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梅瘡膏藥」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活血化瘀: 乳香性溫,味辛,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梅瘡屬皮膚病,常伴有腫痛、潰爛,乳香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清除瘀血,消炎止痛,加速病竈癒合。
- 消腫生肌: 乳香亦有消腫生肌之功,可促進創面癒合,防止感染。梅瘡多發生於皮膚表面,乳香的消腫生肌作用,可幫助患處組織再生,加速病程恢復。
梅瘡膏藥中包含沒藥,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消腫止痛: 沒藥性味苦、辛、溫,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梅瘡屬於皮膚病,常伴有腫痛,而沒藥可以有效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 殺菌消毒: 沒藥還具有抗菌、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細菌感染,防止傷口化膿。梅瘡易受細菌感染,而沒藥可以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避免病情加重。
梅瘡膏藥中加入孩兒茶,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清熱解毒:孩兒茶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抑制梅瘡引起的炎症反應,減輕疼痛和腫脹。
二、活血化瘀:孩兒茶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梅瘡的消散,防止留下疤痕。
因此,孩兒茶在梅瘡膏藥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助於快速緩解梅瘡症狀,促進傷口癒合。
梅瘡膏藥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冰片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抑制梅瘡引起的炎症反應,緩解疼痛和腫脹。
- 開竅止癢,止血生肌:冰片能通竅開竅,並具有止癢、止血、生肌的作用,可有效緩解梅瘡引起的瘙癢和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冰片在梅瘡膏藥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能有效控制梅瘡症狀,促進傷口癒合。
梅瘡膏藥中包含輕粉,主要原因如下:
- 殺菌止癢: 輕粉性寒,具殺菌、解毒之效,能有效抑制梅瘡感染的細菌,減輕其引起的瘙癢、紅腫等症狀。
- 消腫生肌: 輕粉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炎症消退,並有助於創面癒合,防止感染加重。
然而,輕粉具有一定的毒性,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配製或服用,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梅瘡膏藥中添加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通竅散結: 麝香性溫,氣味芳香,可通經絡、散寒氣、消腫毒。梅瘡多因外感風寒濕邪侵襲所致,而麝香可有效通達病竈,驅散寒邪,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瘡瘍消散。
二、止痛生肌: 麝香有較強的止痛作用,可緩解梅瘡所致的疼痛,同時也能促進傷口癒合,加速組織再生,促進皮膚修復,達到快速治癒的目的。
因此,梅瘡膏藥中加入麝香,可發揮其通竅散結、止痛生肌的功效,有效治療梅瘡。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梅瘡膏藥」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楊梅瘡」,即傳統中醫對梅毒所致皮膚潰瘍、腫痛瘡毒的稱謂。古時對此類頑瘡,多以解毒斂瘡、活血生肌、消腫止痛為治療方向。「梅瘡膏藥」為外用貼敷之劑,直接作用於瘡面,達到局部消炎、促進癒合之效。
二、組成邏輯推理及治療原理
乳香、沒藥:
二藥均為樹脂類藥材,氣味辛香,善於活血止痛、消腫生肌。乳香偏重行氣通絡,沒藥長於散瘀消腫,合用可改善瘡瘍局部氣血瘀滯,緩解疼痛,促進組織修復。孩兒茶:
性涼味苦澀,能收斂止血、清熱解毒。其收斂之性可助潰瘍瘡面癒合,清熱之力可解瘡毒濕熱,適合楊梅瘡之腐爛滲液者。冰片、麝香:
兩者均屬芳香走竄之品,冰片清熱止痛、防腐生肌;麝香活血散結、開竅透絡。合用可增強藥力穿透性,使諸藥快速滲透瘡面深部,亦能減輕腫痛。輕粉(主含氯化亞汞,需注意毒性):
古時作為攻毒殺蟲、祛腐生肌之要藥,對頑固性瘡瘍有強效殺菌、遏制腐爛的作用,但需嚴控用量以防汞中毒。豬油、香油:
作為基質,既能潤澤皮膚,防止瘡面乾裂,又可黏附藥粉,延緩釋放。豬油性涼潤,香油清熱,共奏保護創面之效。
三、治療機理綜述
此方結合「活血行氣(乳香、沒藥)」「清熱解毒(孩兒茶、冰片)」「攻毒斂瘡(輕粉)」「芳香透達(麝香)」等法,針對楊梅瘡的「熱毒蘊結、氣血瘀滯」病機,以外用直達病所,達到消腫止痛、祛腐生肌之效。其組方側重局部治療,符合古代對頑瘡「以毒攻毒」「芳香透絡」的用藥思路。
傳統服藥法
乳香5錢,沒藥5錢,孩兒茶7錢,冰片1分,輕粉5分,麝香1分。
用豬油(熬,去滓)2兩,加香油3錢同熬,離火稍冷,入乳香、沒藥、孩兒茶攪勻,又入冰片、輕粉、麝香。
臨用攤貼。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梅瘡膏藥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使用時要注意避免接觸眼睛和黏膜。
相同名稱方劑
梅瘡膏藥, 出處:《馮氏錦囊·外科》卷十九。 組成:乳香5錢,沒藥5錢,孩兒茶7錢,冰片1分,輕粉5分,麝香1分。 主治:楊梅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