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風當歸飲子

FANG FENG DANG GUI YIN ZI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6%
肝經 16%
肺經 13%
心經 13%
胃經 10%
膀胱經 5%
膽經 5%
大腸經 5%
心包經 5%
三焦經 5%
小腸經 2%
脾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膀胱經
膽經
大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防風當歸飲子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邪,止痛止癢: 防風性味辛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邪、止痛止癢的功效。當歸飲子常用於治療風寒濕痺、頭痛、鼻塞等症狀,而防風則能協助疏解風寒,促進氣血循環,減輕疼痛和瘙癢。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防風的辛溫之性可以與當歸的甘溫相配合,共同起到溫經通絡、散寒止痛的作用,使藥效更為全面。此外,防風還能緩解當歸的偏溫性,避免藥性過於燥烈,更好地達到治療目的。

「防風當歸飲子」方劑中包含當歸,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功效。此方常用於血虛證,如面色蒼白、頭暈目眩、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而當歸能有效改善這些症狀。
  2. 與防風相配,相輔相成:防風性微溫,味辛甘,入膀胱、肺經,具有祛風解表、止痛止癢之功效。當歸與防風相配,可起到祛風補血、調和氣血的作用,有效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麻木、瘙癢等症狀。

防風當歸飲子中包含大黃,其主要原因如下:

  1. 瀉熱通便:大黃性寒,味苦,可瀉熱通便,清除腸道積熱,促進排泄,有助於解除風寒濕邪引起的發熱、便祕等症狀。
  2. 活血化瘀:大黃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復,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腫脹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防風當歸飲子中加入大黃,能夠有效地瀉熱通便,活血化瘀,幫助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相關病症。

防風當歸飲子中加入柴胡,主要原因有二:

一、 疏肝解鬱,調和氣血:柴胡具有疏肝解鬱、升陽舉陷的功效,能緩解肝氣鬱結,並促進氣血循環,與方中防風、當歸等藥物協同作用,共同起到調和氣血、疏通經絡的作用。

二、 輔助解表散寒:柴胡也具有一定的解表散寒功效,可以輔助防風、當歸等藥物,共同起到解表散寒、驅除風寒的作用。

因此,柴胡的加入不僅能促進氣血運行,更能有效緩解風寒所致的諸多症狀,使藥效更加完善。

防風當歸飲子方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表:人參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固表、益氣生津之功效。方中加入人參,可增強人體正氣,提升免疫力,抵禦外邪侵襲。當歸補血活血,防風祛風解表,三藥合用,相輔相成,能更有效地治療風寒感冒、外感風寒等症。
  2. 溫陽助陽:當歸、防風性偏涼,人參性溫,加入人參可溫陽助陽,避免藥性過於寒涼,更好地平衡藥性,達到溫和治病的效果。同時,人參能促進血液循環,協同當歸活血化瘀,改善氣血運行,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防風當歸飲子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涼血止血:黃芩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之功效,可解表散寒的防風、當歸之燥性,避免藥性過於溫燥,防止出現上火、口渴等副作用。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黃芩與防風、當歸相配,能協調藥性,使藥效更加平和、全面。黃芩能抑制防風、當歸的升散之性,使其更利於清熱解表,並能促進當歸活血化瘀的效果,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防風當歸飲子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防風當歸飲子中,防風辛溫,當歸甘溫,藥性偏於溫燥,加入甘草可以緩和其燥性,避免藥性過於偏燥,同時也能調和防風、當歸的藥性,使其更加協調。

二、益氣健脾: 甘草除了調和藥性外,還能益氣健脾,補中益氣,促進氣血生化。防風當歸飲子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而風寒濕痹的病機多與脾腎陽虛、氣血不足有關,加入甘草可以補益氣血,增強機體抗病能力,提高治療效果。

防風當歸飲子中加入白芍,主要是因為其緩解疼痛、調和營血的作用。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其具有 斂陰止痛、柔肝止痙、養血調經 的功效。

在防風當歸飲子中,白芍與當歸、防風等藥物配合,可以 緩解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並 滋養肝血,調節血行,進一步增強方劑的療效。

防風當歸飲子中加入滑石,主要是為了 利水滲濕、清熱解毒

滑石性寒滑,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之功,可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並能清熱解毒,緩解因濕熱所致的各種不適。

此方中,防風當歸主要針對風寒濕邪所致的頭痛、肢體痠痛等症狀,滑石的加入則能有效解決因濕熱所致的頭昏腦脹、小便不利等症狀,使整體治療效果更顯著。

主治功效


防風當歸飲子簡介

防風當歸飲子,又稱柴胡飲子、當歸飲子、黃芩飲子等,是一個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肝心的風熱之氣鬱結很嚴重,陽氣勝過陰氣,邪氣逆行上衝,上部實熱下部虛寒,身體虛弱怕冷的症狀。

組成藥方

  •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可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 柴胡: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可治療寒熱往來的半表半里之熱,寒熱往來熱象包括弛張熱與間歇熱;柴胡具有較強的鎮咳作用;柴胡能疏散肝鬱之氣,改善肝氣橫逆所致之頭暈目眩,並能益氣清熱、調和血氣,緩解口苦口乾等症狀;柴胡能升陽舉陷,可治陽氣下陷之疾,如久瀉脫肛;柴胡味苦辛苦,氣微寒,芳香疏泄,尤善於疏散少陽半表半裡之邪,為治療少陽證之要藥;柴胡性微寒,味微苦,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調經止痛之功效。
  •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熱結便祕、實熱結而兼氣血虛虧、脾陽不足、冷積便祕、濕熱痢疾初起、食積腹痛等症;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等症;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瘀血腫痛等症;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腹痛、脹氣、嘔吐等消化系統問題;血熱妄行之吐血、咳血、衄血等症,致熱動物體溫明顯降低。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提高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子宮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防風能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防風能祛風除濕,勝濕止痛,常用於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等;防風能解痙止痙,常用於治療肌肉痙攣、抽搐等;防風能活血通經,常用於治療瘀血經閉、痛經等;防風能解毒透疹,常用於治療溫熱病、瘡瘍腫毒等。
  • 滑石:性寒味甘,歸肺經、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利水滲濕、清熱瀉火、消暑的功效,主治熱淋、石淋、尿熱澀痛、暑濕煩渴、濕熱水瀉等症狀,以及濕疹、痱子等症狀;內服可配車前子、木通等品,治療小便不利、淋滴澀痛等症狀,也可配茯苓、薏米、車前子等同用,治療濕熱引起的水瀉;外用可治療濕疹、痱子等症狀。
  •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可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總結

防風當歸飲子,是一個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肝心的風熱之氣鬱結很嚴重,陽氣勝過陰氣,邪氣逆行上衝,上部實熱下部虛寒,身體虛弱怕冷的症狀。其組成藥方包括甘草、白芍、柴胡、大黃、當歸、防風、滑石、黃芩、人參等,具有散風熱、補氣、清熱解毒、瀉火、活血化瘀、利尿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防風1兩,當歸1兩,大黃1兩,柴胡1兩,人參1兩,黃芩1兩,甘草1兩(炙),芍藥1兩,滑石6兩。宣通氣血,調順飲食,瀉心肝之陽,補脾腎之陰。
上銼。
每服3-5錢,水1大盞,加生薑3片,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耳鳴暈眩頭痛經常疲勞想睡膀胱炎下腹脹氣結膜炎梅尼爾氏病鼻塞氣喘坐骨神經痛貝爾氏癱瘓耳聾神經性厭食症尿道炎五十肩原發性高血壓類風濕性關節炎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

相同名稱方劑


防風當歸飲子, 出處:《宣明論》卷十二。 組成:防風1兩,當歸1兩,大黃1兩,柴胡1兩,人參1兩,黃芩1兩,甘草1兩(炙),芍藥1兩,滑石6兩。 主治:宣通氣血,調順飲食,瀉心肝之陽,補脾腎之陰。主治:脾腎真陰損虛,肝心風熱鬱甚,陽勝陰衰,邪氣上逆,上實下虛,怯弱不耐;或表熱而身熱惡寒;或裏熱而燥熱煩渴;或邪熱半在表,半在裏,進退出入不已,而爲寒熱往來;或表多則惡寒,裏多則發熱;或表之陽分正氣與邪相助,並甚於裏,蓄熱極深而外無陽氣,裏熱極甚,陽極似陰而寒戦,腹滿,煩渴者;或裏之陰分正氣反助邪氣並甚於表,則燥熱煩渴而汗出也;或邪熱壅塞者;或煩熱痛者;或熱結極甚,陽氣不通而反覺冷痛;或中外熱鬱煩躁甚,喜涼畏熱者;或熱極閉寒不得宣通,陽極似陰,中外喜熱而反畏寒者;或燥熱煩渴者;或濕熱極甚而腹滿不渴者;或一切風熱壅滯,頭目昏眩,暗風眼黑,偏正頭痛,口乾鼻塞,耳鳴耳聾,咽嗌不利;或目赤腫痛,口瘡舌痹;或上氣痰嗽,心脅鬱痞,腸胃燥澀,便溺淋秘;或是皮膚瘙癢,手足麻痹;又或筋脈拘急,肢體倦怠;或渾身肌肉跳動,心忪驚悸;或口眼歪斜,語言謇澀;或狂妄昏惑,健忘失志;及或腸胃燥熱,怫鬱而饑,不欲食,或濕熱內餘而消谷善饑,然能食而反瘦弱;或誤服燥熱毒藥,及妄食熱物過多而耗損脾腎,則風熱鬱甚而多有如此,不必全見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