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粉的傳統功效
1. 驅蟲殺蟲
輕粉在傳統中醫藥中,歸屬金石類藥材,其性味功效歷來被認為有「逐水通便」及「殺蟲攻毒」之力。針對蟲害,中醫學認為輕粉具備峻烈之性與沉降之質。其「殺蟲」之效,主要在於其能破壞蟲體生機,使蟲體麻痺、不活,最終致死。此種作用,從中醫角度可解釋為輕粉的藥力猛烈,能「滌蕩邪毒」、「搜剔伏邪」,直擊蟲害根本。在古籍中,輕粉常被用於外敷治療皮膚疥癬、濕疹等蟲毒所致之疾,亦有用於內服以驅殺腸道寄生蟲者,其效力之剛猛、穿透性之強,皆為其殺蟲驅蟲作用的基礎。這種強烈反應,與其對昆蟲神經系統造成麻痺至死亡的現代觀察相符,從傳統醫學角度看,便是其「毒性」在發揮「攻邪」作用。
2. 外用
輕粉,又名氧化鋅,傳統中醫視其外用,具清熱燥濕之功,能有效緩解肌膚濕熱蘊結之症。其殺蟲止癢之性,善治外感蟲邪所致皮損,並止皮膚瘙癢。另,輕粉有收斂止汗之效,適用於汗出過多或局部滲液。故皮膚濕瘡、痱子、腳氣、肛門瘙癢等濕熱或風濕困滯表證,可資外敷。
3. 化腐生肌
傳統中醫觀點認為,輕粉藉其辛、苦、寒之藥性,對於瘡瘍潰爛不斂口之症,能發揮「化腐生肌」的顯著功效。此作用機理核心在於其能針對病機之「熱毒」。
輕粉之辛味入肺,肺主皮毛,司表;其苦味入心,心主血脈,絡及全身。故當其性寒能清熱時,便能有效「清肺熱」以解表層之毒邪,並「涼心血」以平深層之血熱。瘡瘍久潰不斂,多由熱毒熾盛、氣血瘀滯所致,熱邪耗傷氣血,腐蝕肌膚。輕粉之「化腐」作用,正是透過其苦寒之性清熱解毒,將潰爛之腐肉清除。其辛味亦有發散、行氣之功,輔助毒邪外排,為新生肌膚創造乾淨的環境。
「生肌」之效則是在熱毒清除後自然達成。在肺熱得清、心血得涼的狀態下,體內之氣血津液得以循經正常滋養局部,恢復組織生長修復機能。肺經熱清則皮毛得養,心血涼和則血循暢通,自然有利於新生肉芽組織的形成與瘡口的收斂癒合。這體現了中醫「扶正祛邪」的治療原則,先祛除熱毒邪氣,再助正氣恢復,促使瘡口癒合。
輕粉的炮製
製備雪花鹽步驟:
-
準備材料:
- 膽礬 3.5 斤
- 食鹽 3 斤
- 水 約 3 斤
- 水銀 6.25 斤
- 紅土 約 10 大碗
- 沙土 適量
- 上等木炭 47 斤
- 平底鍋 10 個
- 陶碗或瓷盆 10 個
- 雞翎 1 支
-
混合材料:
- 將膽礬、食鹽放入盆內,加水混合。
- 加入水銀,攪拌成粥狀。
- 加入紅土,拌和成半乾半濕的軟泥塊。
- 將軟泥塊分成 10 份,捏成饅頭形。
-
準備爐竈:
- 用磚砌一爐竈,上有 10 個爐眼。
- 在每個平底鍋中央撤一層沙土。
-
放置材料:
- 將饅頭狀物分別放在平底鍋上的沙土上。
- 用陶碗或瓷盆蓋住饅頭狀物。
- 用泥封固陶碗或瓷盆,以防泄氣。
- 將平底鍋放置在爐竈的爐眼上。
-
點火燃燒:
- 將木炭放在爐竈外,燒至全紅。
- 將紅木炭裝入各爐眼內,略燒片刻。
- 將爐眼中央擺成空型,若見有火苗之處,用炭壓蓋不使上燃。
- 關閉爐門,開始悶火。
-
燒制過程:
- 待木炭燒透,至無火苗,且外被一層白灰時,將已封固的平底鍋放在每個爐眼上。
- 關閉爐門。
-
開鍋取結晶:
- 22 小時後,打開鍋蓋。
- 鍋內出現多數多角形片狀雪花樣結晶。
- 用雞翎掃下結晶,揀去雜質。
- 遮光密閉保存結晶。
-
重複使用:
- 紅土與沙仍可繼續使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輕粉注意事項
- 具有毒性:輕粉是一種有毒物質,誤食或吸入大量可能會導致中毒,甚至死亡。
- 皮膚過敏:輕粉會對皮膚造成刺激和過敏反應,如紅腫、瘙癢和灼傷。
- 眼睛刺激:輕粉接觸眼睛會導致結膜炎、角膜炎和失明。
- 呼吸道刺激:吸入輕粉會刺激呼吸道,導致咳嗽、氣喘和肺水腫。
- 孕婦與哺乳婦禁用:輕粉會通過胎盤屏障或母乳影響胎兒和嬰兒,因此孕婦和哺乳婦禁用。
- 兒童禁用:兒童對輕粉的毒性敏感性較高,因此兒童禁用。
- 配伍禁忌:輕粉與某些藥物(如硫化物)配伍時會產生有毒物質,因此應避免同時使用。
- 長期使用副作用:長期使用輕粉會損害肝臟、腎臟和神經系統。
- 應嚴格按照醫囑使用:輕粉是一種處方藥,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嚴格遵守劑量和使用方法。
- 儲存保管:輕粉應儲存在陰涼乾燥處,遠離兒童和寵物,並妥善處理廢棄物。
輕粉相關的方劑
輕粉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