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茯苓導水湯中包含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利水滲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之功,能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有助於解決水腫等症狀。
- 健脾和胃:茯苓還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可以改善脾胃虛弱導致的水濕停滯,進一步促進利水滲濕的作用,使治療效果更佳。
茯苓的利水滲濕及健脾和胃的特性,使其成為茯苓導水湯中的重要組成藥物,有利於有效解決水腫問題。
茯苓導水湯中加入檳榔,主要是因為檳榔具有以下兩項作用:
- 消水腫、利水濕:檳榔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行氣利水、消腫解毒的功效。對於水濕停滯、水腫脹滿等症狀,檳榔可以促進水液代謝,利水消腫。
- 健脾胃、助消化:檳榔可以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消化吸收,對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等症狀,檳榔可以起到健脾開胃的作用。
因此,茯苓導水湯加入檳榔,不僅可以利水消腫,同時可以健脾胃,起到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治療水腫等病症。
茯苓導水湯中加入豬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滲濕,健脾化濕:豬苓性味甘淡平,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化濕的功效。與茯苓、澤瀉等藥材配合,能有效地促進體內水濕代謝,消除水腫,改善小便不利等症狀。
- 增強利水功效:豬苓與茯苓同屬菌類藥材,但豬苓的利水功效更強,加入配方中可以增強整體的利水效果,更有效地解決水濕停滯的問題。
因此,豬苓在茯苓導水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利水消腫、健脾化濕的功效。
茯苓導水湯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健脾化濕:砂仁味辛性溫,能溫脾胃、化濕濁,並能行氣止痛。茯苓導水湯以茯苓利水為主,但脾虛濕困則水液難以排出,砂仁加入能健脾化濕,幫助茯苓利水滲濕,使水液通利排出。
- 理氣止痛:砂仁能行氣止痛,而水濕停滯易導致氣機阻滯,引發腹痛等症狀。砂仁加入能疏肝理氣,使氣血流通,緩解水濕停滯所致的腹痛不適。
因此,砂仁在茯苓導水湯中起到健脾化濕、理氣止痛的作用,使利水滲濕的效果更佳,並緩解水濕停滯所致的腹痛等症狀。
茯苓導水湯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芳香化濕,理氣行氣: 木香性溫,味辛苦,入脾、胃、大腸經,具有芳香化濕、行氣止痛、健脾燥濕之效。茯苓導水湯以茯苓為主,擅長滲濕利水,但若脾胃濕困,氣機不暢,則會影響水分代謝,加之木香可助茯苓健脾理氣,促進水濕運化,使水液通暢。
-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茯苓性平,味甘淡,偏於利水滲濕,而木香性溫,味辛苦,可使方劑溫和,避免寒涼傷脾,又能與茯苓相輔相成,增強利水消腫的功效。
茯苓導水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健脾,助茯苓利水消腫: 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茯苓利水滲濕,但單用易傷脾氣,而陳皮能健脾和胃,助茯苓利水消腫,使利水作用更有效。
- 調和藥性,防止脾胃受損: 茯苓導水湯中多用寒涼之品,容易損傷脾胃。陳皮性溫,能調和藥性,防止藥性過寒,保護脾胃,使利水消腫更安全有效。
茯苓導水湯中加入澤瀉,主要原因有二:
- 利水滲濕: 澤瀉性寒,味甘淡,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之功,能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並協助茯苓利水消腫。
- 通暢水道: 澤瀉可通利水道,使水液運行通暢,有助於茯苓將水濕引導至膀胱排出,避免水濕停滯於體內。
因此,澤瀉與茯苓相輔相成,共同發揮利水消腫、通利水道之功效,以達到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的目的。
茯苓導水湯中加入白朮,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健脾益氣,助茯苓利水: 茯苓善於利水滲濕,但單用茯苓恐傷脾氣,而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與茯苓相配,可補脾氣,使茯苓利水而不傷脾。
- 固攝水液,防止利水過度: 茯苓利水之性較為峻猛,若單用易傷正氣,而白朮具有固攝水液的作用,可防止利水過度,使水液不致外泄,達到利水而不傷正氣的效果。
總之,白朮在茯苓導水湯中起到了健脾益氣、助茯苓利水,以及固攝水液的作用,與茯苓相輔相成,共同達到利水消腫、健脾和胃的功效。
茯苓導水湯中加入木瓜,主要原因如下:
- 健脾利水: 木瓜性平味甘,歸脾、胃經,具健脾消食、利水消腫之效。茯苓導水湯以利水滲濕為主,加入木瓜有助於健脾運化水濕,促進水液代謝,增強利水效果。
- 消腫止痛: 木瓜亦有消腫止痛之功,對於因水濕停滯引起的腹脹、腹痛等症狀,能起到緩解作用,配合茯苓利水滲濕,達到標本兼治之效。
茯苓導水湯中加入大腹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消腫:大腹皮性寒,味辛,入脾、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行氣止痛的功效。與茯苓一同使用,可加強利水消腫之力,使水溼之邪得以排出體外,達到祛除水腫的目的。
2. 疏通水道:大腹皮能行氣止痛,疏通水道,利於水液流通。與茯苓配伍,可使水溼之邪順利排出,避免停滯於體內,加重水腫症狀。
綜上所述,大腹皮的加入,能夠與茯苓相輔相成,加強利水消腫之力,疏通水道,達到治療水腫的目的。
茯苓導水湯中加入桑白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消腫: 桑白皮性寒,味甘,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能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減少水腫。茯苓亦具利水滲濕之效,兩者相輔相成,加強利水消腫的作用,適用於水濕停滯所致的浮腫、小便不利等症。
- 清熱解毒: 桑白皮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清除體內熱毒,對於因熱毒蘊結導致的水腫也有幫助。與茯苓配合,既能利水消腫,又能清熱解毒,能更全面地改善水腫症狀。
茯苓導水湯中加入紫蘇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消腫: 紫蘇梗性微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宣肺利水、行氣消腫的功效。其能促進水液代謝,解除水腫,配合茯苓利水滲濕,加強利水效果,更有效地消除水腫。
- 止咳化痰: 紫蘇梗還能散寒解表,止咳化痰。對於因寒溼阻肺,水飲內停導致的咳嗽、痰多,紫蘇梗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配合茯苓健脾利濕,更有利於痰液的排出,緩解咳嗽症狀。
主治功效
《茯苓導水湯》方劑組成與功效介紹
《茯苓導水湯》是由茯苓、檳榔、豬苓、砂仁、木香、陳皮、澤瀉、白朮、木瓜、大腹皮、桑白皮、紫蘇梗等多種中藥材組成的複方湯劑,具有利水消腫、清熱祛濕、理氣止痛、安胎止咳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懷孕後身體腫脹、肚子鼓起來,還有胎兒的氣息,喘氣而且難以平臥,脹滿難以忍受;生產後出現浮腫、喘咳、小便不暢的現象。
以下介紹各味中藥材的功效: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檳榔: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
陳皮: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大腹皮:具有理氣行氣、利水消腫、健脾胃等功效。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木香: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木瓜:具有祛風除濕、平肝息風、強筋骨、通經絡等功效。
桑白皮:具有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血等功效。
砂仁: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
澤瀉: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等功效。
豬苓:具有利水消腫、生津止渴、止瀉、止嘔及改善排尿等多種功效。
《茯苓導水湯》中藥方劑組成介紹完畢,在中醫中藥理論的指導下,此方劑能夠有效治療孕後腫脹和產後浮腫、喘咳、小便不暢等症狀,具有良好的臨牀療效。
傳統服藥法
茯苓、檳榔、豬苓、縮砂、木香、陳皮、澤瀉、白朮、木瓜、大腹皮、桑白皮、蘇梗各等分。
脹,加枳殼;喘,加苦葶藶子;腿腳腫,加防己。
加生薑,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茯苓導水湯, 出處:《金鑑》卷四十六。 組成:茯苓、檳榔、豬苓、縮砂、木香、陳皮、澤瀉、白朮、木瓜、大腹皮、桑白皮、蘇梗各等分。 主治:妊娠腫滿與子氣,喘而難卧,脹滿難堪;産後浮腫,喘嗽,小便不利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