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厘散

七厘散

QI L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良方集腋

其他名稱:傷科七厘散,神效七厘散,台麝七厘散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中性 (1.08)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35%
肝經 27%
脾經 17%
肺經 11%
腎經 7%
心經
肝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13

主治功效(症狀或疾病)


疼痛四肢關節疼痛,腕部關節痛,踝關節疼痛,眼胞瘀痛,前胸上部位疼痛,胸悶胸痛,肩關節痛

症狀臁瘡,頸間生瘡,痔瘡

現代疾病骨關節病,帶狀疱疹,慢性肝硬化

方劑組成解釋

七釐散中包含沒藥,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化瘀:沒藥性溫,味苦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七釐散主治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而沒藥的活血化瘀功效能促進血脈流通,消散瘀血,加速傷口癒合。
  2. 生肌止痛:沒藥亦有生肌止痛之效,能促進組織修復,減輕疼痛。七釐散中加入沒藥,不僅能活血化瘀,更能促進傷口癒合,加速患者康復。

七釐散中加入紅花,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藥理作用。

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其藥性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經閉痛經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

七釐散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骨折等症狀,紅花加入其中,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進一步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七釐散中加入血竭,主要是利用其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功效。血竭為棕櫚科植物麒麟血藤的樹脂,其性溫,味苦、甘,歸心、肝經。

血竭具有以下功效:

  • 活血化瘀: 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阻滯,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 止痛消腫: 能緩解疼痛,消減腫脹,對於外傷引起的疼痛、腫脹有明顯效果。

因此,七釐散中加入血竭,可以更好地發揮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功效,達到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的目的。

七釐散中含有麝香,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 活血止痛: 麝香氣味芳香,入心經、脾經,具有開竅通絡、活血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能起到快速止痛、消腫的作用。
  • 消腫散結: 麝香性溫,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代謝產物的排出,並抑制炎症反應,進而達到消腫散結的效果。

因此,七釐散中加入麝香,可以更有效地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並促進傷口癒合。

七釐散中加入冰片,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消腫止痛,清熱解毒: 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七釐散主要用於跌打損傷、骨折、瘀腫疼痛,冰片可以幫助消散瘀血、減輕炎症反應,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2. 芳香通竅,促進藥效: 冰片具有芳香開竅的作用,能促進藥物滲透,提高藥效。與其他藥材配合,能夠更好地發揮七釐散的治療效果。

七釐散中包含乳香,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 乳香性溫,味辛,歸心、肝經。其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七釐散多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乳香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2. 促進傷口癒合: 乳香還具有生肌止血的功效,可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對於外傷引起的皮肉損傷,乳香有助於傷口癒合,減少炎症反應。

因此,七釐散中加入乳香,可發揮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和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提高治療效果。

七釐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外傷和出血等症狀。其中,硃砂作為其主要成分之一,擔任了關鍵的作用。硃砂,即硫酸鋅,主要含有水銀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特性。其獨特的性質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清除體內的瘀血,對於外傷的恢復有顯著效果。

此外,硃砂還具備一定的鎮靜作用,能夠提高人體對疼痛的耐受性,對於在受傷後帶來的疼痛感有良好的緩解作用。葛根、乳香等其他成分也與硃砂相輔相成,共同達成活血、止痛、消腫的療效。由於其功效明顯,因此在急救和外科治療中,七釐散受到廣泛應用。不過,使用時需注意用量和使用方法,以免產生副作用,確保安全有效地促進傷口的癒合。

七釐散中加入孩兒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腫止痛: 孩兒茶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跌打損傷、瘀腫疼痛等症狀,與七釐散中其他消腫止痛藥材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2. 活血化瘀: 孩兒茶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助於消散瘀血,加速傷處恢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方劑介紹


七厘散

七厘散是一種歷史悠久、廣為流傳的中成藥。由於療效顯著,不僅常被傷科醫師使用,也深受古代民眾信賴與歡迎。

此方屬於金瘡藥,其主要功效為「活血散瘀、止血定痛、消腫生肌」,常用於跌打損傷、金瘡出血、瘀血腫痛各種內傷、慢性瘀阻和腦震盪。,既可內服也可外用,但現代多半用於外敷。

若說「七厘散」,可能許多人不太熟悉;但若提到在台灣地區廣為人知的傷藥「鐵牛運功散」、「十八銅人行氣散」,大家就比較能理解。

練習武術之人必備行氣散活血化瘀
練習武術之人必備行氣散活血化瘀

七厘散特別與少林武術有因緣,練習武術的人必備,此方與台灣的國術館有深厚淵源。

研究顯示,其中的「大七厘散」源自明清時期,與鄭成功的部屬和南少林的醫武傳統有關,成為台灣國術館形成的基礎之一,該方劑被視為祕傳。

關於七厘散的來源,有多種說法。從現存資料來看,較可信的版本見於清代《良方集腋》。

書中記載:「此方傳自軍營,凡打仗受傷,屢有起死回生之功……功效如鐵扇散更為奇捷,誠急救之神方,濟世之寶筏焉。」

可見七厘散最初為軍中急救用藥,用於處理跌打損傷,效果顯著(註1)。

七厘散最初為軍中急救用藥,古代軍營常用
七厘散最初為軍中急救用藥,古代軍營常用

書中還提到:「專治跌打損傷,骨斷筋折,血流不止……急用此藥乾掺,定痛止血,先以藥七厘燒酒服之,裡傷之大小再用燒酒調敷,立時見效。」說明七厘散既可內服,也可乾粉直接外敷,具有迅速止痛止血的功效。

一般來說,古人使用七厘散治療刀割傷時,會先清潔傷口,再塗上藥粉,敷上紗布固定,通常無需更換藥物,約3-5天即可痊癒。

此外,七厘散亦可用於改善無名腫毒、燙傷、火傷、外科瘡瘍等症狀。若症狀輕微,僅需外敷即可,不必內服。

七厘散由8味中藥組成,依功效可分為三大類:「活血化瘀」、「止血生肌」、「行氣止痛」。

一、活血化瘀藥

  • 血竭: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的功效,可促進組織修復,是七厘散中的核心藥材。
  • 紅花:能活血通經、散瘀止痛,並輔助血竭加強行血效果。
  • 乳香:活血行氣、消腫生肌,與沒藥搭配可發揮協同作用。
  • 沒藥:散瘀止痛,與乳香合用可顯著增強活血止痛之效。

血竭直接作用於瘀血和出血,既能活血又不傷正,符合「瘀去新生」原則。紅花、乳香、沒藥合稱「活血三寶」,紅花偏重通絡,乳香偏行氣,沒藥偏散瘀,彼此配伍相輔相成。

中藥活血止痛止血消腫效果好
中藥活血止痛止血消腫效果好

二、止血生肌藥:

  • 孩兒茶:具收濕斂瘡、止血生肌之效,能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活血藥過度引發出血。
  • 朱砂:具有鎮心安神、防腐解毒(外用時具抑菌作用)之功。朱砂在古方中常作為安神與緩解疼痛的成分,惟現代已因安全疑慮多限於外用。

三、行氣止痛藥:

  • 麝香:能開竅通絡,引藥直達病所,並增強活血藥的效力,快速消腫止痛。
  • 冰片:具有清熱止痛、防腐作用,並有助於藥物經皮吸收,提高療效。

值得注意的是,血竭在方中用量高達一兩,約占全方重量三分之一。因其強效特性,《醫方發揮》推測此方可能源自《婦人良方大全》中的名方「奪命丹」。

七厘散講求藥性平衡,血竭與兒茶皆能兼具化瘀與止血之效,避免傳統活血藥「活血致出血」的矛盾;麝香、冰片發揮迅速,乳香、沒藥與血竭則作用持久,形成快慢並濟的藥效配置。

七厘散可內服也可外用,內服可用於治療如內傷、瘀血阻滯等症;外用則可直接作用於跌打損傷、腫痛出血等部位,止痛消腫效果明顯。

雖然傳統上七釐散主要用於跌打損傷,但隨著臨床應用的拓展,其適應症早已不限於此。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現代醫學已禁止使用朱砂,所以古書說只能服「七厘」,燒酒沖服,不可多服,稱之為「七釐散」。現代研究發現,即使去除朱砂,對於止痛效果的影響並不顯著(註2)。

學習七厘散,主要是從其中藥組成來理解,這是活血化瘀、止血消腫的常用組成。

傳統上七厘散主要用於跌打損傷,但在臨床應用上,其適應症並不僅限於此。近代中醫對於七厘散研究非常多,歸納數百篇期刊論文後,可用於治療以下疾病:

  • 骨折相關疾病:脛骨骨折、肋骨骨折、骨盆骨折、跟骨骨折、股骨遠端骨折、脛骨幹骨折、四肢創傷骨折術後無菌性骨不連、踝關節骨折、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老年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髌骨骨折、下肢骨幹粉碎性骨折、骨不癒合、延遲癒合。
  • 軟組織損傷:急性軟組織損傷(如扭挫傷)、踝關節損傷、急性胸壁扭挫傷、急性腰扭傷、肩周炎、腱鞘囊腫。
  • 手術後併發症:全髖關節置換術後隱性失血、全膝關節置換術後隱性失血、深靜脈血栓形成、腹腔鏡疝術後血清腫、麥默通術後血腫、手足創傷手術後疼痛。
  • 疼痛症狀:腫痛、關節疼痛、腰腿痛、頭痛、神經痛(如帶狀疱疹後遺神經痛)。
  • 皮膚及創面問題:壓瘡(褥瘡)、帶狀疱疹、化療性靜脈炎、凍瘡、感染性創面、燒傷、創面修復、皮膚潰瘍。
  • 其他:小兒驚風、下肢慢性骨膜炎、混合痔術後疼痛、血栓性外痔、子宮內膜異位症、慢性萎縮性胃炎、黏連性腹痛、小兒輪狀病毒腸炎合併神經損傷。

註1:葉顯純.七釐散的源流與應用[J].中成藥研究,1985,(07):34-35.

註2:蔣梅香,李福元,李飛艷,等.含與不含朱砂的七釐散鎮痛作用的實驗研究[J].山東化工,2018,47(16)

相同名稱方劑


七厘散, 出處:《青囊全集》卷上。 組成:田三七1錢,豆砂5分,梅片5分,乳香1錢,沒藥1錢,兒茶1錢,紅花1錢5分,猴結1錢5分(研末)。 主治:跌打損傷。

七厘散, 出處:《綱目拾遺》卷三引《楊氏便易良方》。 組成:龍骨5分,硼砂5分,血竭(酒洗)5分,兒茶5分,天芝麻(即土連翹)5分。 主治:止痛。主治:金刃傷。

七厘散, 出處:《古方匯精》卷二。 組成:歸尾2兩,兒茶6分,朱砂2錢8分,乳香2錢8分,沒藥2錢8分,紅花8錢,雄黃8錢,冰片2分4厘,麝香2分2厘,血竭2錢4分。 主治:一切跌打傷損。

七厘散, 出處:《跌損妙方》。 組成:猴骨2錢,朱砂2錢,參三七2錢,琥珀2錢,自然銅2錢,血竭2錢,人中白1錢,沉香1錢,紅花1錢,乳香1錢,沒藥1錢,羊血1錢。 主治:太陽、大陰穴傷,血竄兩目,暈死。

七厘散, 出處:《傷科補要》卷四。 組成: 七厘散(《傷科補要》卷四。)出處:《傷科補要》卷四。組成:乳香1錢,沒藥(各去油)淨1錢,巴霜(去油)1錢,血竭1錢,自然銅(煅)1錢,硼砂1錢,半夏1錢,歸尾2錢。主治:散瘀定痛。 。 主治:散瘀定痛。

七厘散, 出處:《跌損妙方》。 組成:歸尾1錢,紅花1錢,桃仁1錢,大黃(酒浸)1錢,自然銅(醋煅7次)1錢,地鱉蟲(去頭足,炙焦)5錢,黃麻根(燒存性)3錢,乳香3錢,沒藥3錢,兒茶3錢,朱砂3錢,雄黃3錢,骨碎補3錢,古銅錢(醋煅7次)3錢,麝香5分。 主治:折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