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6%
脾經 18%
肺經 18%
心經 9%
胃經 9%
三焦經 5%
膀胱經 2%
肝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三焦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全目飲

組成:白蒺藜、菊花、梔子、荊芥、防風、當歸、白芍、半夏、甘草。

功效:清熱明目,散風止痛。

主治目痛

文獻參考:《醫學衷中參西錄

:全目飲是一首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目痛。方中白蒺藜、菊花、梔子、荊芥、防風,均有清熱明目之功,為本方主要的清熱明目藥物。當歸、白芍,有養血柔肝之功,可緩解肝風內動之症狀。半夏、甘草,可和胃降逆,緩解胃腸不適之症狀。

全目飲具有清熱明目、散風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目痛、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狀。但本方性味偏涼,體質虛寒者慎用。

傳統服藥法

白蒺藜2錢,甘菊花1錢,梔子2錢,荊芥1錢,防風1錢,當歸1錢,白芍3錢,半夏1錢,甘草5分。
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白蒺藜、菊花、梔子、荊芥、防風,均有清熱明目之功,為本方主要的清熱明目藥物。當歸、白芍,有養血柔肝之功,可緩解肝風內動之症狀。半夏、甘草,可和胃降逆,緩解胃腸不適之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偏涼,體質虛寒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全目飲, 出處:《石室秘錄》卷一。 組成:白蒺藜2錢,甘菊花1錢,梔子2錢,荊芥1錢,防風1錢,當歸1錢,白芍3錢,半夏1錢,甘草5分。 主治:目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清目散

相似度 70%

柴荊飲

相似度 70%

透邪煎

相似度 66%

秘方洗心散

相似度 66%

荊芥祛風湯

相似度 66%

當歸蒺藜煎

相似度 63%

當歸飲子

相似度 63%

清風養血湯

相似度 63%

肝膽兩抒湯

相似度 63%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