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功效
柴荊飲
整體功效
疏肝解郁,清熱明目。
主治
因肝木風火作祟,脾胃之氣不能升騰,而致目痛如刺觸,兩角多眵,羞明畏日,兩胞浮腫,淚濕不已。
柴荊飲由柴胡、薄荷、荊芥、菊花、甘草、茯苓、白芍、白蒺藜、梔子、密蒙花、半夏等中藥組成,具有疏肝解郁、清熱明目的功效。主治因肝木風火作祟,脾胃之氣不能升騰,而致目痛如刺觸,兩角多眵,羞明畏日,兩胞浮腫,淚濕不已。
文獻參考
中藥功效分類
中藥 | 功效 | 解釋 |
---|---|---|
柴胡 | 疏肝解郁 | 可疏散肝氣鬱結,緩解肝鬱所致的頭痛、目赤腫痛、流淚等症狀。 |
薄荷 | 疏肝解郁 | 可疏散肝氣鬱結,緩解肝鬱所致的頭痛、目赤腫痛、流淚等症狀。 |
荊芥 | 疏肝解郁 | 可疏散肝氣鬱結,緩解肝鬱所致的頭痛、目赤腫痛、流淚等症狀。 |
菊花 | 清熱明目 | 可清熱解毒,明目退翳。 |
甘草 | 清熱解毒 | 可清熱解毒,緩解肝火上炎所致的頭痛、目赤腫痛、流淚等症狀。 |
茯苓 | 利濕退腫 | 可利濕退腫,緩解肝火上炎所致的頭痛、目赤腫痛、流淚等症狀。 |
白芍 | 清熱解毒 | 可清熱解毒,緩解肝火上炎所致的頭痛、目赤腫痛、流淚等症狀。 |
白蒺藜 | 清熱解毒 | 可清熱解毒,緩解肝火上炎所致的頭痛、目赤腫痛、流淚等症狀。 |
梔子 | 清熱解毒 | 可清熱解毒,緩解肝火上炎所致的頭痛、目赤腫痛、流淚等症狀。 |
密蒙花 | 清熱明目 | 可清熱解毒,明目退翳。 |
半夏 | 清熱解毒 | 可清熱解毒,緩解肝火上炎所致的頭痛、目赤腫痛、流淚等症狀。 |
傳統服藥法
柴胡1錢,薄荷1錢,荊芥1錢,甘菊1錢,甘草3分,茯苓3錢,白芍4錢,白蒺藜2錢,草決明2錢,炒梔子2錢,密蒙花5分,半夏5分。
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柴胡、薄荷、荊芥、菊花均具有疏肝解郁、清熱明目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肝木風火上攻所致的目赤腫痛、羞明畏光、流淚等症狀。甘草、茯苓、白芍、白蒺藜、梔子、密蒙花、半夏均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肝火上炎所致的頭痛、目赤腫痛、流淚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柴荊飲性味辛、苦、寒,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柴荊飲, 出處:《辨證錄》卷三。 組成:柴胡1錢,薄荷1錢,荊芥1錢,甘菊1錢,甘草3分,茯苓3錢,白芍4錢,白蒺藜2錢,草決明2錢,炒梔子2錢,密蒙花5分,半夏5分。 主治:因肝木風火作祟,脾胃之氣不能升騰,而致目痛如刺觸,兩角多眵,羞明畏日,兩胞浮腫,淚濕不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