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當歸調中湯中加入大黃,看似矛盾,實則有其道理。
當歸調中湯主治血虛氣滯,脾胃不和,腹痛便祕等症。大黃為苦寒之性,具有瀉熱通便之效。
當歸調中湯中加入大黃,並非直接瀉下,而是用其苦寒之性,以瀉熱通便之效,緩解脾胃之熱,促進氣血運行,從而達到調中和血之目的。
此外,大黃還能抑制腸道內細菌的生長,改善腸道菌羣失衡,進一步促進脾胃運化,達到治本之效。
「當歸調中湯」方劑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有二:
一、 補血調經: 當歸為補血要藥,能養血活血,調經止痛,適用於氣血不足、月經不調等症狀。此方以當歸為主藥,正是為了補血調經,改善患者氣血虧虛、經期不順等問題。
二、 調和脾胃: 當歸亦能調和脾胃,健脾養胃,促進消化吸收。此方中,當歸配合其他藥材,共同作用於脾胃,以達到補氣養血、調和脾胃的功效,使患者脾胃功能恢復正常。
當歸調中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 調和藥性,緩解副作用: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峻猛之效。當歸性溫,長期服用可能導致燥熱,而甘草可以中和其燥熱之性,使藥性更平和,避免副作用。
- 補脾益氣,增強療效: 甘草能補脾益氣,促進氣血生化。與當歸相配,能增強補血養血之效,使藥效更顯著。此外,甘草還可增強當歸的抗炎作用,提升整體療效。
當歸調中湯中加入芒硝,旨在增強其清熱瀉火、潤腸通便之效。
芒硝性寒,味苦鹹,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肝明目、軟堅散結等功效。其寒涼之性可抑制因燥熱而引起的腹痛、便祕等症狀;其苦鹹之性可引導熱邪下降,並促進腸道蠕動,利於排泄。
因此,在當歸調中湯中加入芒硝,可有效緩解因熱邪內蘊、腸燥便祕而引起的腹痛、口苦、便祕等症狀,提升其治療效果。
當歸調中湯中加入白芍,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 緩解疼痛,和血止痛: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可以緩解由氣血不足、肝氣不舒引起的疼痛。當歸調中湯主要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如痛經、月經不調等,而白芍的止痛作用可以減輕患者的疼痛症狀。
- 養血柔肝,調和營衛:白芍能養血柔肝,使氣血調和,有助於改善因氣血不足引起的各種症狀。當歸調中湯以補血活血為主要功效,白芍的養血作用可以與當歸相輔相成,提高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當歸調中湯》主治「脾胃不和」所衍生的系列症狀,涵蓋消化道機能失調、氣血失養及慢性虛損表現,其機理可分三層次解讀:
消化系統失調
- 腸鳴腹痛、大便難:提示氣滯與燥屎內結,腸道傳導受阻。
- 便血:可能因燥熱傷絡或氣虛不攝,然方中藥物偏向清熱通下,故推測以實熱瘀阻為主。
氣血生化不足
- 四肢無力、面黃肌瘦、飲食無味:脾胃為後天之本,功能受損則氣血生成不足,肌肉失養。
- 漸潮熱、發作有時:長期氣血虧虛可能演變為陰虛內熱,或腑實不通致鬱熱外發。
二便異常
- 小便數:或與脾虛水濕失運、津液偏滲膀胱有關,然結合「大便難」,更可能因燥屎內結,津液被耗而小便頻數(即「津液旁流」現象)。
此方針對「虛實夾雜」之證,既有氣血虛弱(當歸、芍藥、甘草補益),又有腑實熱結(大黃、朴消攻下),屬「攻補兼施」之劑。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攻下通腑(治標急)
- 大黃(五錢) + 朴消(六錢):峻下熱結,針對「大便難、腹痛」,通過瀉下通腑,清除腸道積滯與鬱熱。此配伍取法《傷寒論》大承氣湯,但劑量調整(朴消量重於大黃),側重軟堅潤燥。
養血和營(固本調中)
- 當歸(一錢) + 芍藥(二錢):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當歸兼能潤腸通便,助大黃、朴消下行之效;芍藥合甘草(四錢)為「芍藥甘草湯」基礎,舒緩腸道痙攣性腹痛。
- 甘草(四錢,量重):甘緩和中,調和諸藥,制約大黃、朴消之峻烈,保護胃氣。
調和脾胃(協同增效)
- 生薑、大棗:煎服時加入,溫中止嘔、補脾生津,佐制攻下藥之寒性,避免傷胃。
組方特點:
- 瀉中寓補:以通下為主,輔以養血,符合「六腑以通為用」原則,通過通腑實而助脾胃復健。
- 量效關係:大黃與朴消量重,意在速去實邪;當歸、芍藥量輕,防滋膩礙邪。甘草用量最大,凸顯「調中」之意。
治療原理:
「脾胃不和」致氣機壅滯,腑實內結,進一步阻礙氣血生成。方中先通下以去實邪,解除腸道阻塞(「以利為度」),使氣機得暢;同時養血和營,助脾胃恢復運化。腑氣通則津液布散,潮熱、二便異常自解;氣血得補則虛損漸復。此即「調中」之義——通過通補並行,重建中焦升降之樞。
傳統服藥法
大黃5線,當歸1錢,甘草4錢,樸消6錢,芍藥2錢。
和中順氣。
用水2大盞,生薑3片,大棗1枚,同煎至1大盞,去滓,食前溫服,滓再煎。以利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因此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含有大黃,有瀉下作用,因此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吃辛辣刺激、油膩生冷的食物。
- 本方含有芒硝,有瀉下作用,因此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多喝水,以防脫水。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當歸調中湯, 出處:《普濟方》卷二十五引《海岱居士秘方》。 組成:大黃5錢,當歸1錢,甘草4錢,朴消6錢,芍藥2錢。 主治:和中順氣。主治:脾胃不和,腸鳴腹痛,四肢無力,大便難,小便數,或大便便血,飲食無味,久而面黃肌瘦,漸潮熱,發作有時。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