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目散

QING M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8%
脾經 26%
胃經 21%
肺經 16%
心經 2%
腎經 2%
膽經 2%
肝經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1

主治功效


清目散

整體功效

清熱明目,散風利濕

主治

風火入於肝膽之中,濕氣不散,眼目紅腫。

風熱之邪侵入肝膽,濕氣不散,阻滯經絡,導致眼目紅腫。本方以白蒺藜、荊芥、菊花、白芍、半夏、白朮、甘草、決明子等藥物組成,具有清熱明目、散風利濕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火入於肝膽之中,濕氣不散,眼目紅腫等症狀。

文獻參考

  •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十七:「清目散,治風火入於肝膽之中,濕氣不散,眼目紅腫。方用白蒺藜、荊芥、菊花、白芍、半夏、白朮、甘草、決明子,水煎服。」
  • 本草正義》卷三十四:「清目散,治風火入於肝膽之中,濕氣不散,眼目紅腫。方用白蒺藜、荊芥、菊花、白芍、半夏、白朮、甘草、決明子,水煎服。」

傳統服藥法


白蒺藜3錢,荊芥1錢,甘菊花2錢,白芍2錢,半夏3錢,白朮5錢,甘草1錢,草決明1錢。
有熱者,加梔子3錢。
水煎服。1劑輕,2劑愈。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中,白蒺藜、荊芥、菊花、白芍、半夏、白朮、甘草、決明子等藥物均具有清熱明目、散風利濕的功效。其中,白蒺藜、荊芥、菊花可清熱解毒、散風明目;白芍、半夏、白朮可健脾和胃、燥濕利濕;甘草可緩急和中、調和諸藥;決明子可清肝明目、利水通便。諸藥合用,共奏清熱明目、散風利濕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慢性肝炎

相同名稱方劑


清目散, 出處:《石室秘錄》卷四。 組成:白蒺藜3錢,荊芥1錢,甘菊花2錢,白芍2錢,半夏3錢,白朮5錢,甘草1錢,草決明1錢。 主治:風火入於肝膽之中,濕氣不散,眼目紅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全目飲

相似度 70%

柴荊飲

相似度 63%

荊芥祛風湯

相似度 57%

六神全蠍丸

相似度 57%

秘方洗心散

相似度 57%

肝膽兩抒湯

相似度 55%

白雌雞湯

相似度 54%

白朮芍藥湯

相似度 54%

延齡湯

相似度 54%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