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飲子

HE ZHONG YIN ZI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7%
脾經 15%
肺經 15%
胃經 15%
肝經 10%
心包經 5%
腎經 5%
膽經 5%
小腸經 2%
膀胱經 2%
三焦經 2%
大腸經 2%
心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心包經
腎經
膽經
小腸經
膀胱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和中飲子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調和氣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和中飲子旨在治療脾胃氣虛、血虛、氣滯所致的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而當歸的補血活血作用,可改善氣血運行不暢,緩解腹痛、腹脹等症狀,同時能滋養脾胃,促進消化。
  2. 佐使其他藥物發揮功效: 和中飲子中其他藥物,如白芍、茯苓等,多偏於清熱利濕、健脾益氣,而當歸則能輔助這些藥物,調和氣血,使藥力更易於滲透到脾胃,發揮更好的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當歸在和中飲子中,起到了補血活血、調和氣血、佐使其他藥物發揮功效的作用,是該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和中飲子中包含茯苓,主要原因有二:

一、健脾利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和中飲子以健脾和胃為主,茯苓可助脾運化水濕,消除脾胃濕熱,進而改善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

二、滲濕利水: 和中飲子治療脾胃濕熱所致的腹瀉、嘔吐等症,茯苓的利水滲濕作用能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緩解水濕停滯所造成的腹脹、腹痛等不適,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和中飲子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氣健脾:和中飲子主治脾胃虛弱、氣血不足之症,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益血、健脾益胃之效,可助脾胃運化,提升氣血生成,改善因脾胃虛弱導致的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
  2. 扶正祛邪:人參能增強機體抵抗力,提高免疫功能,對於脾胃虛弱導致的各種病症,具有扶正固本、提高機體抵抗力的作用,有助於抵抗外邪侵襲,促進機體康復。

因此,人參在和中飲子中起到了補氣健脾、扶正祛邪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和中飲子中加入白朮,是基於其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

白朮性溫味甘,歸脾、胃經,能補脾益氣,燥濕健脾,利水滲濕。和中飲子主要用於脾胃虛弱、濕濁內停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泄瀉等症。白朮的加入可以健脾益氣,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使水濕得以代謝,從而達到和中消食、止瀉止痛的目的。此外,白朮還能利水滲濕,有助於排除體內積聚的水濕,進一步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

和中飲子中包含柴胡,主要是由於柴胡具有以下作用:

  1. 疏肝解鬱,和胃降逆: 柴胡能疏通肝氣,解鬱解表,並能和胃降逆,消除胃氣上逆的症狀,例如噁心、嘔吐等。這對於和中飲子治療胃脘痛、食慾不振等症狀有重要作用。
  2. 調和脾胃,增進食慾: 柴胡能調節脾胃功能,增強消化吸收能力,促進食慾,對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的患者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柴胡在和中飲子中起到疏肝解鬱、和胃降逆、調和脾胃的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和中飲子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諸藥: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和中飲子中多味藥性偏寒涼,甘草的加入可以中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性過於猛烈,達到溫和補脾、和胃止痛的效果。
  2. 補脾益氣: 甘草除了調和藥性之外,還有補脾益氣、緩解脾胃虛弱的功效。和中飲子主要針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狀,甘草的加入可以幫助健脾胃、改善食慾,提升藥效。

和中飲子中包含黃芩,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燥濕: 黃芩味苦寒,入肺、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的功效。和中飲子主治濕熱內蘊,脾胃失調所致的腹痛、泄瀉、口苦、口乾等症。黃芩可以清熱除濕,改善脾胃功能,緩解症狀。
  2. 瀉火解毒: 黃芩亦可瀉火解毒,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發熱、咽喉腫痛等症,具有較好的療效。和中飲子中加入黃芩,不僅可清熱燥濕,更可解毒消炎,達到整體治療的效果。

和中飲子中包含白芍,主要原因如下:

  1. 緩解肝氣鬱結: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之功效,能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胃脘痛、食慾不振等症狀,與和中飲子中其他藥材如柴胡、枳殼等協同作用,達到疏肝理氣、和胃止痛的效果。
  2. 滋陰養血:白芍入肝、脾經,能滋養肝血、補益脾陰,對於肝陰不足、脾虛濕困所致的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與和中飲子中其他藥材如黃連、甘草等共同調理脾胃,達到滋陰養血、健脾和胃的效果。

和中飲子中包含滑石,其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利濕: 滑石性寒,入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通淋止痛之功效。和中飲子主治濕熱內蘊、脾胃不和之證,而滑石可有效清泄濕熱,利尿通淋,幫助改善脾胃濕熱所致的腹痛、腹瀉、小便不利等症狀。
  2. 止痛化石: 滑石還有止痛化石的作用,可緩解濕熱所致的膀胱濕熱、尿路感染等引起的疼痛。

總而言之,滑石在和中飲子中發揮清熱利濕、止痛化石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濕熱內蘊、脾胃不和的症狀,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和中飲子中包含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滋陰潤肺,生津止渴: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生津止渴的功效。和中飲子主治燥熱傷津,心煩口渴,咽乾舌燥等症,麥門冬可滋潤肺陰,生津止渴,緩解燥熱症狀,使津液充足,達到清熱解毒的作用。

二、養陰清熱,和中開胃: 麥門冬除了滋陰潤肺外,還具有養陰清熱、和中開胃的功效。和中飲子不僅要清熱解毒,還要調節胃腸功能,促進消化吸收。麥門冬能夠緩解胃熱引起的食慾不振,促進脾胃運化,達到和中開胃的效果。

和中飲子中包含淡竹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除煩:淡竹葉性寒,味甘淡,入心、肺經,具有清熱除煩、利尿降壓之效。和中飲子主治心煩口渴、胸悶腹脹等症,淡竹葉可以清熱解暑,使患者心煩口渴之症得到緩解。
  2. 利濕化濁:淡竹葉利尿通淋,可以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和濕氣。和中飲子中常配合其他利濕藥物,如茯苓、澤瀉等,共同達到利濕化濁的效果,使患者胸悶腹脹等症得到改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和中飲子 」


和中飲子 是一個中醫經典方劑。其主治功效是:傷寒病已經拖延很長時間了,經常出汗,脈搏虛弱,潮熱交替反覆出現。

組成:

  • 當歸:補血養血,活血化瘀。
  • 茯苓:利水滲濕,健脾益胃。
  • 人參:補氣健脾,益氣生津。
  • 白朮:健脾益氣,固表止汗。
  • 柴胡:疏肝解鬱,清熱瀉火。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益氣。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白芍:養血活血,舒肝止痛。
  • 滑石:清熱利尿,利水滲濕。
  • 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
  • 淡竹葉:清熱瀉火,清心降火。

藥理作用:

  • 補益氣血,健脾益胃。
  • 清熱解毒,瀉火止汗。
  •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 養陰生津,潤肺清心。

臨牀應用:

  • 治療傷寒病後期,潮熱交替,脈虛汗出,心煩口渴,神疲乏力。
  • 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糖尿病、神經衰弱等症。

用法用量:

  • 口服,每次 10 ~ 15 克,一日 2 次。

禁忌:

  • 孕婦、兒童慎用。
  • 氣虛體弱者慎用。

總結:

和中飲子 是一個中醫經典方劑,具有補益氣血,清熱解毒,疏肝解鬱,養陰生津的功效。臨牀上,可用於治療傷寒病後期,潮熱交替,脈虛汗出,心煩口渴,神疲乏力。

傳統服藥法


川歸身、茯苓、人參、白朮、柴胡、甘草、黃芩、芍藥、滑石、麥門冬、淡竹葉。
水2鐘,加生薑2片,大棗1個,煎1鐘,不拘時候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和解表里、清熱利濕的功效,適用於傷寒日久,汗下脈虛,潮熱往來者。但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脾胃虛弱。

相關疾病


身體發低熱

相同名稱方劑


和中飲子, 出處:《活人心統》卷一。 組成:川歸身、茯苓、人參、白朮、柴胡、甘草、黃芩、芍藥、滑石、麥門冬、淡竹葉。 主治:傷寒日久,汗下脈虛,潮熱往來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