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藥典籍摘錄
(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古代中醫典籍摘錄
菊花體輕達表,氣清上浮,性涼能清熱,具有散風清熱之功,可用於風熱感冒。這與菊花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及解熱等作用有關。
體外實驗發現,菊花水浸劑或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宋內氏痢疾桿菌、變形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綠膿桿菌、人型結核桿菌、霍亂弧菌都有抑制作用。
高濃度在體內有抗流感病毒(PR8)及抗鉤端螺旋體的作用。菊花水浸劑(1:4)對某些常見皮膚致病性真菌亦有抑制作用。
菊花含有一種名為「倍半萜」的成分,可以抑制發炎、減少自由基,甚至可以殺死細菌和病毒,有增強免疫力的功效。
《本草正義》提到:「凡花皆主宣揚疏泄,獨菊花則攝納下降,能平肝火,熄內風,抑木氣之橫逆。」
本品平肝熄風作用可用於肝陽上亢,肝風內動的頭暈頭痛、目眩、耳聾等,這與其改善機體的血液循環、降血脂等作用有關。
另外,本品還可配伍用於肝腎不足之病證,可以改善眼睛乾澀相關症狀。
菊花水煎醇沉製劑對離體兔心有顯著擴張冠脈、增加冠脈流量的作用。針對犬類心臟有增加冠脈流量和心肌耗氧量的作用。
菊花製劑對實驗性冠脈粥樣硬化兔的離體心臟,也能增加冠脈流量和提高心肌耗氧量。
總之,菊花製劑能擴張冠脈,減輕心肌缺血狀態,雖有心肌收縮力加強與耗氧量增加的作用,但仍以擴張冠脈占優勢。
菊花既可抑制膽固醇的合成,又能促進其分解,從而使血中膽固醇水平下降。
給小鼠分別灌服相同劑量的四大懷藥(牛膝、地黃、山藥、菊花),45天后測定血中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過氧化氫酶)和GSH-Px(谷胱甘膚過氧化物酶)的活性及血中LPO(過氧化脂質)的含量。
結果顯示,四大懷藥均能提高GSH—凡的活性和降低LPO含量,具有延緩衰老作用,四藥合劑的效果明顯優於各單味藥。
菊花浸膏灌胃,對人工發熱家兔有解熱作用。其解熱作用可能與中樞抑製作用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