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9%
腎經 16%
肺經 16%
胃經 16%
心經 8%
膀胱經 8%
肝經 4%
脾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秘傳加減平胃散

整體功效: 健脾和胃燥濕化痰

主治: 脾胃虛弱,飲食所傷,及風寒暑濕之氣所襲而致泄瀉

本方由蒼朮、白朮、茯苓、甘草、陳皮、砂仁、豬苓、澤瀉組成,具有健脾和胃、燥濕化痰的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飲食所傷,以及風寒暑濕之氣所襲而致泄瀉。

文獻參考:

傳統服藥法

蒼朮(米泔水浸,去皮)、白朮、白茯苓、甘草(炙)、陳皮(去白)、砂仁、豬苓、澤瀉。
瀉如清水,脈來無力,加炮乾薑、肉桂,甚不止,加制附子;瀉如痢,黃赤稠粘,或乍瀉口渴,脈來無力,加黃連、黃芩、炒乾薑少許;瀉而腹痛,右關脈來有力,加草果、枳實、山楂;瀉,腹
上細切。
用水2盞,加生薑、大棗、燈心,煎至8分,去滓,食遠服。

方劑組成解釋

  • 蒼朮、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化痰。
  • 茯苓:健脾滲濕,利水消腫。
  • 甘草:緩急和中,調和諸藥。
  •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 砂仁:化濕行氣,溫中和胃。
  • 豬苓:利水滲濕,健脾和胃。
  • 澤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 本方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瀉、腹痛等,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 本方不宜與其他中藥同時服用,以免發生藥物相互作用。

相關疾病

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

相同名稱方劑

秘傳加減平胃散, 出處:《松崖醫徑》卷下。 組成:蒼朮(米泔水浸,去皮)、白朮、白茯苓、甘草(炙)、陳皮(去白)、砂仁、豬苓、澤瀉。 主治:脾胃虛弱,飲食所傷,及風寒暑濕之氣所襲而致泄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平胃四苓散

相似度 87%

香砂胃苓湯

相似度 84%

胃苓湯

相似度 82%

一苓散

相似度 82%

茵陳胃苓湯

相似度 80%

利水實脾湯

相似度 80%

藿朴胃苓湯

相似度 80%

補中行濕湯

相似度 77%

加味胃苓丸

相似度 77%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