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芥祛風湯

JING JIE QU FE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十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2%
肺經 21%
肝經 20%
脾經 18%
胃經 16%
心經
肺經
肝經
脾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1

主治功效


荊芥祛風湯

整體功效

清熱解毒,祛風止痙。

主治

小兒胃火鬱熱之赤白遊風,往來不定。

小兒胃火鬱熱,導致赤白遊風,往來不定。

中藥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荊芥、甘草、半夏
  • 祛風止痙:荊芥、甘草、半夏、麥門冬、當歸、白芍

文獻參考

  1.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三:「荊芥祛風湯,治小兒胃火鬱熱,赤白遊風,往來不定。方中荊芥辛散,甘草甘緩,半夏降逆,麥門冬養陰,當歸養血,白芍柔肝止痛。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祛風止痙之功。」
  2. 中醫方劑學》第十四章:「荊芥祛風湯,清熱解毒,祛風止痙。主治小兒胃火鬱熱之赤白遊風,往來不定。」

傳統服藥法


荊芥2錢, 甘草1錢, 半夏5分, 麥冬5錢, 當歸3錢, 白芍3錢。
水煎服。數劑愈。

方劑組成解釋


荊芥辛散,甘草甘緩,半夏降逆,麥門冬養陰,當歸養血,白芍柔肝止痛。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祛風止痙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適用於小兒胃火鬱熱所致的赤白遊風,往來不定。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辛散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容易焦慮恐懼容易憂鬱

相同名稱方劑


荊芥祛風湯, 出處:《辨證錄》卷十。 組成:荊芥2錢,甘草1錢,半夏5分,麥冬5錢,當歸3錢,白芍3錢。 主治:小兒胃火鬱熱之赤白遊風,往來不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平肝止血散

相似度 72%

柴歸飲

相似度 72%

養血除風湯

相似度 72%

舒結湯

相似度 71%

清平湯

相似度 66%

全目飲

相似度 66%

補心四物湯

相似度 66%

涼血解倉散

相似度 66%

玄參甘草湯

相似度 66%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