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良方集腋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41%
肝經 32%
脾經 10%
肺經 8%
腎經 6%
心經
肝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七厘散

組成:沒藥、紅花、血竭、麝香、冰片、乳香、硃砂、孩兒茶。

功效:活血化瘀止血,消腫止痛,理氣開竅。外用止血生肌。

主治跌打損傷,瘀滯作痛,骨斷筋折,創傷出血。外敷一切無名腫毒

現代醫學認為本方抗凝血,改善血液循環,促進骨折癒合,消炎,鎮痛,止血;興奮中樞神經。主要用於外傷骨折、刀傷出血、肢體擠壓傷、軟組織挫傷、扭傷關節脫位、痛性休克、心絞痛、燒傷、燙傷,見局部腫起,皮膚青紫,局部壓痛,功能障礙,或少量出血,或不省人事,或聞骨擦音。

:七厘散是一味中藥方劑,由沒藥、紅花、血竭、麝香、冰片、乳香、硃砂、孩兒茶組成。它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消腫止痛、理氣開竅的功效,外用可止血生肌。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滯作痛、骨斷筋折、創傷出血等症。

方解:七厘散中的沒藥、紅花、血竭、麝香、冰片、乳香、硃砂、孩兒茶均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其中,沒藥、紅花、血竭、麝香、冰片、乳香均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硃砂、孩兒茶能理氣開竅。七厘散中各味藥物配伍得當,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理氣開竅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滯作痛、骨斷筋折、創傷出血等症。

注意事項:七厘散外用時,應注意用量,避免過量使用。使用本方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文獻參考

  1. 本草綱目
  2. 中醫學大辭典》
  3. 中藥學
  4. 《中藥方劑學》

相關疾病

前胸上部位疼痛
眼胞瘀痛
慢性肝硬化
痰核流注

相同名稱方劑

七厘散, 出處:《青囊全集》卷上。 組成:田三七1錢,豆砂5分,梅片5分,乳香1錢,沒藥1錢,兒茶1錢,紅花1錢5分,猴結1錢5分(研末)。 主治:跌打損傷。

七厘散, 出處:《綱目拾遺》卷三引《楊氏便易良方》。 組成:龍骨5分,硼砂5分,血竭(酒洗)5分,兒茶5分,天芝麻(即土連翹)5分。 主治:止痛。主治:金刃傷。

七厘散, 出處:《古方匯精》卷二。 組成:歸尾2兩,兒茶6分,朱砂2錢8分,乳香2錢8分,沒藥2錢8分,紅花8錢,雄黃8錢,冰片2分4厘,麝香2分2厘,血竭2錢4分。 主治:一切跌打傷損。

七厘散, 出處:《跌損妙方》。 組成:猴骨2錢,朱砂2錢,參三七2錢,琥珀2錢,自然銅2錢,血竭2錢,人中白1錢,沉香1錢,紅花1錢,乳香1錢,沒藥1錢,羊血1錢。 主治:太陽、大陰穴傷,血竄兩目,暈死。

七厘散, 出處:《傷科補要》卷四。 組成: 七厘散(《傷科補要》卷四。)出處:《傷科補要》卷四。組成:乳香1錢,沒藥(各去油)淨1錢,巴霜(去油)1錢,血竭1錢,自然銅(煅)1錢,硼砂1錢,半夏1錢,歸尾2錢。主治:散瘀定痛。 。 主治:散瘀定痛。

七厘散, 出處:《跌損妙方》。 組成:歸尾1錢,紅花1錢,桃仁1錢,大黃(酒浸)1錢,自然銅(醋煅7次)1錢,地鱉蟲(去頭足,炙焦)5錢,黃麻根(燒存性)3錢,乳香3錢,沒藥3錢,兒茶3錢,朱砂3錢,雄黃3錢,骨碎補3錢,古銅錢(醋煅7次)3錢,麝香5分。 主治:折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神效七厘散

相似度 87%

跌打萬應散

相似度 87%

傷科十寶丹

相似度 77%

十寶散

相似度 77%

乳沒生肌散

相似度 76%

梅瘡膏藥

相似度 71%

神效丹

相似度 70%

神水萬應膏

相似度 70%

聖功丸

相似度 70%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