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瘡散

JIE CHUA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肝經 18%
心經 15%
胃經 13%
肺經 8%
小腸經 6%
大腸經 5%
心包經 4%
三焦經 4%
膀胱經 1%
膽經 1%
脾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肺經
小腸經
大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解瘡散中加入赤芍,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涼血止痛: 赤芍性寒,入肝經,具有涼血止痛之效。瘡瘍多因熱毒蘊結,而赤芍能清熱解毒,涼血止痛,可有效緩解瘡瘍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2. 活血化瘀: 赤芍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助於消散瘀血,促進瘡瘍消退。

因此,解瘡散中加入赤芍,可發揮其涼血止痛、活血化瘀之功效,以達到治療瘡瘍的療效。

解瘡散中包含白芍,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涼血: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能清熱涼血,解毒消腫,對於瘡瘍初起,熱毒熾盛者,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2. 養血柔肝:白芍具有養血柔肝,調和氣血的作用。瘡瘍的形成往往伴隨氣血瘀滯,白芍可以促進氣血運行,減輕疼痛,加速傷口癒合。

解瘡散中包含木鱉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消腫散結: 木鱉子性寒,味苦,入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效。其可有效抑制瘡瘍的炎症反應,加速膿液排出,促進傷口癒合,對於各種瘡瘍、腫毒、乳腺炎等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2. 活血化瘀: 木鱉子還具有活血化瘀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營養供應,有利於瘡瘍的消退。

因此,解瘡散中加入木鱉子,旨在充分發揮其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活血化瘀之功效,達到治療瘡瘍的目的。

解瘡散中包含當歸,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當歸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效緩解瘡瘍引起的紅腫、疼痛等症狀。
  2. 補血養血,滋潤瘡瘍:當歸性溫,味甘,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養血之功效。對於因血虛而導致的瘡瘍,當歸能滋養血脈,促進瘡瘍癒合。

因此,解瘡散中加入當歸,既能消炎止痛,又能補血養血,有助於治療瘡瘍。

解瘡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諸藥,使方中其他藥物的功效得以更好地發揮。解瘡散為外用藥,藥性偏寒涼,甘草可緩解藥性,避免刺激皮膚。
  2. 緩解毒性: 甘草具有解毒作用,可減輕其他藥物可能造成的毒副作用,提高藥物安全性。在治療瘡瘍時,部分藥物可能對皮膚有刺激性,甘草能起到保護皮膚、減輕炎症的作用。

解瘡散方中包含大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有效清除瘡瘍局部之熱毒,消腫止痛,促進瘡瘍的癒合。
  2. 瀉火通便:大黃亦有瀉火通便的功效,對於因熱毒蘊結、腸胃積熱而導致的瘡瘍,可以通過通便排毒,使熱毒得以宣泄,進一步促進瘡瘍消退。

因此,解瘡散方中以大黃為君藥,正是利用其清熱解毒、瀉火通便之功效,以達到治療瘡瘍之目的。

解瘡散中包含黃芩,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黃芩味苦寒,入肺、膽、胃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之效。瘡瘍多因熱毒蘊結所致,黃芩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可有效改善瘡瘍的紅腫熱痛等症狀。
  2. 涼血止血: 黃芩還具涼血止血之效,能抑制炎症反應,減少出血,促進傷口癒合。對於瘡瘍伴隨出血或化膿的情況,黃芩能發揮止血、消炎的作用,促進傷口癒合。

解瘡散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解毒止癢: 防風味辛、甘,性微溫,入肺、膀胱經,具有解表散風、止痛止癢之功效。對於瘡瘍初起,伴有發熱、頭痛、癢痛等症狀,防風能有效清熱解毒,止癢消腫,促進瘡瘍癒合。

2. 疏風散寒: 防風能散寒解表,對於因風寒侵襲導致的瘡瘍,能有效驅散寒邪,促進氣血流通,緩解局部疼痛和腫脹。

總而言之,防風在解瘡散方中起到解毒止癢、疏風散寒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能有效治療瘡瘍病症。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解瘡散 」

主治功效:

  • 氣虛熱壅:身體虛弱,內熱旺盛。
  • 或失饑冒暑:或者因為飢餓或暑熱而導致身體不適。
  • 風熱上壅:風熱之邪上升侵犯頭部。
  • 耳內閉痛:耳朵內疼痛,有閉塞感。
  • 膿血流出:耳朵內有膿血流出。

中藥方劑組成及其功效:

  • 甘草: 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白芍: 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赤芍: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

  • 大黃: 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

  • 當歸: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防風: 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黃芩: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 木鱉子: 清熱解毒、解毒、利水滲濕、化腐生肌、利水消腫。

總結:

中藥方劑「 解瘡散 」是由甘草、白芍、赤芍、大黃、當歸、防風、黃芩、木鱉子組成。方劑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主治氣虛熱壅、或失饑冒暑、風熱上壅、耳內閉痛、膿血流出等症。

傳統服藥法


赤芍藥半兩,白芍藥半兩,木鱉子仁、當歸、甘草、大黃汁1兩,黃芩2錢半,防風2錢半。
上為末。
每服5錢,水煎,食後臨臥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解瘡散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解瘡散, 出處:《普濟方》卷五十五。 組成:赤芍藥半兩,白芍藥半兩,木鱉子仁1兩,當歸1兩,甘草1兩,大黃汁1兩,黃芩2錢半,防風2錢半。 主治:氣虛熱壅,或失饑冒暑,風熱上壅,耳內閉痛,膿血流出。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