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澤瀉3兩,赤茯苓3兩,白朮3兩,麥門冬(去心)3兩,紫蘇1兩,木瓜1兩,檳榔1兩,陳皮7錢半,砂仁7錢半,木香7錢半,大腹皮7錢半。利小便。
每服5錢,水2盞,加燈心25根,煎8分,去滓,空心服;服此藥時,要如熬阿刺吉酒相似,水1鬥,止取藥1錢,服後小水行時,即漸添多,直至小便變清白色,方為痊癒。如病重者,前藥可均作3大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導水茯苓湯, 出處:《普濟方》卷一九一引《德生堂方》。 組成:澤瀉3兩,赤茯苓3兩,白朮3兩,麥門冬(去心)3兩,紫蘇1兩,木瓜1兩,檳榔1兩,陳皮7錢半,砂仁7錢半,木香7錢半,大腹皮7錢半。 主治:利小便。主治:水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