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效散

SHENG XIAO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得效》卷十六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6%
肝經 16%
肺經 16%
脾經 14%
胃經 10%
腎經 6%
小腸經 4%
三焦經 4%
膽經 4%
大腸經 4%
心包經 2%
心經
肝經
肺經
脾經
胃經
腎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膽經
大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聖效散中包含黃芩,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燥濕:黃芩味苦性寒,善於清熱燥濕,能瀉火解毒,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各種症狀,如口苦、舌苔黃膩、小便短赤、腹痛腹瀉等,均有較好的療效。
  2. 止血生肌:黃芩具有一定的止血生肌作用,能促進傷口癒合,對於外傷出血、瘡瘍久不癒合等症,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聖效散中黃芩的加入,正是利用其清熱燥濕、止血生肌的藥性,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聖效散中包含細辛,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個方面的作用:

  1. 溫肺散寒,通竅止痛:細辛味辛性溫,入肺經,具有溫肺散寒、宣通鼻竅之效。對於寒邪客肺,鼻塞流涕,頭昏腦脹等症,細辛能起到溫散寒邪,通利鼻竅的作用。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細辛與其他藥物配伍,能起到增效作用。例如,聖效散中包含川芎、白芷等藥物,細辛能助其散寒止痛,改善鼻塞頭疼等症狀。

因此,細辛在聖效散中起到溫肺散寒,通竅止痛,並增強其他藥物療效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物。

聖效散中包含甘草,其原因主要有二: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之性。聖效散中多用辛燥之品,容易傷及脾胃,而甘草能緩和藥性,保護脾胃,避免藥物過於燥烈。
  2. 增強療效: 甘草本身亦具有一定藥效,其能補脾益氣,緩急止痛,並能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增強整體療效。例如,甘草與黃芩搭配,可增強清熱燥濕之效。

總之,甘草在聖效散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能調節藥性,更能提升藥效,使其發揮最佳療效。

聖效散方劑中加入熟地黃,主要有兩大原因:

  1. 補益腎陰:熟地黃性溫,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之功。其溫潤之性可補腎陰,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失眠多夢等症狀。
  2. 配合藥性:聖效散整體方劑以滋陰補腎、活血化瘀為主,熟地黃作為主要藥材之一,能夠與其他藥物相互協同作用,達到更佳的療效。其補益腎陰的功效,也能夠更好地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和發揮作用。

聖效散方中含有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瀉熱解毒: 大黃味苦性寒,具有瀉熱解毒、清熱瀉下的功效。聖效散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各種疾病,如疔瘡腫毒、腸癰腹痛、濕熱痢疾等,大黃可清熱解毒,瀉火通便,促進毒素排出,達到治療目的。
  2. 活血化瘀: 大黃亦有活血化瘀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血液供應,對於熱毒引起的局部腫脹、疼痛等症狀,起到消腫止痛的作用。

總之,大黃在聖效散方中扮演著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重要角色,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聖效散中含有梔子,主要原因在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梔子味苦寒,入心、肺、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的作用。

方中若出現熱毒蘊結、血熱妄行等症狀,梔子便能發揮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的效果。

聖效散中加入赤芍,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化瘀:赤芍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涼血止痛、活血化瘀之效。其能有效改善血瘀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有助於消散瘀血,促進傷口癒合。
  2. 清熱解毒:赤芍亦具清熱解毒之功,能降低體內熱毒,有助於治療熱毒所致的各種疾病。在聖效散中,赤芍與其他清熱解毒藥材共同作用,能有效清除體內毒素,促進機體恢復。

聖效散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項功效:

一、 活血化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功效。聖效散作為治療跌打損傷的方劑,當歸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瘀血消散,緩解疼痛,有助於傷口癒合。

二、 補血養血: 當歸同時具有補血養血的功效,可改善因外傷導致的氣血不足,促進傷口癒合,加速身體恢復。

總之,當歸在聖效散中的加入,不僅能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更能補血養血,促進傷口癒合,達到治療跌打損傷的目的。

聖效散中加入牛蒡子,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牛蒡子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效。聖效散方中,牛蒡子可輔助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治療外感熱病、咽喉腫痛、瘡瘍腫毒等症的效果。
  2. 利咽開音:牛蒡子能疏散風熱,利咽開音,對於風熱所致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聖效散中加入牛蒡子,可增強其利咽開音的效果,提高治療效率。

聖效散方中包含桑白皮,主要考量其清熱解毒、宣肺止咳之功效。桑白皮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肺熱、止咳、利水消腫之效。

其清熱解毒作用,可有效抑制肺熱所致的咳嗽、喘息、痰黃等症狀;宣肺止咳作用,能疏通肺氣,利於咳痰,緩解呼吸道炎症。因此,桑白皮在聖效散中,起到清熱解毒、宣肺止咳的輔助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效果。

聖效散中包含菊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菊花性寒,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治療風熱感冒、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等症狀。聖效散本身多用於治療熱毒引起的瘡瘍、腫毒等疾病,菊花有助於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2. 疏散風熱: 菊花能疏散風熱,對於外感風熱引起的頭痛、發熱、鼻塞、流涕等症狀,也有較好的療效。聖效散中加入菊花,可有助於疏散風熱,減輕患者的不適。

主治功效


聖效散

聖效散是中藥方劑之一,主要成分包括黃芩、細辛、甘草、熟地黃、大黃、梔子、赤芍、當歸、牛蒡子、桑白皮、菊花等。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黃芩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2. 細辛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3.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4. 熟地黃

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

5. 大黃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6. 梔子

梔子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包括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

7. 赤芍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

8. 當歸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9. 牛蒡子

牛蒡子性涼、味辛、苦,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肺熱利咽、利水消腫和清熱解毒等功效。

10. 桑白皮

桑白皮具有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血等功效。

11. 菊花

菊花具有清熱解毒、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散風熱、止咳化痰、解毒、清肝明目、平肝息風和安神等功效。

【主治功效】

聖效散主治各種風熱,風瘙癢熱毒;大人小孩生翳膜,生血筋,屬於外障熱眼。

【總結】

聖效散是中藥方劑之一,主要成分包括黃芩、細辛、甘草、熟地黃、大黃、梔子、赤芍、當歸、牛蒡子、桑白皮、菊花等,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除濕、活血化瘀、止咳化痰、補益氣血等功效,適用於各種風熱、風瘙癢熱毒;大人小孩生翳膜,生血筋,屬於外障熱眼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爐甘石1兩(火煅),黃連半兩,海螵蛸4兩(水浸7日,每日換水),青鹽(別研)1兩,白礬(枯)1兩,虢丹(水飛)1兩,輕粉1兩。
上為極細末。
每用1字,湯泡洗眼;點亦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注意事項】本方性味苦寒,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結膜炎角膜炎原發性高血壓痲風 [漢生氏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眼睛紅痛

相同名稱方劑


聖效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八。 組成:馬棘葉3斤。 主治:大風癩疾。

聖效散, 出處:《醫方類聚》卷八十二引《經驗良方》。 組成:石膏、荊芥穗各等分。 主治:諸般頭痛。

聖效散, 出處:《外科精要》卷中。 組成:黃柏(炒黑),川山甲(炒黃)1兩,檳榔、木香、雞內金2個。 主治:收斂瘡口。主治:潰瘍。

聖效散, 出處:《幼幼新書》卷二十九引張渙方。 組成:赤石脂(燒赤)1兩,白龍骨1兩,阿膠(炙)1兩,訶梨勒皮半兩,木香半兩,乾薑(炮)半兩,黃連半兩,甘草(炙)半兩。 主治:血痢久不癒。

聖效散,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九。 組成:爐甘石1兩(火煅),黃連半兩,海螵蛸4兩(水浸7日,每日換水),青鹽(别研)1兩,白礬(枯)1兩,虢丹(水飛)1兩,輕粉1兩。 主治:目赤,目翳。

聖效散, 出處:《得效》卷十六。 組成:黃芩2兩,北細辛2兩,甘草2兩,熟地黃2兩,大黃2兩,山梔子2兩,赤芍藥2兩,當歸尾(極細者)2兩,牛蒡子2兩,桑白皮2兩(有翳膜加1兩用),菊花5兩(去梗)。 主治:諸般風熱,風癢熱毒;大人小兒生翳、生膜、生血筋,屬外障熱眼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