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目飲

QUAN MU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3%
肺經 21%
脾經 18%
心經 13%
胃經 9%
腎經 6%
三焦經 3%
膀胱經 3%
肝經
肺經
脾經
心經
胃經
腎經
三焦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2

方劑組成解釋

全目飲中包含白蒺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明目:白蒺藜性平味甘,歸肝經,具有疏肝解鬱、明目退翳的功效。全目飲用於治療目赤腫痛、翳障等眼部疾病,白蒺藜可通過疏肝解鬱,緩解肝氣鬱結導致的目赤腫痛,同時又能明目退翳,改善視力。
  2. 利水消腫:白蒺藜也具有一定的利水消腫功效,可協助其他藥材清除體內積水,減輕眼部腫脹,有利於眼疾的康復。

綜合而言,白蒺藜在全目飲中發揮着疏肝明目、利水消腫的作用,爲治療眼部疾病提供有效幫助。

「全目飲」方劑中包含菊花,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明目: 菊花性涼,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其能清肝火、降肝氣,對於因肝火上炎、肝氣鬱結所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頭昏眼花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
  2. 疏散風熱: 菊花亦能疏散風熱,對於外感風熱所致的目赤腫痛、眼部紅腫、分泌物增多等症狀,也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因此,菊花在「全目飲」中,主要發揮清熱明目、疏散風熱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眼部疾病的效果。

全目飲方劑中含有梔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梔子性寒,味苦,歸心、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功效。全目飲方劑中多用於治療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眼科疾病,而梔子可清熱降火,涼血消腫,緩解眼部炎症,改善視力。
  2. 利濕通淋,止痛消腫:梔子亦具有利濕通淋、止痛消腫之效。全目飲方劑中若涉及濕熱下注、膀胱濕熱等病症,梔子可清熱利濕,通淋止痛,緩解局部腫痛,改善患者的整體症狀。

全目飲方劑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1.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荊芥性辛溫,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的功效。全目飲常用於治療目赤腫痛、眼部風熱等症,而荊芥可有效緩解眼部炎症,改善視力模糊,達到清熱解毒、明目止痛之效。
  2. 通鼻竅,利頭目: 荊芥還具有通鼻竅、利頭目的功效。全目飲中加入荊芥,有助於改善鼻塞、流涕等症狀,進而緩解眼部不適,達到通竅開鬱、散風止痛的效果。

全目飲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散風寒,止痛止癢: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癢之功效。全目飲治療目疾,多因風寒入侵,致使眼部疼痛、瘙癢、視力模糊等症狀。防風可有效祛除風寒,緩解眼部不適。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全目飲中其他藥物如菊花、決明子等,也具有清熱解毒、明目降壓之功效。防風與這些藥物共同作用,可協調藥性,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全目飲方劑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如下:

  1. 補血活血,滋養肝腎: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其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養血滋陰等功效。全目飲主要用於治療目疾,而當歸可補益肝腎,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眼部供血,從而緩解眼部不適。
  2. 配伍協調,增強藥效:全目飲中其他藥材如菊花、枸杞等,也具有清肝明目、滋陰養肝的功效。當歸與之搭配,可相互協調,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療效。

全目飲方劑中包含白芍,主要因其具備以下功效:

  1. 養血柔肝: 白芍性微寒,入肝脾經,能養血柔肝,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狀。全目飲治療目疾,以養血柔肝為治則,白芍為其中關鍵藥物。
  2. 止痛止痙: 白芍亦有止痛止痙之效,可緩解肝經氣血瘀滯所致的頭昏眼花、眼痛等症狀。全目飲中加入白芍,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整體症狀,提升療效。

全目飲方劑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化痰: 半夏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全目飲主要針對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狀,而這些症狀往往與濕熱內蘊、痰濁上蒙有關。半夏可燥濕化痰,清除阻礙視力的痰濁,達到明目止痛的效果。
  2. 降逆止嘔: 半夏亦可降逆止嘔,對於因濕熱痰濁上逆所致的頭暈目眩、噁心嘔吐等症狀有緩解作用。全目飲中加入半夏,可有效改善眼部不適伴隨的消化道症狀,提高療效。

因此,全目飲方劑中加入半夏,既可燥濕化痰,又可降逆止嘔,能有效治療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狀,提升療效。

全目飲方劑中包含甘草,主要原因如下: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全目飲方劑中多種藥材,性味各異,甘草可以起到協調各藥材功效,防止藥性相沖,使藥效更佳。
  2. 緩解毒性: 甘草亦具解毒功效,可以減輕某些藥材的毒副作用,保障患者安全。此外,甘草還可以增強其他藥材的療效,提高藥物的整體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全目飲」

《全目飲》為中藥方劑,具有治療眼睛疼痛的功效。方劑組成包括:

  • 白蒺藜:具有清肝明目、散風熱、止痛等功效,主治眼睛疼痛、流淚、畏光等症狀。
  • 菊花:具有清熱解毒、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散風熱、止咳化痰、解毒、清肝明目、平肝息風和安神等功效。
  • 梔子: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包括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
  •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總結

《全目飲》組成主要為白蒺藜、菊花、梔子、荊芥、防風、當歸、白芍、半夏、甘草,具有清熱解毒、散風熱、止痛、補血活血、清肝明目等功效,主治眼睛疼痛,可有效緩解疼痛、流淚、畏光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白蒺藜2錢,甘菊花1錢,梔子2錢,荊芥1錢,防風1錢,當歸1錢,白芍3錢,半夏1錢,甘草5分。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偏涼,體質虛寒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全目飲, 出處:《石室秘錄》卷一。 組成:白蒺藜2錢,甘菊花1錢,梔子2錢,荊芥1錢,防風1錢,當歸1錢,白芍3錢,半夏1錢,甘草5分。 主治:目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