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粉散

JU FE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25

熱/寒比例

(0.2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3%
腎經 20%
脾經 20%
肺經 15%
心經 5%
膽經 5%
大腸經 5%
小腸經 2%
膀胱經 2%
肝經
腎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膽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菊粉散中包含菊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疏風散熱: 菊花性寒,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的功效。其對於風熱感冒、目赤腫痛、頭痛眩暈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2. 宣散風熱,平肝明目: 菊花入肝經,具有宣散風熱、平肝明目之效。其可治療肝火上炎導致的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等症狀。

綜上所述,菊花在菊粉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清熱解毒、疏風散熱、宣散風熱、平肝明目的功效,使其成為治療相關疾病的有效藥材。

菊粉散中含有輕粉,主要是因為輕粉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輕粉為水銀的氧化物,性寒,味苦,具有解毒消腫涼血止痛等作用,可用於治療濕熱蘊積所致的瘡瘍腫毒口舌生瘡等症。

菊粉散的組成中,除了輕粉外,還含有其他清熱解毒的中藥,如菊花、金銀花等,因此,輕粉在方劑中的作用是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清熱解毒的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菊粉散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止癢: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癢的功效。菊粉散多用於治療濕疹、皮膚瘙癢等症狀,白礬能有效抑制濕邪,止癢消腫,輔助其他藥材達到更好的療效。
  2. 收斂止血:白礬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能收斂潰瘍面,促進傷口癒合,同時也可止血止痛。菊粉散中加入白礬,有助於收斂滲出液,減輕炎症反應,達到更快止癢止血的目的。

「菊粉散」中包含鉛丹,鉛丹在古代醫學中被認為具有收斂固澀、殺蟲解毒的作用。在該方劑中,鉛丹可能用於治療皮膚病變,如濕疹、皮膚瘙癢等症狀,需要注意的是,鉛丹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必須謹慎,避免中毒。

主治功效


菊粉散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洞天奧旨》記載的菊粉散,主治小兒肥黏瘡。此方劑以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燥濕收斂為治法,針對肥黏瘡的病機進行多方面調理。

肥黏瘡病機分析:

根據古文記載,肥黏瘡好發於小兒頭部,與風熱、濕熱密切相關。其病因主要有三:

  1. 風熱蘊結: 小兒陽氣未足,易受外邪侵襲,風熱之邪侵入太陽經脈,鬱滯於頭部,導致瘡瘍發生。 文中提及「身感風熱不散,而毒乃浮於頭上」,正說明瞭風熱邪氣是肥黏瘡發病的重要因素。

  2. 濕熱內蘊: 小兒飲食不節,喜食水果,易導致脾胃濕熱內蘊。濕熱之邪循經上達頭部,與風熱之邪相合,加重病情。 文中「小兒好餐水果,濕氣留中,一遇風熱,聚而外出」的描述,明確指出濕熱是肥黏瘡的內在病因。

  3. 蟲毒感染: 濕熱環境易滋生蟲毒,加上搔抓或剃刀等外力因素,可加重感染,導致瘡瘍潰爛,流膿黏液。文中「久則遍頭皆是,蓋濕熱生蟲也」指出了蟲毒感染在肥黏瘡發展中的作用。

菊粉散方劑組成及治療原理:

菊粉散方劑組成如下:

  • 黃菊花(燒灰): 清熱解毒,明目降火,散風熱。燒灰後藥性更猛烈,能更有效地清除風熱邪氣,並具有吸附膿液的作用。

  • 煙膠(可能指松香): 收斂生肌,消腫止痛。松香具有較強的粘性,可以保護瘡面,防止感染,並促進傷口癒合。

  • 輕粉(昇汞): 清熱解毒,殺蟲止癢,消腫止痛。此藥具有較強的毒性,需謹慎使用,主要用於殺滅蟲毒,並具有消腫止痛的作用。

  • 枯礬(白礬): 燥濕止帶,清熱解毒,收斂止血。白礬具有收斂作用,能乾燥濕潤的瘡面,防止膿液流出,並能清熱解毒。

  • 黃丹(鉛丹): 清熱解毒,殺蟲止癢,消腫止痛。鉛丹同樣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的功效,但其毒性較大,使用需慎重。

此方劑中,黃菊花、白礬清熱解毒,燥濕收斂;輕粉、黃丹殺蟲止癢,消腫止痛;煙膠收斂生肌,保護創面。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燥濕收斂之功效,從而達到治療肥黏瘡的目的。 方中使用燒灰的菊花以及豬油熬製的藥膏,可能也考慮到藥物滲透及粘附性,以利於藥物更好地作用於患處。

總結:

菊粉散方劑針對肥黏瘡的風熱、濕熱、蟲毒等病機,運用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燥濕收斂等治法,通過多種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治療肥黏瘡的目的。 然而,方中含有輕粉、黃丹等毒性較大的藥物,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 現代醫學應對此類皮膚病有更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故此古方僅供參考,切勿自行使用。

傳統服藥法


黃菊花5錢(燒灰),煙膠2錢,輕粉1錢,枯礬1錢,黃丹2錢。上各為末。
濕則乾搽,乾則用豬油熬熟搽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含有鉛丹,有毒,使用時應注意用量,不可過量。

相同名稱方劑


菊粉散, 出處:《洞天奧旨》卷十引巫真君方。 組成:黃菊花5錢(燒灰),煙膠2錢,輕粉1錢,枯礬1錢,黃丹2錢。 主治:肥粘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