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9%
肝經 15%
胃經 13%
心經 11%
肺經 11%
心包經 4%
三焦經 4%
腎經 4%
膽經 4%
脾經
肝經
胃經
心經
肺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偏治湯

組成

白芍、白朮、當歸、茯苓、柴胡、半夏、甘草。

功效

疏肝解郁和胃止痛。

主治

偏頭痛,吐沫流涎,爲痰痛。

頭痛,吐沫流涎,爲痰痛。

偏頭痛是指頭痛發作時,疼痛部位固定在頭部一側,常伴有噁心嘔吐、畏光、怕聲等症狀。吐沫流涎是指口水不自主地流出,常見於痰濕內阻、脾胃虛弱等患者。痰痛是指頭痛是由痰濕引起的。

偏治湯由白芍、白朮、當歸、茯苓、柴胡、半夏、甘草等中藥組成。白芍具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的功效;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茯苓具有健脾利水、寧心安神的功效;柴胡具有疏肝解郁、和胃止痛的功效;半夏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

偏治湯具有疏肝解郁、和胃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偏頭痛、吐沫流涎、爲痰痛等症狀。

文獻參考

  1. 中醫學大辭典》
  2. 《中國藥典》
  3. 中藥學
  4. 《中藥臨床應用學》

傳統服藥法

白芍3錢,焦朮3錢,當歸2錢,茯苓2錢,柴胡2錢,半夏2錢,白芥1錢,甘草1錢。

方劑組成解釋

偏治湯由白芍、白朮、當歸、茯苓、柴胡、半夏、甘草等中藥組成。白芍具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的功效;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茯苓具有健脾利水、寧心安神的功效;柴胡具有疏肝解郁、和胃止痛的功效;半夏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

偏治湯具有疏肝解郁、和胃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偏頭痛、吐沫流涎、爲痰痛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偏治湯具有疏肝解郁、和胃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偏頭痛、吐沫流涎、爲痰痛等症狀。但由於偏治湯中含有白朮、茯苓、甘草等中藥,這些中藥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在使用偏治湯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 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老年人、體弱者慎用。
  2. 對偏治湯中任何一種成分過敏者禁用。
  3. 服用偏治湯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4. 服用偏治湯期間,如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高血壓性心臟病
高血壓性腎臟病
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偏治湯, 出處:《醫學集成》卷三。 組成:白芍3錢,焦朮3錢,當歸2錢,茯苓2錢,柴胡2錢,半夏2錢,白芥1錢,甘草1錢。 主治:偏頭痛,吐沫流涎,爲痰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清平湯

相似度 87%

和瘧飲

相似度 87%

和瘧湯

相似度 82%

加味柴苓湯

相似度 80%

逍遙散

相似度 80%

救肝開鬱湯

相似度 80%

加減逍遙散

相似度 80%

托裏益青湯

相似度 80%

四君歸芍湯

相似度 76%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