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味大黃湯
SI WEI DA HUA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幼幼新書》卷十一引《嬰孺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四味大黃湯由大黃、芒硝、枳實、厚朴組成,其中大黃為君藥,原因如下:
- 瀉熱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入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之功效,可有效治療熱結便祕、腹痛腹脹等症。
- 引導藥力: 大黃能引導芒硝、枳實、厚朴等藥物下行,促進腸道蠕動,加速排泄,達到通便瀉下的目的。
因此,大黃為四味大黃湯的核心藥物,其瀉熱通便的功效,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治療效果。
四味大黃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緩解大黃瀉下之燥:大黃性寒,瀉下力強,容易傷陰耗氣,導致腸燥便祕。白芍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之效,可緩解大黃的燥性,防止其過度瀉下,避免損傷腸道。
二、協調藥性,增強療效:白芍與大黃相配,可調節藥性,使其瀉下更為緩和,避免單純使用大黃引起腹痛、腹瀉等副作用,同時也能更好地發揮其清熱瀉火、通便止痛的作用,提高整體療效。
在中藥方劑「四味大黃湯」中,當歸的使用是因為其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當歸性溫味甘辛,能夠補血活血、調經止痛,適用於治療血虛所致的面色萎黃、經期不調等問題。與其他藥材共同使用時,當歸能夠增強方劑的補血活血作用,對改善血液循環和婦科問題非常有益。
四味大黃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是為了緩解大黃的峻猛之性,使其藥力更為平和,避免對腸胃造成過大的刺激。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緩和藥性、調和脾胃、解毒的功效。它可以中和 大黃的苦寒之性,降低其對腸道的刺激,使瀉下作用更加溫和,避免腹痛、腹瀉等副作用。同時,甘草還能減輕大黃對脾胃的損傷,使藥性更趨於平和,利於人體吸收。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四味大黃湯 」
四味大黃湯,是中醫常用的一個方劑,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該方劑由四味藥物組成,分別是大黃、白芍、當歸和甘草。
大黃
性味苦、寒,歸脾、胃、大腸經。具有瀉下、清熱、涼血、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可治療熱結便祕、實熱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症。
白芍
性味苦、酸,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養血調經、緩中止痛等功效。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當歸
性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甘草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主治功效
四味大黃湯主要用於治療從小就容易抽搐,餵奶不規律,發燒發熱,嘔吐腹瀉,驚嚇抽搐,胎寒腹痛等症狀。
總結
四味大黃湯組方科學,療效顯著,是中醫治療癇症的常用方劑之一。該方劑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可治療各種癇症。
傳統服藥法
大黃4分,芍藥2分,當歸2分,甘草(炙)2分。
發熱,加麻黃(去節)2分,先煮去沫,納諸藥;反折戴眼掣縮者,加細辛4分;乳哺不消,壯熱有實行,倍大黃,用刀劈破,勿令有碎末,無其疾不須增益;下痢者,減大黃3分之1。
1月兒服1杏核許,100日2杏核大小,以此為率,水3升,煮1升,日3次,日夜可4服。服湯令母抱之,令小汗出;病甚者,令大汗出,汗後溫粉粉之;下痢者,勿令出汗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通便止痛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少小眾癇、乳哺不時、發溫壯、吐利驚掣、胎寒腹痛等症狀。
- 本方大黃有瀉下作用,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副作用,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脾胃虛弱者慎用。
- 本方甘草有補益作用,長期服用可能會引起水腫、浮腫等副作用,因此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四味大黃湯, 出處:《幼幼新書》卷十一引《嬰孺方》。 組成:大黃4分,芍藥2分,當歸2分,甘草(炙)2分。 主治:少小眾癇,乳哺不時,發溫壯,吐利驚掣,胎寒腹痛,一十五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