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白皮的傳統功效
1. 散血
桑白皮具有散血作用。其有效成分主要是桑白皮素、桑内酯等,具有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血管張力等作用,能夠有效地促進血管收縮,減少出血和凝固時間,有助於止血。
因此,桑白皮常用於傷口出血、瘀血症、月經過多等症狀的治療。此外,桑白皮還能夠抑制血小板的凝聚,防止血栓的形成,有一定的抗血栓形成作用。
2. 止咳平喘
桑白皮具有止咳平喘作用。其有效成分主要是桑白皮素、桑内酯等,具有擴張支氣管、增加肺部通氣量、促進痰液排出等作用,能夠有效地緩解咳嗽、喘息等症狀,有助於改善呼吸道疾病。
因此,桑白皮常用於咳嗽、氣喘、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治療。此外,桑白皮還能夠抑制炎症反應,減輕肺部損傷,有助於保護肺部健康。
《別錄》:去肺中水氣,唾血,熱渴,水腫,腹滿臚脹,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縫金瘡。
《藥性論》:治肺氣喘滿,水氣浮腫,主傷絕,利水道,消水氣,虛勞客熱,頭痛,內補不足。
《滇南本草》:止肺熱咳嗽。《綱目》:瀉肺,降氣,散血。
3. 利水消腫
桑白皮具有利水消腫作用。其有效成分主要是桑白皮素、桑内酯等,具有促進尿液分泌、增加腎臟血流量、降低血壓等作用,能夠有效地排除體內多余的水分和雜質,減少水腫和浮腫症狀。
因此,桑白皮常用於腎炎、水腫、淋巴水腫等症狀的治療。此外,桑白皮還能夠調節腎臟功能,促進體液代謝,有助於維持體液平衡和血壓穩定。
4. 止咳化痰
治小兒肺盛,氣急喘嗽:地骨皮、桑白皮(炒)各一兩,甘草(炙)一錢。銼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盞,煎七分,食前服。(《小兒藥證直訣》瀉白散)
治咳嗽甚者,或有吐血殷鮮:桑根白皮一斤。米泔浸三宿,凈刮上黃皮,銼細,入糯米四兩,焙乾,一處搗為末。每服米飲調下一、二錢。(《經驗方》)
桑白皮的現代功效
1. 抗發炎
桑白皮具有抗炎作用。其中的有效成分主要是一些多酚類物質、黃酮類物質以及其他一些活性成分,這些成分能夠抑制炎症反應,減輕組織損傷和疼痛,從而發揮抗炎作用。
抗炎作用是桑白皮的主要功效之一,對於預防和治療一些炎症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桑白皮具有抑制細胞因子的產生和發揮抗氧化作用的能力,這些作用對於緩解炎症和減輕相關症狀具有積極的影響。
2. 降血脂
桑白皮具有降血脂作用。其中的有效成分主要是桑白皮素、桑内酯等,這些成分能夠調節脂代謝,降低血脂水平,減少膽固醇的積聚,對於預防和治療高血脂症和心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作用。
此外,桑白皮還能夠促進腎臟血流量和尿液分泌,增加體內脂肪代謝,有助於減少體內多余脂肪的積聚,進一步降低血脂水平。
3. 抗氧化
桑白皮具有抗氧化作用。其中的有效成分主要是一些多酚類物質,如儲存多酚、白藜蘆醇等,這些成分能夠捕捉自由基,減少自由基對身體組織的損傷,從而發揮抗氧化的作用。
抗氧化作用是桑白皮的主要功效之一,對於防止氧化損傷和細胞老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抗氧化作用還能夠幫助提高身體的免疫力,預防和治療一些疾病。
桑白皮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入散劑。外用:適量,搗汁塗或煎水洗。
桑白皮的炮製
桑皮:刷去灰屑,洗淨,潤透後切絲,曬乾。蜜桑皮:取桑皮絲,加煉熟蜂蜜與開水少許,拌勻,稍悶,置鍋內用文火炒至變為黃色、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桑皮絲100斤,用煉熟蜂蜜30斤)《雷公炮炙論">雷公炮炙論》:凡使(桑白皮)採十年已上嫩根,銅刀剝上青黃薄皮一重,只取第二重白撇青涎者,用銅刀鍛了,焙令乾,勿使皮上涎落,涎是藥力。此藥惡鐵並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肺虛無火力、便多及風寒咳嗽忌服。
- 《本草經集注》:續斷、桂心、麻乾為之使。
- 《本草經疏》:肺虛無火,因寒襲之而發咳嗽者勿服。
- 《得配本草》:肺虛,小便利者蒙用。肺虛無火力、便多及風寒咳嗽忌服。
- 腹瀉和脾胃虛弱者應慎用桑白皮。
-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應避免使用桑白皮。
- 患有腎病、肝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的人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桑白皮。
- 長期使用桑白皮或大量使用可能導致腹瀉、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因此應注意使用劑量和使用時間。
- 桑白皮與某些藥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如與降血糖藥、利尿劑、降血脂藥等同時使用可能會影響其效果,因此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桑白皮相關的方劑
桑白皮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桑白皮含有的化學成分
東莨菪素(scopoletin)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