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鉤藤大黃湯中加入鉤藤,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平肝熄風: 鉤藤性寒,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肝陽上亢引起的頭昏眼花、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等症狀,鉤藤能起到平息肝風的作用,緩解患者的不適。
- 活血化瘀: 鉤藤亦具活血化瘀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腦部供血,有助於緩解因腦血管病變引發的頭痛、肢體麻木等症狀。
因此,鉤藤在大黃湯中起到平肝熄風、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肝陽上亢及腦血管病變引發的症狀。
鉤藤大黃湯中加入當歸,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緩和藥性:鉤藤、大黃性寒涼,長期服用容易損傷脾胃。當歸性溫,能補血活血,調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性傷及脾胃。
二、增強療效:當歸可活血化瘀,與鉤藤、大黃共同作用,能更有效地清除血瘀,改善腦部供血不足,促進血液循環,緩解頭風、頭痛等症狀。
鉤藤大黃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緩和藥性: 鉤藤、大黃皆屬寒涼藥性,可清熱瀉火,但過於寒涼易傷脾胃。甘草性平,味甘,可緩解鉤藤、大黃的寒性,避免傷及脾胃,使藥效更溫和。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具有調和諸藥的功效,能使鉤藤、大黃的藥性相互協調,發揮更好的療效。同時,甘草亦可增加藥物的滲透性,使藥效更易於吸收和發揮作用。
鉤藤大黃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緩解肝陽上亢,平肝熄風:鉤藤善於平肝熄風,但其性偏寒,易傷脾胃。白芍性微寒,但入肝經,能養血柔肝,與鉤藤相配,可緩解肝陽上亢,避免寒性過於強烈,更能協調肝脾之氣,達到平肝熄風之效。
- 滋陰養血,緩解熱毒:大黃瀉熱通便,但其苦寒之性易傷津液。白芍具有養血柔肝之功,能補益氣血,緩解大黃的燥熱之性,避免傷陰,使藥性更加平和,更利於治療。
鉤藤大黃湯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瀉熱通便: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熱通便之效。鉤藤具有息風止痙、清熱平肝之功效,與大黃相配,可增強瀉熱通便之力,有助於清除體內熱邪,緩解高熱、煩躁、便祕等症狀。
- 清熱解毒:大黃還具有清熱解毒之效,與鉤藤的清熱平肝作用相輔相成,可以更有效地清除體內毒素,達到清熱解毒、息風止痙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鉤藤大黃湯
鉤藤大黃湯,是中藥方劑的一種,主要成分包括鈎藤、當歸、甘草、白芍、大黃等。
鈎藤
- 性味:甘、微寒
- 歸經:肝、腎經
- 功效:平肝息風、清熱瀉火
當歸
- 性味:甘、辛、溫
- 歸經:肝、心、脾經
- 功效: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甘草
- 性味:甘、平
- 歸經:脾、肺、心經
- 功效: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白芍
- 性味:酸、微寒
- 歸經:肝、脾經
- 功效: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大黃
- 性味:苦、寒
- 歸經:胃、大腸經
- 功效: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
主治功效 鉤藤大黃湯主要用於治療小兒患上傷寒,體內的病邪沒有完全消除,出現驚嚇和胡言亂語的症狀,並且狂躁不安,身體發熱。
總結 鉤藤大黃湯是中藥方劑的一種,主要成分包括鈎藤、當歸、甘草、白芍、大黃等,具有平肝息風、清熱瀉火、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主治小兒患上傷寒,體內的病邪沒有完全消除,出現驚嚇和胡言亂語的症狀,並且狂躁不安,身體發熱。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鉤藤大黃湯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大黃有瀉下作用,如果服用過量,可能會引起腹瀉、腹痛等症狀。因此,在服用鉤藤大黃湯時,一定要遵醫囑,不要自行服用。
相關疾病
身體發低熱
相同名稱方劑
鉤藤大黃湯, 出處:《傷寒廣要》卷十二。 組成:鉤藤皮半兩,當歸半兩,甘草(炙)半兩,芍藥半兩,大黃3分。 主治:小兒傷寒,裏不解,發驚妄語,狂躁潮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