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三白湯

CHAI HU SAN BA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杏苑》卷三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肺經 16%
胃經 15%
心經 11%
肝經 10%
膽經 7%
三焦經 4%
心包經 4%
腎經 2%
大腸經 2%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膽經
三焦經
心包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柴胡三白湯中包含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和解少陽:柴胡味苦辛,性微寒,歸肝膽經。其善於疏解肝氣鬱結,調暢氣機,對於少陽經氣鬱滯所致的胸脅脹痛、煩躁易怒、口苦咽乾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配合三白,共奏奇效:三白即白芍、白朮、白茯苓,分別具有養血柔肝、健脾益氣、利水滲溼等功效。柴胡與三白合用,一則協同疏肝解鬱,二則補益氣血,共同改善肝脾功能失調所致的各種病症。

柴胡三白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1. 扶正祛邪: 柴胡三白湯以柴胡疏肝解鬱、白朮健脾益氣、茯苓滲濕利水、白芍養血柔肝為主要功效,用於治療肝鬱脾虛、氣機不暢、濕熱內蘊等症。人參具有大補元氣、益氣生津之功效,可補益脾胃,增強正氣,提升機體抗病能力,更有效地驅除病邪。
  2. 調和藥性: 柴胡三白湯中,柴胡、白芍、茯苓等藥性偏寒,而人參性溫,加入人參可以中和藥性,避免藥物過寒,更適合體虛患者服用。

柴胡三白湯中加入半夏,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和解脾胃,降逆止嘔: 半夏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和解脾胃的功效。柴胡三白湯主治少陽病,症見胸脅苦滿,口苦咽乾,目眩耳鳴,胃氣上逆,食慾不振等症狀,而半夏可針對胃氣上逆、噁心嘔吐的症狀,起到降逆止嘔的作用,使脾胃和解,促進食慾。
  2. 配合柴胡疏肝解鬱: 柴胡三白湯以柴胡疏肝解鬱為主,而半夏則可以協同柴胡疏肝解鬱,使氣機暢達,症狀得以緩解。半夏能化痰降逆,可以防止肝氣鬱結而化火上炎,進一步保護脾胃功能。

柴胡三白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肝氣鬱結,疏肝理氣: 柴胡善於疏肝解鬱,白芍則以柔肝止痛著稱。兩者合用,相輔相成,可有效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脅肋脹痛、胸悶不舒等症狀。
  2. 養血柔肝,調和營衛: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調和營衛的作用,可與柴胡協同,滋養肝血,緩解肝氣過盛,進一步促進肝氣的疏泄,達到治療效果。

柴胡三白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助運脾陽: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表之功效。柴胡三白湯常用於治療寒熱往來、胸脅苦滿、胃脘脹痛等症,而脾胃虛弱是導致這些症狀的重要原因之一。白朮能補脾益氣,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氣血生化,為柴胡疏肝解鬱、清熱解表提供充足的能量。
  2. 配合柴胡,增強疏肝解鬱作用:柴胡三白湯中柴胡性疏散,善於解表散寒,但單獨使用易耗氣傷陰。白朮則能補氣健脾,防止柴胡過於耗傷正氣,同時又能促進脾胃運化,使柴胡疏肝解鬱的效果更加顯著,達到協調陰陽、疏肝健脾之目的。

柴胡三白湯中包含茯苓,主要原因有二:

一、健脾利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柴胡三白湯以柴胡疏肝解鬱為主,但肝鬱易傷脾,脾虛則濕氣困阻,加茯苓健脾利濕,可助柴胡疏肝解鬱,使肝氣得以暢達,濕邪得以化解。

二、和中降逆:茯苓可和中降逆,配合柴胡疏肝解鬱,可使肝氣下降,胃氣上升,脾胃功能恢復正常,進一步促進濕邪的代謝。

柴胡三白湯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柴胡三白湯以柴胡疏肝解鬱、白芍養血柔肝、白朮健脾燥濕、茯苓健脾利水為主,藥性偏寒涼。甘草性甘平,味甘入脾胃,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寒涼之功效,避免藥物過於寒涼而傷脾胃。
  2. 增強療效:甘草與柴胡、白芍、白朮、茯苓等藥物配伍,可以加強其藥效。甘草能增強柴胡疏肝解鬱之功,減輕白芍的寒涼之性,協同白朮、茯苓健脾利水,使整體藥效更加協調,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柴胡三白湯中加入黃連,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涼肝止痙: 柴胡三白湯主治肝膽實熱,症見脅肋脹痛、口苦咽乾、煩躁易怒、失眠多夢等。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瀉火、涼肝止痙之效,可直接針對肝膽實熱,緩解患者症狀。
  2. 制約柴胡升散: 柴胡為本方君藥,具有升散解鬱之效,但若升散過度,容易導致肝氣上逆,加重肝膽實熱。黃連的寒涼之性,可制約柴胡的升散之性,使藥力趨於平和,避免肝氣上逆。

柴胡三白湯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調和藥性: 柴胡三白湯以柴胡、白芍、白朮、白茯苓為主藥,偏於寒涼,而生薑性溫,可溫中散寒,調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氣傷及脾胃。

二、增強療效: 生薑具有解表散寒、和胃止嘔的功效,與柴胡、白芍等藥物配伍,可增強解表散寒、疏肝理氣、健脾和胃的療效,更有效地治療寒邪犯表、肝氣鬱結、脾胃不和等症。

主治功效


柴胡三白湯,古方流傳,療效顯著

柴胡三白湯,組成包括柴胡、人參、半夏、白芍、白朮、茯苓、甘草、黃連、生薑九味藥材,以其出色的療效,在醫學上廣泛應用。以下將詳細介紹每味藥材的功效與作用。

柴胡:味苦、性微寒,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清熱退燒、鎮靜止痛、抗炎等功效。

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生津、益補元氣、增強免疫力、抗疲勞等功效。

半夏:味辛、性溫,歸肺、脾經。具有化痰止咳、降逆止嘔、消炎止痛等功效。

白芍:味酸、性微寒,歸肝、脾經。具有養血和血、柔肝止痛、斂陰潛陽等功效。

白朮:味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固表止汗等功效。

茯苓:味甘、性平,歸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補氣、寧心安神等功效。

甘草:味甘、性平,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中、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緩急止痛等功效。

黃連:味苦、性寒,歸心、肝、胃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清肝明目等功效。

生薑:味辛、性溫,歸肺、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活血化瘀等功效。

組合應用,相得益彰

柴胡三白湯由九味藥材組成,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具有獨特的療效:

  1. 散風熱,發汗解表:柴胡疏肝解鬱,清熱退燒,與生薑配合,能發汗解表,疏散風熱。

  2. 止咳化痰:半夏化痰止咳,與甘草配合,可增強止咳化痰效果。

  3. 平肝息風:白芍養血和血,柔肝止痛,與柴胡配合,能平肝息風,緩解頭痛眩暈等症狀。

  4. 補氣益中:人參補氣生津,益補元氣,與甘草配合,能增強補氣益中效果。

  5. 健脾益氣: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與茯苓配合,能增強健脾益氣效果。

  6. 利水滲濕:茯苓利水滲濕,健脾補氣,與白朮配合,能增強利水滲濕效果。

  7. 清熱解毒: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與甘草配合,能增強清熱解毒效果。

總結:柴胡三白湯是中醫常用方劑之一,以其出色的療效,在醫學上廣泛應用。其組成包括柴胡、人參、半夏、白芍、白朮、茯苓、甘草、黃連、生薑九味藥材,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氣益中、健脾益氣、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等功效,對治療各種疾病具有顯著療效。

傳統服藥法


柴胡3錢,人參1錢5分,半夏1錢,白芍藥1錢,白朮1錢,白茯苓1錢,甘草5分,黃連8分,生薑5片。
上銼一劑。
加大棗2枚,水煎,食前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身熱、泄瀉、煩渴等症。若有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等症狀,可加用銀花、連翹、板藍根等清熱解毒之品;若有腹痛、腹瀉、大便不成形等症狀,可加用黃連、白礬等止瀉止痢之品;若有口乾、舌燥、煩渴等症狀,可加用麥冬、石斛等養陰生津之品。

相關疾病


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口乾口渴

相同名稱方劑


柴胡三白湯, 出處:《杏苑》卷三。 組成:柴胡3錢,人參1錢5分,半夏1錢,白芍藥1錢,白朮1錢,白茯苓1錢,甘草5分,黃連8分,生薑5片。 主治:身熱,泄瀉,煩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