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湯

QING PI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心經 17%
肺經 17%
胃經 14%
肝經 10%
心包經 3%
三焦經 3%
腎經 3%
膽經 3%
脾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清平湯」,主要成分是:人參、半夏、麥門冬、白芍、白朮、甘草、當歸、茯苓、柴胡。主治功效是:婦人血虛口燥,咽乾喜飲:婦女因血虛而導致口乾、咽喉乾澀,喜歡喝水。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白朮可以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具有多種藥用價值,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能溫暖肺氣,使痰液化解,鎮咳祛痰,消除嘔吐,幫助降低血壓,減少水腫,散結消腫,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同時還可外用於治療皮膚腫瘤、毒蛇咬傷等。

柴胡能改善因風邪入侵人體而引起的氣血不暢、熱毒蘊結所致的症狀。可治療寒熱往來的半表半里之熱,寒熱往來熱象包括弛張熱與間歇熱。具有較強的鎮咳作用。能疏散肝鬱之氣,改善肝氣橫逆所致之頭暈目眩,並能益氣清熱、調和血氣,緩解口苦口乾等症狀。能升陽舉陷,可治陽氣下陷之疾,如久瀉脫肛。味辛苦,氣微寒,芳香疏泄,尤善於疏散少陽半表半裡之邪,為治療少陽證之要藥。性微寒,味微苦,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調經止痛之功效。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用於治療陰虛津虧的各種症狀,如乾咳少痰、口乾咽燥、舌紅少苔;心肺氣陰兩虛所致的咳嗽、氣喘、心悸、失眠;以及熱病津傷、煩躁、身熱、神昏等症狀。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人參、半夏、麥門冬、芍藥、白朮、甘草、當歸、茯苓、柴胡各等分。
上(口父)咀。每服2錢,以水1盞半,加燒生薑1塊(切破),薄荷少許,同煎至7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方劑組成解釋


  • 人參:補氣健脾,益肺生津。
  • 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 茯苓:利水滲濕,健脾益氣。
  • 甘草:補脾益氣,緩急和中。
  • 當歸:補血和血,活血調經。
  • 白芍:養血柔肝,緩中止痛。
  • 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止渴。
  • 柴胡:疏肝解郁,和胃止痛。
  • 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 本方有滋膩的功效,體質偏胖、濕熱體質者不宜使用。
  • 本方有緩解口渴的作用,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體內水分瀦留。

相關疾病


貧血口乾口渴咽喉乾燥眼瞼丹毒

相同名稱方劑


清平湯, 出處:《女科百問》卷上。 組成:人參、半夏、麥門冬、芍藥、白朮、甘草、當歸、茯苓、柴胡各等分。 主治:婦人血虛口燥,咽乾喜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