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白蒺藜2錢,甘菊花1錢,梔子2錢,荊芥1錢,防風1錢,當歸1錢,白芍3錢,半夏1錢,甘草5分。
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白蒺藜、菊花、梔子、荊芥、防風,均有清熱明目之功,為本方主要的清熱明目藥物。當歸、白芍,有養血柔肝之功,可緩解肝風內動之症狀。半夏、甘草,可和胃降逆,緩解胃腸不適之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偏涼,體質虛寒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全目飲, 出處:《石室秘錄》卷一。 組成:白蒺藜2錢,甘菊花1錢,梔子2錢,荊芥1錢,防風1錢,當歸1錢,白芍3錢,半夏1錢,甘草5分。 主治:目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