣止痛的功效,可改善眼部血液循環,促進眼部組織修復,緩解眼部疲勞,改善視力。
因此,乳香在杏核眼藥方劑中可發揮多重功效,有效治療眼部疾病。
杏核眼藥方劑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對於眼部炎症,如紅腫熱痛,可起到清熱消炎的作用,緩解不適。
- 通竅開竅,散瘀止血: 冰片具有通竅開竅之功效,可改善眼部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散瘀止血,對於眼部外傷、瘀血等情況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綜上,冰片在杏核眼藥方劑中,能夠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通竅開竅、散瘀止血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眼部炎症和外傷等疾病。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杏核眼藥」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結膜炎,紅腫痛癢」,屬中醫「赤絲虬脈」、「暴風客熱」等範疇,多因風熱外襲、肝火上炎或濕熱蘊結所致。其症見目赤腫痛、刺癢流淚,甚則畏光難睜。方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斂瘡止癢為法,適用於急性結膜炎、瞼緣炎等外眼炎症。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 甘石(爐甘石):性平微澀,主目赤翳障,能收濕斂瘡、消炎退紅,為眼科外用要藥。
- 黃丹(鉛丹):辛微寒,具解毒生肌之效,古用於瘡瘍腫毒,但現代需慎用其毒性。
- 硼砂:甘涼清熱,善消黏膜腫痛,《本草綱目》載其「除上焦痰熱,治眼翳障」。
- 海螵蛸:鹹澀微溫,收濕止血,可減輕結膜充血及分泌物。
- 青鹽:涼血解毒,古方常用其外洗以消目赤。
- 沒藥、乳香:活血散瘀、消炎定痛,改善局部氣血壅滯之腫痛。
- 麝香:辛香走竄,開竅通絡,助藥力滲透,兼消瘀滯。
- 梅片(冰片):苦辛涼,清熱止痛,《醫林纂要》稱其「散鬱火,通諸竅」,為眼科引經要藥。
方義解析:
- 清熱解毒:硼砂、青鹽、冰片直折火毒,甘石、黃丹斂瘡消炎。
- 活血止痛:乳香、沒藥疏通氣血,麝香增強透皮效應。
- 收濕止癢:海螵蛸、甘石減少滲出,緩解濕癢。
- 劑型特色:蜂蜜為賦形劑,既能潤澤黏膜,又能緩和諸藥刺激性。
三、推論可能功效
此方組合側重「局部治療」,通過:
- 抑制炎症反應:硼砂、冰片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常見結膜炎病原體有一定抑制作用。
- 改善微循環:乳香、沒藥可減輕充血,促進組織修復。
- 形成保護膜:蜂蜜與礦物藥混合後,或能覆蓋創面,減少外界刺激。
總結:「杏核眼藥」以礦物藥清熱斂瘡為骨幹,佐以芳香透絡、活血生肌之品,符合中醫「清消並用」的外治思路,適用於風熱濕毒所致的急性眼表炎症。其配伍體現「標本兼顧」特點,然現代應用需考量部分藥物安全性,並進一步驗證製劑工藝。
傳統服藥法
甘石1兩,黃丹1兩,硼砂2錢,海螵蛸2錢,青鹽8分,沒藥2錢,麝香1分,乳香2分,梅片3分。
止痛,消炎,消毒。
上為極細末。
生蜂蜜作成膏,塗於限內。1天2-3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應注意用量,孕婦及兒童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杏核眼藥,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西安方)。 組成:甘石1兩,黃丹1兩,硼砂2錢,海螵蛸2錢,青鹽8分,沒藥2錢,麝香1分,乳香2分,梅片3分。 主治:止痛,消炎,消毒。主治:結膜炎,紅腫痛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