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荊芥、甘草、菊花、大黃、當歸、芍藥各等分。
上(口父)咀。每服3錢,加生薑、薄荷少許,水1鐘半,煎至1鐘,去滓,食後溫服
方劑組成解釋
荊芥辛散,能透達表邪,散風解表;甘草甘平,能緩急和中,調和諸藥;菊花苦寒,能清熱解毒,明目退翳;大黃苦寒,能瀉熱通便,涼血解毒;當歸甘溫,能補血活血,潤腸通便;白芍苦酸,能養血柔肝,緩急止痛。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散風明目之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風熱上攻所致的目赤腫痛、流淚、羞明等症。若風熱較重,可加用連翹、金銀花等清熱解毒之品;若風熱較盛,可加用牛蒡子、防風等疏風解表之品;若目赤腫痛較重,可加用冰片、牛黃等清熱涼血之品。
相同名稱方劑
秘方洗心散, 出處:《葆光道人眼科龍木集》。 組成:荊芥、甘草、菊花、大黃、當歸、芍藥各等分。 主治:目痛而身熱。風邪客於腠理,濕氣相爭,停於兩瞼,目時赤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